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教育哲学与其决定的教育目的是如何影响幼儿园课程的? > 第三节 班级管理的价值迷思(第4页)

第三节 班级管理的价值迷思(第4页)

4。请在网上搜索并观看《请投我一票》视频,结合本章第三节内容思考教师应该怎样在班级中实现公平与民主?在这个过程中又会遇到什么困难?结合自己的体验写一篇观后感。

阅读以下案例材料,并利用班级中的相关哲学理论思考以下问题。

1。一个“乱班”中教师的角色如何?

2。班级管理中教师的权威从何而来?

今年,新接了一个全校出名的“乱班”。受命之日,诚惶诚恐,如履薄冰。第一天上课,我穿戴整齐,春风满面,提前五分钟进了教室,不是上了讲台,而是扎进了学生堆里。孩子们见到“泯然众人”的我,此起彼伏的招呼声不绝于耳。我心下一喜,有了底。上课铃一响,我就站上了高高的讲台。“上课”,我大声地发出指令。孩子们条件反射地站了起来,接受了我一个标准的鞠躬礼。“老师,您好!”我陷入了震耳欲聋的**中……

下课后,全校最调皮的马天宝堵住我。“老师,你不知道,我听了平生最认真的一次课,我不是服你的教学水平,就服你那一弯腰的真诚!”

教学一线纪事

凡事好商量

魏书生这么了不得的人,他活得很潇洒呀,他一点都不累呀,他不是说像我们有的人从早到晚累得呀简直是汗流浃背,每一滴汗水都没有智慧呀,所以都白流了。你要想成为大家、名家,你就得做像魏书生这样的人,每一滴汗水都注入教育的智慧。

魏书生当班主任,他们班上百条的班规班纪,没有一条是他定的。不奇怪,为什么?从第一条班规班纪开始,怎么定呀?班里出了问题了,全班开会,然后大家讨论一下,学生自己说,老师这事咱们以后得定一条纪律,定什么纪律?你说说,你说完了大家同意吗?赞成的同意举手,都举手,有一个没举手那你申诉理由,最后全同意了,好,这就算咱班第一条班规。既然是同学们自己定的,大家又都共同举手通过了,我们要自己执行,不能执行的请举手,没人举手的,通过,就这样一条一条诞生了。

他们班,魏书生讲话,我们班,我是班主任,我们班50个人就是50个班主任助手,50个副班主任。他们班有一个习惯是: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时时有人干。

人人都有事干,他们班,不用担心出操,学校要求出操人人都得穿校服,说魏老师的班永远不会出现不穿校服的,为什么?他们班刘刚同学专门负责校服,就这点事,他一天到晚就盯着校服;说不用担心课间来查卫生,魏老师的这班出现纸屑,没有,他们班李燕同学什么事都不干,一天到晚就盯着这纸屑。下了课就犄角旮旯找纸屑。

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时时有人干。什么时候,随时随地你就看他们班里的学生都忙乎着呢。他说:“你看,每个同学都愿意自己干事,他还愿意做这个主人,我何乐而不为呢?我干吗这事我都揽着呀?”

我们有的老师呀,累得哟。有一个老师说:“任老师,我每天6点钟,准时到学校。”我说:“你真辛苦,真不错,那你为什么要6点钟到校?”“我要6点钟赶着开门把教室扫干净呀,我班同学都特别感动啊。”我说:“你真贱骨头呀,你有病呀你,你每天扫这个地干吗呀,你班50个人,就没有人能扫这个地了?”她说,都懒着呢,学生都特懒,她班老没有卫生流动红旗。我说,那你天天扫那流动红旗就来了?就算来了,那有意义吗?

魏书生,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博大精深,概括起来,老师们,就两个字。说研究魏书生,研究来研究去,我和他熟得不得了,调查他,研究他,最后概括起来他就两个字,哪两个字?“商量!”

凡事商量。他做班主任,凡事和同学们商量,没有一件事是主观想做的,遇到事,我们商量商量;他做校长,凡事和老师们商量;他做了教育局局长,凡事和大家商量。商量的背后是什么呢?是民主和科学。

表面上看是个商量,但是它的背后是他的民主的工作作风和科学的工作技巧。在商量的过程中,聪明得很呀魏书生。他说他并不是很有智慧的人,有的时候遇到难题他也不知道怎么办,可是一商量,出来了。你能从大家的各种议论当中,你去摘取一个最佳的方案。我们有的时候就是作茧自缚,自己给自己捆住了手脚。面上好像这事我定了,那事我定了,学生就说,那你就都定吧,于是,孩子们就越来越成为奴隶,我们老师越来越辛苦。不仅是“保姆”,而且还是“警察”,甚至是“保姆”加“警察”。那么这样带班,教课有什么好处呢?所以,今天的老师必须改变教育的方式,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全国优秀班主任任小艾,《任小艾报告:教师素质和班主任工作艺术6、7》

拓展

补充读物

1塔尔科特·帕森斯。作为一种社会体系的班级:它在美国社会中的某些功能[C]。出自张人杰。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本书收集了上溯社会学奠基者涂尔干,下至20世纪70年代“新”教育社会学的经典文献,文献中探讨了众多教育问题,如教育功能、教育公平、学生道德社会化、课程社会学等。通过阅读此书,读者可以近距离接触国外社会学理论。而所选的一篇帕森斯的文章,则主要介绍了班级对于社会以及学生个体成长的功能,视角独特,分析全面。

2夸美纽斯。傅任敢,译。大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著的《大教学论》(1632),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内容包括教育目的、作用、制度、内容和原则等,提出教育必须遵循自然。这是第一本详细介绍班级授课制的西方教育学著作,对于教师理解班级的内涵、组成以及班级中教师的角色具有重要的指引性。

3雅斯贝尔斯。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此书是教育哲学的经典之作,是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代表作。此书论及了教育的内涵、目的、意义,教育与历史、文化的关系,陶冶的作用,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政治,大学教育等多个方面。“存在”“理性”“自由”等是其核心概念。本书对于教师理解班级,形成自己的教育智慧具有启发意义。

班主任工作网,http:。banzhuren。

[1][美]塔尔科特·帕森斯。作为一种社会体系的班级:它在美国社会中的某些功能[M]。张人杰。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54。

[2]于海。西方社会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254。

[3]葛力。十八世纪法国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650。

[4]葛力。十八世纪法国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496。

[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8。

[6][奥地利]马丁·布伯。我和你[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56~57。

[7][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2。

[8][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24。

[9][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24。

[10][古罗马]昆体良。昆体良教育论著选[M]。任钟印,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23。

[11][古罗马]昆体良。昆体良教育论著选[M]。任钟印,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22。

[12][古罗马]昆体良。昆体良教育论著选[M]。任钟印,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22。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