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点拨启发,是指教师在教学中给学生指点迷津、拨开疑雾,使学生明确思路、抓住要旨。点拨启发如果巧妙、恰当,可收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它要求教师功力深厚、高瞻远瞩、区别主次、抓住关键,使学生在受到点拨后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和思维水平。
4。类比启发
事物总是相互联系的。知识与知识之间,通过已知类比未知,唤起学生的联想,求得对问题的解答,这是启发式教学经常运用的一种方法。
类比能巩固旧知识,获得新知识,使学生的知识更加丰富,思维更加活跃。类比启发要求教师善于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感性知识,引起他们的联想,引导他们由此及彼、举一反三地进行学习。同时,它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求新知识时,注意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与创造性的思维活动结合起来,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实际出发,运用典型事例唤起学生联想去解决疑难问题,达到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效果。
三、老年大学教学的组织讨论艺术
(一)老年大学教学的组织讨论艺术的概念讨论是一种有计划、有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的独特的教学方式,其特点是使班上的每个人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有机会参与学习活动,积极思考,对问题给予回应,通过彼此启发,相互补充,最后做出结论。
老年大学教学组织讨论的艺术,是指在老年大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老年大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社会热点问题,抓住教学内容中的关键和难点,组织老年大学生展开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引导他们质疑问难,各抒己见,互相启发,最终使他们的素质得到进一步发展,并在轻松愉快而紧张激烈的气氛中感到美的享受的一种教学活动。
一场高水平的讨论,能够使老年大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相互启发交流,共享思想观点,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它将学、思、研相结合,对于巩固加深已学知识有重要作用,也可以训练老年大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是师生教学相长、增进感情的重要途径。
(二)老年大学教学讨论的主要类型
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老年大学教学中的讨论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1。根据参加讨论人数的不同,教学讨论可以分为小组讨论和集体讨论
小组讨论,即把一个教学班级中的老年大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讨论。一般小组人数都在十人之内,可以是两三个同学,也可以是五六个同学。小组讨论具有灵活方便和全员参与的特点,大家可以充分发表见解,互相启发,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它比较适合讨论中心议题多、难度较小的问题。
集体讨论,就是以整个班级为单位进行的讨论。这种讨论参加人员多,所以讨论中得到的见解和观点也多,讨论的气氛比较浓厚,适合于讨论教材的重点、难点或争议较大的问题,便于教师直接了解老年大学生的情况。但是由于参与人员比较多,规模大,就存在不容易管理的问题;对于平时不擅长讲话的老年大学生来说,这种讨论容易使他们被边缘化。这就要求教师在组织集体讨论时,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组织能力,事先准备好骨干,指定中心发言人准备高质量的发言;要注意给大家留出自由发言的时间,尤其要注意留出时间给那些要提出补充意见、持不同意见的同学,以及参与度不高的同学。
2。根据讨论形式的不同,教学讨论可以分为课堂自由讨论和辩论式讨论
课堂自由讨论,是指教师提出讨论的问题后,让老年大学生即席发表意见、自愿阐述观点的讨论。其主要特点是学生自愿参与。如果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则会出现只有平时爱发言的学生参与,而其他学生只做听众的问题。
辩论式讨论,就是教师提出讨论的主题后,把老年大学生分成甲方和乙方两个小组,进行正反两方的辩论。这种讨论要求比较高,如逻辑性要强、知识严密度要高、准备要充分等。教师首先要精心设计论题,论题要切合老年大学生的实际;还要善于组织引导学生,使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为了保证课堂辩论的效果,教师可根据讨论的目的、班级学生人数的多少、学生能力的不同等采取多种形式,如全班辩论、小组辩论等。但是,教师一定要注意控制好辩论过程中老年大学生的情绪,避免他们情绪过于激动。
(三)老年大学教学组织讨论艺术的若干策略
1。精心选好讨论的问题,明确组织讨论的目的
精心选择和确定一个好的问题,是老年大学组织教学讨论的前提。好的问题,既能激发学生研讨问题的兴趣,使他们在讨论中保持高度注意,又能收到启发诱导、举一反三的效果。
一个好的选题应具有如下特征:(1)切中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有助于老年大学生通过讨论,以点带面,全面掌握教学内容;(2)切中老年大学生在认识上存在的共性问题,引起他们的兴趣和思考;(3)切中社会现实生活中的热点,使老年大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运用学到的知识初步地分析实际问题;(4)有一定的难度,能够引发老年大学生深入思考,激发他们的探究积极性,起到思维训练的作用。
老年大学教学中组织讨论的目的,不在于让老年大学生经过讨论得出某个结论,更应该看重讨论的过程中老年大学生知识的灵活运用、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的训练、情感和经验系统潜能的充分调动、良好人际沟通的建构。
2。调配好讨论时间
不同的教学讨论是针对不同的问题而组织的。问题的难度、宽度不同,讨论的时间也有所不同。能够针对不同的问题把握好讨论时间,恰如其分地让老年大学生充分表达自我,又不浪费时间,这是老年大学教学中组织讨论时教师教学艺术水平的体现。
老年大学的教学在特定的时间内是要完成多项任务的,所以,教师不能够在一个教学单位时间内完全用来组织老年大学生进行讨论。如果要组织大家讨论一个难度比较大的问题,教师可以把这个大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小问题,在多个教学单位时间内进行渐进式讨论,最后通过总结,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3。有技巧地分组和分配任务
有技巧地分组和分配任务,涉及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教师在分组时要注意遵循异质分组的原则,即把学习基础、性格特长、能力水平、性别等不同的老年大学生分配到一个小组内,这样可以使他们相互启发,共同进步。教师可以把要讨论的一个大问题分解成为若干个小问题,针对不同讨论小组的特点,分配给他们相应的讨论任务。如果是集体讨论,教师还要指定主要发言人,用他们的发言引发其他同学的思考和参与。
4。制订可行的讨论规则
讨论是老年大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和研究,为了较好地达到讨论的目的,不使讨论流于形式,在讨论之前要制订出必要的讨论规则。主要包括:(1)指定负责人和记录员;(2)规定适当的讨论时间;(3)集体讨论要安排各小组发言人报告本小组讨论的意见、结果;(4)要求学生在讨论时语言激烈而不失礼貌,讨论要限制在事先指定的范围之内,不要出现偏差,更不能进行人格侮辱和人身攻击;(5)应有意识地照顾基础比较弱的老年大学生。
5。教师要参与其中,在讨论中进行点拨和诱导
老年大学的教学讨论主体主要是老年大学生,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就可以袖手旁观,一切交由学生去做。在老年大学生进行讨论的时候,教师要以讨论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其中,在讨论中坦率地发表自己的观点,评价别人的看法;还要以讨论指导者的身份对老年大学生的讨论给予指导和帮助。如果发现学生在讨论中有困惑,就要进行启发诱导;如果发现学生在讨论中出现了偏差,则要及时纠正,引导他们回归主题。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还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个别指导。
6。讨论后要做好总结
讨论结束后,师生要进行总结。对于一般性问题,可以通过讨论形成正确的结论。对于难度较大、学生讨论尚不成熟的问题,可由教师对于后续的深入研究和讨论进行点拨,提供线索。对于学生在讨论中出现的问题也要进行总结,以避免在以后的讨论中出现同样或类似的问题。老年大学的教师在总结时一定要坚持正面鼓励的原则,对于老年大学生在讨论中的各种细节性优点,都要提出表扬,这样可以使他们保持愉快的心情,对讨论保持持久的兴趣,为教师更好地运用教学讨论艺术创造心理条件。
四、老年大学教学的应变艺术
(一)老年大学教学应变艺术的概念
老年大学教学是由多个因素相互制约而形成的开放、动态的过程。在教学活动进程中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会导致教师无法根据课前的准备进行教学活动。这种情况就需要教师具有教学应变艺术。
老年大学的教学应变艺术,是指老年大学教师针对事先未估计到的偶**况、自己的教学失误,以及教学过程中老年大学生听课情绪的变化等,在短暂的时间内及时组织出有效的应急方案,迅速做出决策,巧妙、灵活地解决问题,保证教学正常进行,并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课堂教学组织行为。
老年大学的教学应变艺术,可以使老年大学的教师根据教学实际情况,机智灵活地处理预发事件,高效组织教学活动,维持教学秩序,提高教学效果。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教学智慧,有助于提高自己在老年大学生心目中的威信,使学生与自己建立更加融洽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