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水平的标志 > 第五节 为人师表(第1页)

第五节 为人师表(第1页)

第五节为人师表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对“为人师表”的具体要求是: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一、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在要求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肩负着教书育人的崇高使命。为了能够完成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学识,还应有模范的师表行为,既注重言教,又注重身教。教师的劳动不同于其他劳动,就其影响方式来说,它不是用工具去影响或改造劳动对象,而是要用自己的知识、智能、品格、言行等直接去影响学生。就劳动对象而言,教师劳动的对象是成长中的儿童、青少年,儿童青少年习性未定,身心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因此要求教师的职业行为要有崇高性和示范性,可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教育劳动本身对教育工作者提出的特定要求。

(一)为人师表的内涵

“师表”一词,出自《史记·太史公自序》,意思与“师范”相同,是指学习的榜样。为人师表本是对官、师的共同要求,只是到了现代才主要用于对教师的要求。

为人师表是一个传统的命题,又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命题。汉代扬雄所说的“师者,人之模范也”成了传世名言,唐代韩愈提出的“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见解,被称为“绝世议论”,这些都说明教师为人师表的实践主流已成为中华民族教育的一个优良传统。从古至今呼唤教师要为人师表的声音似乎从未消减过,这一方面说明教师为人师表虽已形成优良传统,但仍始终伴有教师不能为人师表的现象;另一方面说明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对教师为人师表的认识和要求在不断深化和提高。

教师为人师表的基本内涵是:教师在生活、教学和社会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素质与行为都可以成为他人的表率。从传统意义上说,教师为人师表内容的先进性,主要表现在品德和学识两大方面,教师应当成为“善表”和“先知”。[1]现代教师为人师表先进性的内涵比古代更为丰富,也更具有时代性。它要求教师具备作为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全面而优秀的素质,其中主要包括先进的教育思想和优秀的思想品质,优秀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学科研究相应层次的前沿水平,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良好的人文素养,较强的生活、学习和教育技能,优秀的身心素质与审美素质,并通过良好的职业教育,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提高,保持动态的、持续的先进性,成为现代社会的精英与表率。

(二)为人师表的作用

1。为人师表是建立教师威信的基础

教师威信是教育学生和搞好教学工作必不可少的条件。凡是在教师事业上取得成就的,无一不是在学生中享有很高威信的。教师威信的树立不是靠威吓、粗暴的手段实现的,只能靠教师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精湛的业务能力。

2。为人师表是履行教书育人职责的途径

教师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要从德、智、体等各方面教育、引导学生,让学生掌握人类创造的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使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四有”新人。这个过程不仅需要教师正面的引导,更需要教师以身示范。俗话说得好“说千言道万语,不如做个好样子”。

3。为人师表是改善社会风气的有效手段

教师的为人师表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对学生的影响最为直接。如果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不可能培养出大批的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合格人才。这样的结果很快就会反映到社会的各个方面。

(三)为人师表的外部表现

为人师表涉及的内容是教师如何处理与自己、与同事、与集体、与家长、与钱财等方面关系。它要求教师在处理自身关系上,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在处理与集体的关系时要关心集体,在处理与同事的关系中要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在处理与家长的关系时要尊重家长。在面对钱财等问题时,要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对各种关系进行梳理,教师为人师表要具备师德、师形和师行。

1。为人师表,要有师德

德,品德,德行也。为人师表,首先要有师德。人可以没有知识、没有能力,但是不可以没有品德。作为教师,我们不能仅仅注重教授知识,还要注意学生道德情操的培养。对于学生不良的品行,要坚决加以制止纠正。师德体现在哪?首先,要有责任感、责任心。小到教师对自己、对同事、对学生负责,大到对社会负责。责任感的体现不着眼于大而要着眼于小。[2]

2。为人师表,要有师形

这说的是教师的仪表示范。仪表是教师的外在表现,是一个教师德、识、才、情等各种素质的综合表现,包括教师容貌、风度、衣着、修饰等。这些方面都有一些相应的规范,例如,教师在着装上既不能过分新奇艳丽,又不能褴褛邋遢,教师所选的衣服佩饰要与自己的性格、性别、年龄、体型融为一体,甚至还要根据自己的教育对象来选择着装。小学低年级的教师的衣着色彩要明快、鲜艳一些,这样有助于启迪儿童爱美的天性。教师要做到仪表端庄,除了注意衣着,还要注意个人容貌,做到整洁卫生。教师要讲究个人卫生,头发、指甲等要经常修剪。总之,教师端庄的、与职业相符合的仪表示范,能给学生一种稳重、得体的教师形象,有助于教师教书育人。总之,人有百象,物有百形。但是,形也好,象也好,要与环境、身份、职位相匹配,否则就是不合时宜。

3。为人师表,重在师行

首先,教师的语言要发挥示范作用。教师的语言是教师进行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媒介,是教师特殊的劳动手段和工具。规范教师的语言是语言示范的前提,是为人师表的重要内容。这要求教师在语言上做到科学规范、准确得体、生动形象、情感流沛、优美动听、文明有礼等。其次,教师的行为要发挥示范效果。“师者,人之模范也”的经典性诠释,的确让社会和公众对教师形象存在着完美化的期待,无形之中也使教师的一举一动被置于社会的广泛监督之下。对于教师的行为要求是全方位的,几乎涵盖了教师的教学活动、日常生活和其他社会实践的方方面面。所谓“行为世范”正是对教师行为要求的最好概括。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