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教育路上的思与行 > 教育科研过去的成就和未来的使命(第1页)

教育科研过去的成就和未来的使命(第1页)

教育科研过去的成就和未来的使命

教育科研工作是现代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一五”期间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阶段,在进一步完善教育体系的过程中会面临许多新的挑战,有许多理论与实践问题需要解决,提高教育宏观决策的科学化和微观问题解决的有效性需要教育科研的支持。

“十五”和“十一五”,基础教育教育科研面临两大主题,这就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十五”期间是两大主题的展开;“十一五”期间是两大主题的深入。

在新的历史时期,在我省教育发展新形势下,教育科研工作如何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于全省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局;如何深入研究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为我省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知识贡献;这需要我们认真总结过去,切实规划未来。

一、“十五”期间我省教育科学研究迅速发展

总的来说,“十五”期间我省教育科学研究有了很大发展。仅就教育科学规划工作领域的工作来看,不仅取得了一批有价值的教科研成果,解决了教育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推动了我省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同时也培养和锻炼了教科研队伍,涌现出一批教科研骨干,增强了我省教科研的实力。

(一)多层次教育科研活动广泛开展,取得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成果

“十五”教育科学规划执行过程中,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共组织了五次课题申报和立项评审工作,有1200多项研究课题获准立项。同期组织了三次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申报,有23项分别获得教育部重点、青年基金、教育部规划课题立项。这些选题涵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中教育、特殊教育、社区教育、家庭教育等各个层次和领域,参加研究人员累计近4万人次。这些研究活动及其成果,对我省“十五”期间的教育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其中有的科研成果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产生了积极影响,并已得到推广应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二)专群结合的教育科研活动空前活跃,校本研究蓬勃开展

“十五”规划期间,全省教育科研系统和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努力,科研人员和广大教师辛勤工作,教育科研事业,尤其是基于广大中小学教师积极参与的群众性教育教学研究活动空前活跃,初步形成了专业性研究与群众性研究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的多元化、多样化、多层次的教育科研局面。教育科研与课题研究服务于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科研方向得到了较好坚持,进一步提高了教育科研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尤其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校本研究蓬勃开展,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科研兴师的意识和氛围越来越浓。

(三)教育科研规划与管理制度不断创新,各级教育科研网络基本建立

“十五”期间,全省有15个市和部分县(市、区)成立了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或办公室,绝大多数中学和部分小学成立了教科室,形成了群众性教育科研、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网络。

“十五”期间,我省教育科研工作虽然取得了许多积极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1)严格执行规划的意识还不强,规划实施中有些方面还存在随意性;(2)面向基层的科研规划和课题立项偏少,立项评审方式比较单一,未能兼顾不同层次的不同需求;(3)项目管理环节仍然薄弱,缺少过硬的督促、引导措施,项目按期完成率不高;(4)科研的项目上,微观课题多,宏观课题少,决策研究参与度不够;(5)教育科研成果转化和应用水平不高;(6)一些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和学校校长对教育科研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够,教育科研工作经费不足,专职人员数量不够,尚未形成常规化、经常性的管理形式和手段。这些问题和不足,都需要我们在“十一五”期间切实加以重视和解决。

二、“十一五”时期教育科研面临的新形势

(一)“十一五”时期我省教育发展的目标

巩固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初中三年保留率达到97%以上,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0年,到2010年,全省城乡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要保持在99%以上,有条件的城市争取普及12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达到38万人左右,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争取达到80%;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为核心,实施高等教育“双百(百所高等院校、百万在校生)工程”。保持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教育体系更加完善,区域发展趋于协调,城乡差距逐步缩小,国民受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

(二)“十一五”期间我省教育的工作重点

1。基础教育方面的重点工作

义务教育方面是建立农村义务教育保障经费机制改革,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从2007年春季开始全部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普通高中教育的任务是稳定规模,加强管理,提高质量;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2。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为重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把职业教育放到突出位置,加快建设中高等职业院校和职业教育实训中心,逐步形成以高等职教为龙头、中等职教为重点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3。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引进和培养高水平师资,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增加工程科技类等学科专业比重,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增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毕业生竞争力,不断提高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国际化水平。

教育的快速发展和改革进一步为教育科研提出诸多的命题。

三、“十一五”期间教育科研的工作任务

落实教育发展规划,实现教育发展目标,有许多理论与实践问题需要解决。伟大的实践呼唤伟大的理论。我们只有在逐步探索的基础上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才有可能把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规律,实现我省教育的又好又快发展。教育发展的面临形势和挑战,正是教育科研应该也必须要研究和回答的重大问题。多年来的实践证明,教育科研是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是繁荣教育理论的必要手段,是产生教育知识和教育观念的重要方式,是促进教育决策科学化和教育实践理性化的重要基础和依据。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对宏观教育决策和具体教育实践改善的作用,促进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是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与迫切要求。

根据我省教育发展的形势需要和我省教育科研实际情况,我省教育科研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就是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于全省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局,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知识贡献。

从我省教育发展对教育科研的需求和教育科研实际状况来看,当前我省教育科研工作应努力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增强教育科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教育科研的使命和任务就是要关注时代、关注现实社会。我省教育科研工作应该坚持为教育宏观决策服务,为指导和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实践服务科研方向,紧贴教育宏观决策、紧贴教育教学实际、紧贴教育学科研究前沿、紧贴教育发展的热点难点,组织、开展教育科研工作。

1。坚持服务中心工作,突出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研究

服务于大局和中心工作是教育科研在新形势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和根本保证。实践证明,教育科学要获得发展,教育科研工作者就必须投身于火热的社会生活,始终关注和直面现实,研究和回答教育在自身发展乃至经济社会发展中所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当前,在建设和谐安徽、人才强省的过程中,我省的教育必将面临大量的新情况以及难点、热点问题,比如,农村教育问题、职业教育与技能型人才培养问题、素质教育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问题、高等教育质量和创新人才培养问题、教育发展支撑体系建设问题等,这些都迫切需要教育科研工作者作出科学的回答。教育科研工作者只有大力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紧密围绕这些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拿出无愧于时代的成果,在解决实际问题和为社会服务的过程中不断推动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才能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在教育发展中的决策咨询、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的作用。

2。坚持理论创新,发挥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的引导作用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