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老年大学的建立基于哪种社会学理论 > 第一节 老年大学教学的讲授艺术概述(第2页)

第一节 老年大学教学的讲授艺术概述(第2页)

(三)严密推理型

这种类型表现为语言清晰、逻辑严密、结构严谨,语调沉稳、音量适中,一般不会出现过多、过大的起伏变化。在讲授过程中,情感色彩比较淡薄,偏重抽象思维,主要靠语言的内在逻辑关系呈现教学内容,不论是演绎推理,还是归纳推理,或者类比推理,都能以步步深入、无可辩驳的说理、论证,引导老年大学生逐步领会讲授内容。这样的一堂课,就像一篇层次分明、语言精练、主题突出、重点明确的文章,使人觉得增加几句显多、减少几句显少,没有任何多余的话,处处都显示了恰如其分的讲授艺术。

(四)活泼明快型

这种类型表现为教学语言节奏明快,语音变化清晰、适度,表情轻松、活泼,课堂气氛使人感到愉快而和谐。教学过程脉络清晰、教学语言亲切生动,富于幽默感,师生之间容易建立起融洽亲密、配合默契的教学关系。在幽默欢快、情理交融的讲授中,激发联想、启迪思维,同时减少学习的疲劳感,让老年大学生充分感受知识学习的乐趣。

上述四种课堂讲授风格,并不是绝对的划分,相互之间也不是不相容的。实际上,老年大学教师的讲授风格是多样化的,而且各种风格也常常是混合在一起的,比如,激昂中有深沉,活泼中有严肃,幽默生动中有周密的逻辑推理。此外,每个教师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具有自己的个性和特色,因此,其讲授风格也必定是在以一种擅长风格为主的前提下综合或混合其他几种类型,以发挥自己的特长、彰显自己的独特性。随着教学实践经验的不断丰富,讲授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掌握并能熟练运用讲授技能技巧、达到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之后,教师的讲授就应该而且必须体现出自己独特的风格。—位成熟的教师之所以能表现出高超的讲授艺术,正是由于他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而且善于表现自己与众不同的风格。

三、老年大学教学的讲授艺术的运用要求

老年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学习群体,要想使他们喜欢听课、听好课,必须讲究授课的艺术性,这需要遵循以下几点要求。

(一)精心选择与组织讲授内容

“讲什么”是讲授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在老年大学,很多教学科目都没有现成的或合适的教材可供师生直接使用,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大量查阅相关教学资料,精选适合老年大学生学习和科目教学要求的材料,将其汇集成册,并发放给他们供其学习使用,同时,还要对学习材料进行优化组合、精心设计,形成便于课堂讲授的讲稿。讲稿是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教师的讲授依据,其结构形式因教师自身、课堂类型及学习科目和内容之别可以有不同的选择和特点,但也应遵循一些共同的要求。第一,主题明确。每节课都应有明确的主题,而且要通过几个不同的话题来聚焦和呈现主题。每一个讲授单位确定一个话题,重点解决一个或几个问题。待讲完—个内容,再变换话题。话题不能过于分散,更不可把不同的话题纠缠在一起来讲,以免出现偏离主题、无法完成教学任务的状况。每节课的主题要在讲课开始即告之老年大学生,使其明了学习的内容和目标,从而进入一种主动的学习状态。第二,层次分明。讲授的层次犹如文章之标点与分段,缺之必令人无法读下去,而讲稿是要通过语言在课堂环境下表述给老年大学生的,故而具有明晰的层次、清楚的条理是很重要的。在一个主题之下,先讲什么,后讲什么,怎么讲,都要有一个妥善的安排。教师应努力做到条理有序、逻辑清楚。话语层次的确定要按照一定的逻辑依据,或按时间先后,或以方位交换,或据因果联系等,来合理安排讲授内容。第三,内容实用、针对性强。老年大学的讲授,不必追求系统性、理论性,应以任务为驱动,删繁就简,从具体问题或某项技能操作入手,一步一步地讲解问题解决或技能操作的具体步骤,不求高深,只求简单实用,易懂易做。此外,讲授内容要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有的放矢,对于老年大学生感兴趣的、有助于他们学习与提高的知识技能要详细讲解,其他的则可点到为止。

(二)形象直观,生动有趣,富于吸引力

生动和形象,是教师讲课最基本的要求之一,也是增强讲授吸引力的重要手段。在讲课中,教师要注意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或陈述、或形容、或博引、或借喻、或幽默,对教学内容进行形象化的描绘和阐释。比如在计算机教学中,有许多抽象的专业术语,老年大学生难以理解和记住,教师就可以通过比喻的方式进行教学。像学Windows文件管理时,可将“我的电脑”看成一套房子,里面的驱动器看成一个个房间,把创建的新“文件”比喻成用途各异的柜子等。通过比喻,化抽象为具体、变复杂为简单,使枯燥乏味的概念变得生动而有趣,老年大学生也容易理解和接受。此外,再辅以直观的教具、多样的教学手段、适当的教学方法等呈现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具体化、直观化,也使老年大学生在听课时获得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真切感受,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活跃其思维,提高讲课效率。

(三)耐心细致,启发诱导,富于引导性

老年大学生由于年龄、身体与精力的限制,在学习中会出现听不清、弄不懂、学得慢、忘得快等现象。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在讲授中不能急于求成,讲得过快、过多,让老人应接不暇,难以接受和消化。面对老年大学生,教师必须秉着耐心、细致、体谅的态度,不厌其烦地、深入浅出地讲解每个问题,多举实例、多做示范,启发诱导他们理解原理、记住要点、把握步骤,直到每个老年大学生都弄懂学会,以真正达到教学目的。

(四)感情充沛,情理交融,富于感染力

情感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具有以情动人的感染性特点,“在一定条件下,一个人的情感可以感染别人,使他产生同样的情感;别人的情感也可以感染自己,使自己产生同样的情感。情感的感染性最明显的表现之一,就是情感共鸣”。[6]老年大学生进入老年大学学习的一大目的就是怡情养性、结交朋友、保持身心愉快,因此,他们很需要一个和谐融洽、充满热情、鼓励与关爱的学习环境。在讲授中,教师表现出良好的教学情感、积极的教学情绪,不仅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讲授水平,而且能创造出轻松愉快、情理交融、自由和谐的教学气氛,使老年大学生受到鼓舞和感染,产生情感共鸣,进入一种积极、愉快、主动的学习状态,能够更好地集中精力、有效地发挥大脑的功能,提高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方面的功效,从而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获得情感的满足与精神充实的愉悦。

[1]王国俊。讲授艺术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53。

[2]吴文兴。论教学中讲授艺术的基本特性[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高教研究专辑),2006(S1):181-183。

[3]吴文兴。论教学中讲授艺术的基本特性[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高教研究专辑),2006(S1):181-183。

[4]王国俊。讲授艺术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49。

[5]王国俊。讲授艺术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143-145。

[6]章永生。教育心理与教学法[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179。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