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教育的人文性是什么 > 第二节 人类本质属性特点(第2页)

第二节 人类本质属性特点(第2页)

神经系统是动物生命个体自身判断其自身结构系统要素之间,或与第二结构系统要素之间建立关系态的桥梁与纽带,决定动物生命个体自身结构系统各要素之间,或与第二结构系统各要素之间是否建立关系态,建立怎样的关系态,建立关系态的途径、载体由谁完成等,譬如,触觉系统、视觉系统、听觉系统、嗅觉系统、味觉系统等。这些不同的神经反馈系统是生命个体与第二结构系统要素建立关系态的物质与结构基础,当然,也是其与此系统要素建立关系态的必然。这种必然性,确保动物自身结构系统要素之间,或与动物生命个体对第二结构系统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此完成生命个体自身需求,以及决定其自身对第二结构系统要素的物质、能量、信息、情感等需要的判断,在与其他系统协同作用下,共同满足其需要。

免疫系统是动物生命个体在构建自身生命过程中,其自身结构系统的开放性,决定其自身结构系统要素与第二结构系统要素的广泛作用,其生命个体本身在追求生命存在的原则下,形成的生命个体特有的结构体系。免疫系统的存在为动物生命个体生长提供了广阔空间,为其健康茁壮生长提供了可能。

泌尿系统是适应了动物生命个体自身与第二结构系统要素相互作用,在获取其生命个体自身所需要的物质、能量后,将不需要的物质排出……

由此可以进一步证明,生命系统自身与第二结构系统构成封闭的循环:生命系统自身与第二结构系统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获取生命个体活力及其生长所需要的物质与能量,将生命个体不需要的“废物”排除生命个体系统外,回归第二结构系统中。如此循环往复,构成生命与非生命的世界。生殖系统是动物生命个体适应第二结构系统的需要,形成生命个体追求种群存在的必然。这些再一次证明:生命是能动的关系产物。

人类结构特点

(观点)人类生命个体在人类灵性及其灵动能力的基础之上,依据其优势的历史经验关系记忆关系态,努力建构现实经验关系记忆关系态,促进人类生命个体向生命最优追求。

综上讨论,较系统分析了植物生命个体和动物生命个体的自身结构及其与第二结构系统要素的作用关系。或者说,认识了植物生命个体与动物生命个体本质属性的差异,即植物之所以为植物,动物之所以为动物。

按照人在生物分类系统中的地位,人属于哺乳动物纲——人科——智人种。因此,人具备脊椎动物所有结构系统,即人的结构系统也是生命个体——人与第二结构系统要素主动建立关系的产物。但是,人又不同于其他动物类。人类与类人猿虽然都属于灵长目,但是人类属人科,类人猿属类人猿科。那么,人类生命个体的什么结构系统使人类与其他动物类,甚至是类人猿产生如此的重大差别呢?下面考察人类的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将对我们有所启发。

大家知道,人的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主要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主要由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组成。脊髓神经是脑与外周神经之间的通路。周围神经系统,由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神经组成,支配身体各器官运动。中枢神经——脑,起决定作用。人脑由1000多亿个神经元和支持细胞组成,在人类生命个体与第二结构系统要素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了人类生命个体大脑的物质、结构及其分区。人类大脑的物质主要由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神经纤维等组成。神经元是一类具有接受刺激和迅速传导神经冲动能力等特化细胞,聚集形成神经束或神经干,适应信息传导。每一个神经元都含有一个细胞体和数条突起,树突将冲动传入细胞体,轴突将冲动从细胞体传出。每个神经元都与其他神经元产生大量的突触连接,其中电突触以电耦合的方式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神经信息,化学突触以化学物质——信使分子、神经递质为介导,将神经冲动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具有机械支撑、营养供给、绝缘、神经递质的转化、代谢和释放、神经活性物质的分泌等功能。神经元聚集形成了神经束,确保了神经冲动的传入与传出。

图2-2脊椎动物神经元的结构和哺乳动物突触[4]

人类生命个体在与第二结构系统要素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大脑物质不断丰富,形成了大脑半球表面许多深浅不同的沟、裂和隆起,扩大了大脑表面积,增加了大脑的重量,为大脑功能分区提供了可能。据悉,人类大脑神经元数量巨大,成人脑神经元可达1011,成人大脑皮质表面积约为2000多平方厘米,大脑重量约为人体重量的150到140,每秒钟进行着十多万种不同的化学反应。如果把大脑的活动转换成电能,大约相当于一只20瓦灯泡的功率,每天能记录生活中大约8600万条信息。大脑神经细胞间最快神经冲动传导速度可达400多公里小时。

总之,人类大脑是脑体比重最高的生命个体,其丰富的物质与结构基础,为人类生命个体第一结构系统要素之间,第一结构系统要素与第二结构系统要素之间建立大量关系态成为可能,同时为人类生命个体在建构自身及其生长的过程中,记录现实经验成为可能。

人类的运动系统。人类与类人猿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最主要的差别之一:人类适于两足直立行走。人类的四肢是人类生命个体在与第二结构系统要素相互作用过程中,使其功能分化——人类的双手,不再是行走的器官,而是用来制造和使用工具。人类由于四肢功能的分化,使得人类在与第二结构系统要素作用过程中,促进了人身体结构的变化。如人类的头部位于脊柱顶端,视野更加开阔;人类的脊柱成S形弯曲,使身体的重心落在骨盆和后肢上,以减轻人在行走、奔跑或跳跃时的震动;人类跟骨增大,足底呈弓状,增强了直立行走式的弹跳力;人类的拇指比任何猿类都大,而掌部相对较短,从而增加了人手的灵活性和动作的准确性等。

由于人类的直立行走,人类器官功能的分化,进一步促进人类大脑的发育,与此同时,人类大脑的发育,更有利于人类器官的进化,循环往复,人类在与第二结构系统要素的作用过程中,建构了人类自身结构系统——人类是关系的产物。实现了人类新的跨越——人类与动物分离。人类大脑皮层的面积是黑猩猩的三倍多,其额叶、定叶和颞叶也比类人猿的大。

人直立行走后,人类完成了肢体功能的分工,人的双手更加灵活,手脑更加协调,使得人类生命个体在第二结构系统要素作用的过程中,更容易使生命个体——人自身结构系统各要素需求得到满足,从而使生命个体产生愉悦。生命个体自身的愉悦不断强化,一方面促进人类大脑的发育;另一方面形成现实经验关系的记忆。因此,人类的现实经验关系记忆,即人类独一无二的文化媒介,从而人类开始了经验的传承与在经验基础上的第二结构系统要素的认识与改造。人类开始了社会化进程,形成了与之对应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随着植物与动物生命个体关系的建构,能动地生成了植物与动物特有的第一结构系统。而人类生命个体第一结构系统也同植物与动物生命个体一样,在与第二结构系统要素建立关系态过程中形成特有结构。这一特有结构刻录着人类生命个体能动地与第二结构系统要素建立关系态的历史经验关系记忆,并形成了现实经验关系记忆的物质基础。人类生命个体历史经验关系记忆同其他生命个体历史经验关系记忆一样,实现生命个体种类的传承。然而,人类生命个体形成的现实经验关系记忆的物质基础,在实现“现实经验关系记忆”之前,人类生命个体通过“记忆物质”,实现第一结构系统要素与第二结构系统要素建立关系态。这“第二结构系统要素”即为人类生命个体第一结构系统要素关注的“对象”,这关注“对象”就是大家通常所说的人类生命个体的“意识对象”。而人类生命个体第一结构系统要素与第二结构系统要素建立的即时关系态,即为人类生命个体的“意识”。由于人类生命个体特有的储存现实经验关系记忆的物质基础,使得人类生命个体在追求“生命最优”关系态的建构中,实现“意识对象”整合、概括与持续。“意识对象”的整合与概括的过程即为人类的思维过程。“意识对象”的持续关注过程即为人类生命个体产生的“意志”。由此,认识到人类生命个体区别于其他生命个体的重要标志——是有意识、有思维、有意志的生命个体。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人类生命个体本质上与其他生命个体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在于人类生命个体与第二结构系统要素作用后,一是形成了人类特有的历史经验关系记忆的关系结构及其丰富的现实经验关系记忆的物质基础,使工具使用、语言、思维、创造等成为可能;二是储存了人类现实经验关系的记忆,使人类的学习变为现实;三是构建了能动的人类社会关系体系,形成了人类的社会属性。

众所周知,生命个体种群存在灵动能力差异,生命个体种群个体之间也存在灵动能力差异,抑或生命个体自身的不同历史时期也存在灵动能力差异。因此,人类个体也存在灵动能力差异。其实,这一点不难理解。人类生命个体也和其他生命个体一样,在与第二结构系统要素相互作用过程中,构建了人类个体自身,形成了人类个体固有结构体系。我们暂不讨论人类个体构成大脑神经元、神经细胞数量上的差异,仅从人类大脑皮层的精神功能区、视觉功能区、听觉功能区、机体感觉区、语言区等,对每个人类生命个体来讲也是有区别的。这些区别将体现在人类生命个体与第二结构系统要素相互作用过程中对要素的认识、理解与记忆等。因此,就人类生命个体整体而言,每个人类生命个体历史经验关系记忆及其生命个体在建构自身的过程中,与第二结构系统要素建立不同的关系,这必将导致人类生命个体的差异性。按照人类生命个体自身整体功能的划分,这些差异性均可体现在人类生命个体功能器官上。

这里仅简略讨论人类大脑器官。人的大脑分为两半球,左半球更多体现在语言、逻辑、顺序因果、文字等功能方面;右半球更多体现在节奏、旋律、音乐、图画、想象力、图案等功能方面。如果人类生命个体的差异性体现在大脑的某个功能区,那么人类生命个体在与第二结构系统要素作用的过程中,这个功能区的功能将被显现,即要么呈现优秀,要么呈现不足。也就是说,如果人类生命体的差异呈现在负责人类生命个体特殊才能的大脑颅顶叶,体现在负责处理人思考的额叶皮质,体现在控制人运动的运动皮质,那么,人类生命个体在特殊才能、思维能力、运动技能等方面将有不同寻常的表现。

就人类生命个体本身,在呈现人类灵性及其灵动能力共性基础之上,大家都能找到人类生命个体第一结构系统要素与第二结构系统要素建立的优势关系态。当然,也能找到其劣势关系态。由此可以说,人类生命个体在人类灵性及其灵动能力的基础之上,依据其优势的历史经验关系记忆关系态,努力建构现实经验关系记忆关系态,促进人类生命个体向生命最优追求。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