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教育经济学学科研究的原则不包括 > 第三节 中国的形成与发展(第5页)

第三节 中国的形成与发展(第5页)

[41]Bourdieu,Pierre。TheSocialSpadtheGenesisofGroups[J]。Theoryay,1985,14(6):723-744。

[42]Burt,Ronald。StructuralHoles:TheSocialStrupetition[M]。Cambridge:HarvardUyPress,1992。

[43]靳希斌。教育经济学(修订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21。

[44]范先佐。教育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8,22-31。

[45]PaulM。RReturnsandLrowth[J]。JournalofPolitiy,1986,94,No。5:1002-1037。

[46]RobertE。Lueient[J]。JournalofMoaryEics,1988(3):37-62。

[47]R。H。HavemanandB。L。Wolfe。SgandEicWell-Being:TheRoleofs[J]。JournalofHumanResources,1984,19:408-429。

[48]Martinoy。ThegWorldofWorkiionAge[J]。iy,1998,3(1):123-128。

[49]PhilippeAghio。EndogenousGrowthTheory[M]。Cambridge:MITPress,1998。

[50]N。G。Mankiw,D。Romer,aributiontotheEmpiriicGrowth[J]。QuarterlyJournalofEics,1992,107(2):407-437。

[51]R。J。BarroandX。Sala-I-Martin。ceAcrossStatesandRegisPapersonEicActivity,1991。

[52]JohnstoheCostsofHigherEdu]PhilipG。Altbach(ed。)。Iioion:AnEncyclopedia。Neublishing,Inc。,1991:59-89。

[53]Johnstone,D。Bruce,AlkaArora,anderton。TheFinandMaofHigherEdu:AStatusReportonWorldwideRefton,D。C。:TheWorldBank,1998。

[54]MaureenWoodhall。EduforDevelopment:AnAnalysisofI]。Oxford:OxfordUyPress,1985。

[55]MaureenWoodhall。StudentLoansiioernEuropeandUSA[R],1990。

[56]MaureenWoodhall。gSourdPatternsofFinancefherEdu:AReviewofIionalTrends[J]。HigherEduEurope,1992,Vol。17,No。1:141-149。

[57]Gemmell,isofHumanCapitalStodAconEieNewEvidence[J]。OxfordBulletinofEidStatistics,1996,58(1):9-28。

[59]范先佐。教育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29-30。

[60]罗纳德·科斯(RonaldHarryCoase,1910—2013),英国经济学家,1991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61]R。H。Coase。TheutionalEics[J]。JournalofInstitutionalaiics,1984,140(1):229,230。

[62]邰爽秋(1896—1976),教育家,曾留学美国并获教育学博士学位,与晏阳初、梁漱溟、陶行知并称为“中国教育界四大怪杰”。

[63]古楳(1899—1977),教育经济学家,曾获东南大学教育学学士学位,在20世纪20年代致力于乡村教育运动,写过《乡村教育新论》等论著。

[64]陈友松(1899—1992),教育家,曾留学美国获哲学博士学位,曾任北师大教科所教授,出版专著多部。

[65]千家驹(1909—2002),经济学家,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

[66]王培根。高等教育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67]叶茂林。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68]刘雅静,孙世明。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69]杨道宇,姜同河。教育资源的城乡不均衡分布——以黑龙江省基础教育为例[J]。教育与经济,2011(1):19-24。

[70]唐远雄。教育扩展、地区差异与入学队列:教育不平等的分布逻辑[J]。教育与经济,2015(4):8-14。

[71]刘亚荣。从双轨到和谐——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机制的转轨[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72]雷万鹏,钱佳,马红梅。中部地区义务教育投入塌陷问题研究[J]。教育与经济,2014(6):3-9。

[73]李成宇,史桂芬,聂丽。中国式财政分权与公共教育支出——基于空间面板模型的实证研究[J]。教育与经济,2014(3):8-15。

[74]徐国兴。高等教育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75]马莉萍,董璐。逃离还是北漂?——高校毕业生落户北京政策与毕业生的就业选择[J]。教育与经济,2015(3):23-30。

[76]根据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专业知识库”(http:yz。。zyk)信息统计——笔者注。

[77]范先佐。教育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35-37。

[78]王善迈。加强教育经济学学科建设[J]。教育与经济,2004(3):1-2。

[79]王善迈。创建中国特色的教育经济学科体系[J]。教育与经济,2012(1):1-3。

[80]萧今。教育经济学和教育发展的挑战[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1):38-44。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