奇书网

奇书网>老年大学的理念和办学特色 > 第二节 老年大学教学组织艺术举要02(第3页)

第二节 老年大学教学组织艺术举要02(第3页)

老年大学教师在设计教学节奏时,尽管考虑的已经比较全面,但是也不能尽揽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产生教师事先没有想到的新问题。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根据事先设计的教学节奏施教;另一方面还要时刻注意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随时根据课堂状态作节奏上的调整,特别要考虑到老年大学生的身心疲劳程度、对自己所讲内容的兴趣度、在课堂上注意力的集中程度等。教学是一个即时创造的过程,灵活处理,才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表现。

5。对教学节奏的把握要因人而异、因课而异

节奏的快慢、张弛,在一节课的教学上是有一定的规律性的,但是,这决不意味着老年大学教师设计的一个教学节奏调控策略可以用于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课程中。目前,一位老年大学教师常常在不同的老年大学中担任教学工作,甚至一个人担任不止一门课程的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教学内容在每一个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不能校校一样、课课相同。即使对于同一个教学班级,当教学内容改变了之后,就要求教师重新进行教学节奏的设计。

六、老年大学教学中创设情境的艺术

(一)老年大学创设教学情境艺术的概念

教师在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创造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因为任何一种有效的教学都是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展开的。而创设教学情境,就要依赖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经验,以及他们的教学风格和个性特征。

老年大学的教学情境,是指老年大学教师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依据一定的教学内容、特定的外部条件和师生的实际情况,创设出来的具有很强的感情色彩,便于师生进行交流和互动的教学氛围。

教学情境不同于教学环境。前者更加强调师生主观上的心理氛围,后者侧重服务于教学活动的外部客观的物质条件与设备设施。前者是教学活动得以进行的必要条件,后者是创造前者所需要的外部条件。所以,教学情境尽管是教学活动中由师生的认知、情感、行为和外部环境构成的统一体,但其核心部分在于师生的心理场境和氛围。

教学活动的任何环节,都存在于特定的教学情境之中。据此,教学情境可以分为教师导课环节的情境、教师讲授新课环节的情境、教师巩固复习环节的情境、教师结课环节的情境。由于老年大学的导课艺术和结课艺术已有专门的论述,所以在这里所说的教学情境,主要是指导课之后、结课之前的教学活动中的情境。

良好的教学情境,有利于调动老年大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有利于启发他们积极思考,使他们的认知、记忆和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并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他们的思想情操;还有利于拉近老年大学师生的心理距离,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愉悦。

老年大学创设教学情境的艺术,是老年大学的教师为了更好地实现老年大学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依据一定的教学内容、特定的外部条件和师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创设感情色彩强烈、便于师生交流和互动的教学氛围的教学组织活动。

(二)教学情境的评价维度

教学情境可以分为正情境和负情境。前者有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而后者则恰恰相反。创设教学情境的旨趣在于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为此需要明了判断教学情境优劣的标准。

研究发现,课堂气氛主要在三个维度上存在着明显差别,那就是秩序、参与、交流。以这三个维度作为教学情境的特征指标,可以判定教学情境的优劣。[9]

1。秩序维度

这一指标强调的是师生共同围绕教学目标,并顺利有效地实现目标的秩序。教学情境的优劣首先表现在教学过程中师生活动的秩序方面。积极的教学情境往往以明确的教学目标、有条不紊的教学活动为特征。在这种情境中,老年大学生知道该做些什么,并自觉地去努力实现预定教学目标,教师无须花时间去注意课堂活动的纪律问题;相比之下,消极的教学情境则使学生不明确教学目标,注意力分散,缺乏必要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课堂教学秩序混乱,经常出现影响教学进程的意外事件,致使教师不得不花大量时间去维持教学秩序。

2。参与维度

这一指标衡量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程度,它包括学生的个体学习与整个教学过程的联系,每个学生是否发挥了自己的学习潜力,以及全部学生的参与范围与时间等问题,反映了教学情境的认知特征。在积极的教学情境中,学生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并有浓厚的兴趣和热情参与教学过程,同时也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教师则创造情景,利用问题鼓励这种参与。因此,全部学生都能以活跃的思维,积极的情绪投身于教学过程。相反,在消极的教学情境中,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责任心,只是消极被动地听讲,以旁观者的态度看待自己与教学过程的关系,很少能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这一指标强调的是全班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教学过程,而不是一段时间的参与,或限于个别优秀生的参与。

3。交流维度

这一指标表征的是师生之间情感信息的交流程度,它主要反映教学情境的情感特征,强调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情感交融、心理共振、配合默契。在积极、良好的教学情境中,教师不仅有效地向学生传递知识,进行认知信息的交流,而且还和学生实现着情感信息的双向交流,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情知交融的过程。相反,在消极的教学情境中,师生之间的交流往往是单向的,教师只顾向学生传递知识,而不关心与学生在认知上和情感上的反馈与交流,使本来可以充满生气的教学变得枯燥乏味。优秀教师之所以能创设积极的教学情境,其共同点在于他们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随时实现着融洽的情知交流。

(三)老年大学创设教学情境艺术的主要策略

1。运用语言创设教学情境

教师的教学语言包括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即体态语言)。利用自身的语言魅力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是老年大学教师最常用、最方便的方法。特别是在没有任何外界条件可以利用的情况下,语言便成为教师创设教学情境的唯一工具。

老年大学教师借助语言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有:(1)朗读,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能把学生带到教学艺术境界之中,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2)描述,教师绘声绘色的描述,能够把抽象概念变得生动形象;(3)比喻,比喻不仅会使抽象的东西变得具体,还能把难以理解的内容变得浅显易懂。

教师在运用有声语言创设教学情境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多采用人性化语言,例如在教学语言中加入一些让老年大学生感到亲切、受到尊重的称谓和礼貌用语,容易建立起平等、理解的师生关系,营造出和谐、宽松、自由、关爱的课堂教学气氛。(2)语言表达要幽默。教师在讲课时使用幽默的语言可以营造适宜的气氛,调和师生关系,还可以激发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兴趣。(3)语言表达要精确、精练、精彩。所谓精确,是说教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必须是科学的,对学生讲授的道理必须是透彻到位的;所谓精练,是说教师在讲授教学内容时,要少而精,削枝强干,区分主次,教其不知,答其所疑,注重教学的高效率,把有限的时间用在关键环节和重要内容上;所谓精彩,是说教师要结合自己的个性和所教学科的特点,把课讲得生动有趣,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中来。

非言语表达对于教师创设教学情境也十分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个赞赏的大拇指、表扬的眼神,都能够使老年大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进而激发他们更加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讲授知识时如果能够恰当地配合体态语言,就更便于学生理解教师所讲授的内容。

2。运用动作创设教学情境

动作在创设教学情境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教师教学主体性和手段性相统一的重要表现。老年大学中,体育、艺术类课程所占比例是最大的,这就更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动作创设教学情境。这些动作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示范。老年大学的书法、绘画、歌唱、器乐、太极拳等课程,都离不开教师的示范。教师的示范可以使学生产生学习艺术和体育的冲动,给学生带来对美的向往,形成丰富的精神世界。

示范习练式:教师言传身教,学生模仿习练

教师把教学要求的知识、技能通过亲身示范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模仿练习,有效地掌握必要的技能,教师正确的、艺术的示范行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各种形式反复练习,达成教学效果。在音乐、舞蹈、英语、计算机、摄影等娱乐性、技能性较强的学科中,普遍使用这种教学方法。

摩登舞班的“华尔兹左转系列舞步组合选段”课,教学内容有一定难度,对动作速度、准确性、旋转技巧、平衡能力要求较高。教师采用示范引导,对“并退撇转”“双左旋转”“抛开式重倾斜”“勾踢腿回旋”等动作进行解剖式分解和示范。教师言传身教,教学成效明显。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