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老年大学系列教材 > 第二节 老年大学教学组织艺术举要02(第2页)

第二节 老年大学教学组织艺术举要02(第2页)

节奏原本是音乐术语,是“音乐构成的基本要素之一,指各种音响有一定规律的长短强弱的交替组合,是音乐的重要表现手段。也用于比喻均匀的、有规律的工作进程”。[4]美学家朱光潜认为:“节奏是宇宙中的自然现象——艺术返照自然,节奏是一切艺术的灵魂。在造型艺术则为浓淡、疏密、阴阳、向背相配称,在诗乐、舞诸时间艺术则为高低、长短、疾徐相呼应。”[5]可见,节奏本身就蕴含着艺术的成分。

“教学节奏是指在教学活动的展开过程中,组成教学活动的各个因素为实现教学目的,在时间上的合理安排和充分展示所体现的变化规律。教学节奏由两个因素构成:一是教学节奏的时间因素,包括整个教学过程根据教材内容的起伏高低,各教学因素在教学的过程中的时间安排,体现教学过程的规律性和周期性;二是教学节奏的力的因素,即在教学中各因素自身所表现的强弱变化,具体指教学内容的详略之分、教学语言的抑扬顿挫、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教学情感的起伏波动等,正是这些教学因素强弱变化的存在,才使得教学具有节奏感和韵律感”。[6]

老年大学调控教学节奏的艺术,是指老年大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因素,在时间的长短、速度的快慢、内容的疏密、难度的大小、紧张度的强弱、教学步骤的转换等方面所进行的创造性的教学组织活动。

老年大学中讲究教学节奏,可以使课堂教学张弛有度,快慢相宜,体现出教学的艺术美;它还可以使老年大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境的基础上,保持教学的新鲜感和昂扬的学习态势;而教师在富有节奏感的氛围下进行教学,可以突出重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富有节奏感的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

1。教学进程完整和谐

教学进程的节奏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学速度的快慢行止,二是教学内容的详略取舍。经过教师的组织,教学进程应该呈现出教学速度快慢相宜,教学内容详略得当、各部分相得益彰的状态。

2。教学环节清晰明了

一节课的教学一般是由组织教学、检查复习、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教学小结、布置作业等环节构成。这些环节在教学中缺一不可,但又可以灵活处理。教师要针对老年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审时度势,在时间和内容方面进行艺术性的组织,使诸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有清晰的体现,同时又要做到环环相扣,重点突出。教学达到**时,学生的思维能够高度集中,迅速、准确地获取知识和技能;教学平稳时,学生的思维相对静止,重在回味和思考。

3。教学内容重点分明

一节课要涉及的教学内容很多,有需要检查巩固的旧教学内容,有本节课重点学习的新教学内容,还有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新知识所必需的辅助性相关内容等,其中学生要掌握的新内容是重点和难点。教师在处理教材和实施教学时,必须突出重点,抓住难点,做到有放有收,详略得当。教师在组织教学节奏时还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根据老年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记忆特点,一节课的教学重点内容不能太多;当新内容的教学完毕后,要用较多的时间进行巩固复习。二是老年大学每节课的教学中,检查性巩固(即对本节课以前已学知识的温习和巩固)和复习性巩固(即对本节课所学习的新知识的强化和巩固)占用的时间都比较多。即使如此,也要注意突出每节课的教学重点。

4。教学速度快慢相宜

课堂教学速度对于教学效率和质量影响很大。它既涉及教师对每个教学环节所用时间的把握,又涉及教师教学语言的速度。老年大学教师对教学速度快慢的掌控,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老年大学生的实际做灵活调整。一般来说,老年大学教学的速度宜用慢速和中速,不适宜用快速。如果节奏过快,会使老年人紧张疲劳、对教师所讲的知识“消化不良”。但也不能够过于缓慢,这样容易会使学生思维松散。所以,从教学节奏艺术的角度来说,教师的教学应该是快慢交错、有张有弛,形成规律性的变化。

5。教学活动动静结合

教学活动中的“动”是一种活跃的教学状态,具体表现为老年大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踊跃发言和热烈讨论、争辩等。而教学活动中的“静”则是指一种相对安静的教学状态,具体表现为老年大学生安静地听讲、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等。符合教学美学的教学节奏,应是动与静的交替与有机结合。动过于静,则会使老年大学生过分兴奋,甚至造成教学的失控;静过于动,则教学氛围会比较沉闷,学生的注意和思维都会受到压抑。

6。教学言语抑扬顿挫

教师上课时的教学语言,是影响老年大学生的最为主要的媒介。教学语言表达好的教师,其语言节拍的强弱、力度的大小、语调的升降、语速的快慢等都是有规律的。教师教学语言有节奏的变化,更易于让老年大学生将注意力集中于学习之中,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另外,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根据讲授内容的不同使用不同的艺术性语言表达。比如,表达愉快的情绪,应当运用轻快的节奏,把话说得轻松些、活泼些,好让学生产生兴趣,乐于接受;抒发强烈的感情,应用高亢的节奏,以加强语言的力度,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讲述赞颂性的内容,抒发热爱、赞叹、怀念或者悲痛的心情,应以凝重、舒缓的节奏为基础,再加上应有的变化。

7。教学方法灵活多变

老年大学教学节奏的变化,与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也有很大的关系,因为不同的教学方法所需要的教学时间是不一样的。如果一节课主要是采用讲授法,由教师一个人进行讲解,虽然教师可以运用自己的言语艺术调控教学节奏,但是,仍会失之于单一和低效。如果运用讲授法、讨论法、问答法的组合进行教学,则不同的教学方法因其对时间的占用长短不同,就会使教学流程更富节奏感。所以,节奏感强的课堂教学,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用上一定是多样和灵活的。

8。教学情感跌宕起伏

对于教师而言,教学情感主要包括教师的神、色、行、声。“就‘神’而言,应以豪放、热情、庄重、聪颖为佳;就‘色’而言,应以慈祥、恬静、雍容、文雅为上;就‘行’而言,应以潇洒、大方、爽利、敏捷为好;就‘声’而言,应以清晰、主动、幽默、洪亮为优。教学只有寓理于情,寓文于形,情感奔放,妙趣横生,才能吸引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7]老年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的变化,主要是受教师浓淡相宜的情感抒发的感染,相应地表现出情绪的起伏。师生在情感上的共鸣,使整体教学呈现出明显的节奏感。

(三)教师调控教学节奏的主要策略

1。把握调控教学节奏的主要依据

老年大学教师调控教学节奏的主要依据有三:一是教学内容;二是老年大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三是教师自身的个性心理特征。其中教学内容是老年大学教师调控教学节奏的客观依据,而学生和自身的基础和特性,则制约着老年大学教师调控教学节奏的艺术水平。

2。根据课的类型和结构来进行调控

自从班级授课制确立以来,教学活动都是以“课”为基本单位进行的,课有不同的类型,而不同类型的课,则有不同的结构。老年大学教学中常用的综合课的结构为“组织教学—检查复习—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复习—学习小结—布置课外作业”;单一的技能课的结构为“组织教学—检查复习旧技能—提出新技能培养目标—讲解新技能原理—教师示范并讲授新技能—学习进行新技能学习—巩固新技能—小结—布置课外作业”;巩固课的结构为“组织教学—提出巩固目标和要求—引导学生巩固—小结—布置课外作业”;检查课的结构为“组织教学—提出检查的目的—说明检查内容、要求和注意事项—进行检查—检查分析—小结”。

根据不同类型课的结构,人们会总结出大致的教学步骤,并据此归纳出其教学节奏。比如,综合课的结构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发问—解疑—练习”,根据这样的结构,教学节奏可以相应地设计为“缓—急—缓”,即发问阶段,要诱导学生思考,作发散性思维,节奏就要舒缓,让学生的脑子多转几个弯来思考问题。解疑阶段,是教学的主要环节,教学的重点、难点要在这个阶段解决,教学目的的达到也要靠这个阶段的努力,因此,这个阶段的教学节奏,总的来说,应该是急的、张的。当然,从细节来说,在这一段里也应加插些缓慢的、轻松的因素,使教学节奏强中有弱、急中有缓。最后的练习阶段,总的来说可以舒缓下来,让学生自己消化知识,动手做练习。[8]

教师掌握了不同类型的课的结构,才能够根据课的结构进行教学节奏的设计和运用。但是,也需要注意的是,每一个教师针对不同类型的课设计教学节奏时,都应该具有自己的特点,因为即使是同一种类型的课,也没有固定的调控教学节奏的模式,这就需要教学节奏调控的艺术。

3。根据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设计和调控教学节奏

教学节奏有强弱之别,其“强”表现为通过师生的共同活动能够使一节课掀起一个小**,这个教学**所在之处,无疑是重点、难点的教学。所以,教师在设计和调控教学节奏时,要注重在教学的重点、难点之处来设计。在教学重点、难点时,教师自己的教学语言要精彩动人,具有启发性,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要选择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多变的方法中领悟和掌握;要准确、精致地处理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把握教学细节。而此时的学生应该具有高涨的情绪、敏捷的思维和积极的参与。教师要善于把握这些关键,设计和调控好教学节奏。

一般来说,一节课有一个教学**就好,偶尔的“**迭起”虽然是可以的,但是不能成为教学的常规。这样不利于老年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教师也难以做到。一节课全是**,则等于没有**。

4。善于根据教学进程,随时调整事先设计好的教学节奏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