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老年大学的教学理念 > 第一节 老年大学教学的讲授艺术概述(第1页)

第一节 老年大学教学的讲授艺术概述(第1页)

第一节老年大学教学的讲授艺术概述

老年大学教学的讲授艺术,是指老年大学教师运用精确、生动、流畅的口头语言,辅以板书、电子课件等文字符号及眼神、手势、表情、姿态等体态语言,向老年大学生阐释、分析、论证概念、原理,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说明技能要领,引导老年大学生把握概念、原理和操作技巧的本质属性及基本要求,达成师生间知、情、意相互交融的一种教学艺术。

讲授艺术首先是口头语言运用的艺术。但是口头语言运用的艺术不等于讲授艺术的全部,教师个人的讲授技巧亦仅仅是讲授艺术的一部分。我们所理解的讲授艺术的技巧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语言、教具、板书、动作、表情等各方面的协调运用,以表现出教学语言符号的音乐美、教学图像信息的图画美、教师仪表情态的教养美、课堂教学组织的条理美、处理突发事件的奇异美等;二是音乐艺术、绘画艺术、诗歌艺术、演讲艺术等各种艺术技巧的多方借鉴。比喻、联想、暗示、提示、夸张、拟人、排比、对比、设疑、悬念、引趣、反复等眼花缭乱的技巧,都将在教学中找到用武之地。[1]

一、老年大学教学的讲授艺术的特点

讲授艺术具有多重特点,主要包括创造性、表演性、审美性和情趣性四大特点。

(一)创造性

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无论是讲授内容的处理、讲授方法的选择、讲授方案的设计,还是讲授过程的组织、讲授活动的实施、讲授技巧的运用,都可以成为讲授创造的广阔天地。艺术最忌模式化,讲授也最怕呆板。如果教师没有创造性,只能成为“死教书、教死书、教书死”的教书匠;同样,讲授离开了创造,就会变成刻板的模式化训练或单调的照本宣科。

讲授中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教材的创造性加工和处理。这要求老年大学的教师不仅要深刻理解、熟练掌握教材内容,更要根据教学目的、老年大学生的学习需要与能力、教学情境与条件等对教材内容进行精加工、再创造,从而设计出既与教材并行不悖、相辅相成而又能体现讲授之新意和特色的讲稿,完成从教材到讲稿的创造性过程,然后通过恰当的讲授方式把课有效地“讲”出来。这个过程不仅是教师在教材基础上的再创造活动,也正是教师之所以还要讲授的全部价值之所在。在老年大学,很多科目是没有教材的,更需教师在收集、整理、熟读相关教学材料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设计出符合老年大学生学习需求和特点的讲稿,以便顺利展开课堂讲授活动。二是表现在保持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动态平衡。“当教师通过讲授传输信息时,还有两个活动着的舞台。一方面是学生对信息的接受、识辨、再生、储存与输出;另一方面是教师根据反馈调节信息的速度、强度、顺序、容量等,这两方面组成一个生机勃勃、瞬息万变的世界。讲授艺术的创造性就在于能够对师生活动的全过程实施及时而有效的控制,使系统达到逐步优化的动态平衡”。[2]

(二)表演性

教师如同演员,通过知识内容、语言、表情、姿态、情感去获得讲授效果。但教师并不仅仅是演员,还是编剧、导演和灯光效果、舞台布景、道具设计等方面的多面手,掌控着整个教室舞台的讲述、讲解、讲读、讲演活动,导引着老年大学生的学习思路和进程。而且,这种表演受到时空的限制,呈现出即时性的特点。一节课结束后,当堂的教学表演即宣告完成,以后即使面对同样的听众、重复同样的内容,但时过境迁,已无法完全回到当初的表演状态,取得同样的表演效果。作为艺术,它无法像绘画、雕刻那样固定下来,也不能像音乐、诗歌那样记载下来。这种即时性使得讲授瞬息万变而又多彩多姿,但也留下诸多遗憾。可以说,讲授的艺术实际上是一种遗憾的艺术。

(三)审美性

老年大学教学的讲授艺术既是老年大学教师的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审美能力的展示,又是老年大学生的审美感知、审美理解、审美注意的调动。讲授内容的精心选择、讲授活动的优化组合、讲授技巧的完美运用、讲授氛围的和谐融洽、讲授过程的情知交融等,都是讲授审美的表现。概言之,艺术的讲授必定是教学过程中表现出审美性的讲授,讲授之美是科学美、艺术美与教学美的综合展现。“一个教师,如果不能从自己所讲授的课程中感受到美,不能从教材中提炼出理性美、科学美、艺术美,不能将这一切在学生中激起美感与共鸣,那么,他即使是学者也还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3]

(四)情趣性

在讲授过程中,老年大学的师生都是有思想、有情感、有理性、有能动性的主体,同时讲授的效果需要通过老年大学生浓厚的听课兴趣及对知识的有效理解和掌握来得到体现,因此,讲授不仅是对知识信息的传输,也是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传递与交流,还是对老年大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学习方法的导引。讲授的艺术就在于创造出有感情、有乐趣的学习环境。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有爱的炽热交流,也有心灵的交融碰撞;有兴趣的浓烈激发,也有思维的自由激**。真才实学的教、真挚朴实的爱与真情实意的导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而知识由于被插上了感情的翅膀而更加富于趣味性的幽默与魅力。

老年大学教学的讲授艺术各具意义和价值。“表演性是讲授艺术最显著的外部特征,创造性是最本质的内部特征。创造性的本质经过审美性的选择与情感性的加温,艺术地表演出来,这就是我们对讲授艺术所描绘的一个轮廓”。[4]

二、老年大学教学的讲授艺术的风格

成功的课堂讲授必须遵循教学的规律与原则,具有统一的规范与标准,但由于老年大学的教师具有不同的思想认识、知识结构、语言修养、审美情趣、品行教养、教学理念、讲授技巧及个性特征,在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展开课堂讲授时,都会有自己的选择和侧重,采用自己得心应手的语言表达方式,从而也就形成了独具个人特色与魅力的讲授风格。一般而言,讲授艺术的风格主要包括以下四种类型。[5]

(一)慷慨激昂型

这种类型表现为语言节奏快,音量的强弱高低、音调的抑扬顿挫对比鲜明,情感充沛,铿锵有力,极富于鼓动性、号召性,易于振奋人心,打动和感染老年大学生。慷慨激昂的讲授,强调精神的感染、情感的激发、心灵的激**,其语言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其内容的组织处理富于艺术性效果,主次分明、重点渲染,课堂气氛活跃、生机盎然,比较适合在文学、历史、时势政治等科目中运用。

(二)沉稳柔和型

这种类型表现为语言节奏慢、音量弱、音色柔和,常以舒缓的声调娓娓道来、抒情明理、意味深长,令人深思、动人心弦,具有突出的启发性。从效果上讲,使人觉得亲切、耐心,特别是对一些教育性较强的课程来说,这种讲授风格似乎更为合适,更易使老年大学生受到感染和熏陶。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