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古罗马]昆体良。昆体良教育论著选[M]。任钟印,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22。
[14][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137。
[15][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139。
[16][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140。
[17][英]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M]。李康,李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89。
[18][德]乌尔里希·贝克。从工业社会到风险社会[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3)。
[19][美]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74。
[20][美]约翰·托夫勒。第四次浪潮[M]。北京:华龄出版社,1996:75。
[21][法]布迪厄。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华康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34。
[22][法]布迪厄。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华康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38。
[23][法]布迪厄。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华康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34。
[24][法]布迪厄。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华康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39。
[25]张人杰,编。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419。
[27]吴康宁,等。课堂教学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95。
[28][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M]。刘北成,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160。
[29][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M]。刘北成,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160。
[30][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M]。刘北成,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162。
[31][美]施伊费尔布什。铁路旅程:19世纪工业革命及时空感。转引自:[美]理查德·桑内特。肉体与石头——西方文明中的身体与城市[M]。黄煜文,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346。
[32][美]理查德·桑内特。肉体与石头——西方文明中的身体与城市[M]。黄煜文,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347。
[33]Meihan,R。ASociologyofEduewYork:HoltRiandWinstonLtd,1981。p66。
[34]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348。
[35]和学新。班级规模与学校规模对学校教育成效的影响[J]。教育发展研究。2001(1):18~22。
[36]金生鈜。我们为什么需要教育民主[J]。教育学报,2006(12):9。
[37]鲁洁,王逢贤,主编。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440。
[38]张楚亭。高等教育哲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246。
[39]张楚亭。高等教育哲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246。
[40]张人杰,主编。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23。
[41]吴康宁,等。课堂教学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91。
[42][英]齐格蒙特·鲍曼。共同体[M]。欧阳景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177。
[43]规训:出自于米歇尔·福柯的著作《规训与惩罚》,规训(dise)具有纪律、规范、训练、校正、训诫、约束以及熏陶等多种释义。福柯赋予它新的含义,用以指近代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全力技术,既是权力干预、训练和监视肉体的技术,又是制造知识的手段。在福柯那里,规训不等同于一种体制或一种机构,它是权力的一种特殊机制,一种新的权力类型,一种行使权力的轨道,包括整套工具、技术程式、应用层次和实施目标,如福柯所言,它是一种权力“物理学”或权力的“解剖学”。
[44][法]卢梭。爱弥儿——论教育[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5。
[45][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35~36。
[46][英]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M]。欧阳景根,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82。
[48]陈伟。墨子:兼爱人生[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3:4。
[49][日]小原国芳。小原国芳教育论著选(上卷)[M]。刘剑乔,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