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 第五节 为人师表(第2页)

第五节 为人师表(第2页)

[相关链接]

为人师表的行为范畴[3]

社会对教师的完美化期待无可厚非,但社会期待是一回事,现实则是另一回事。我们必须清楚地意识到,一定社会为教师制定的角色规范可以制定得尽善尽美,但由具体的个人去扮演教师这一角色时,其结果一定是千差万别的。有优秀教师,也一定会有平庸的教师,甚至是误人子弟的教师。即使是优秀的教师,也绝不可能没有丝毫的缺点和不足。抹杀了教师个人本身的缺陷和差异,把教师想象成不会有任何行为过失的圣人,明显违背了客观真实性。教师形象的神圣化,既让教师不敢在学生跟前展现真实的自我,也容易让学生因为教师某方面存在瑕疵就否定教师的整体形象和价值。上述两种情况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教师个人因素对学生的影响力,对教师形象建设和教师职业的健康发展也将产生不利影响。

从职业特征分析,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知识表率”和“品德表率”两方面,也就是说,教师作为学生知识的启蒙者和智力开发者,为人师表的要求体现在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认真负责的工作精神,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向上的情感,有能力让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得到良好发展。另外,教师作为学生的“品德表率”,要求教师做到严于律己、诚实正直、言行如一,具有丰富而健康的情感、广泛的兴趣爱好,激励学生从善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促进学生优良品德的形成。即便是上述两方面的表率作用,也只能把它合理地理解为在学生、一般社会公众面前的表率作用,而不应该把它理解为在所有人面前都能起到表率作用。如果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其“知识表率”的作用主要是相对于学生而言的。在学科专家、学者跟前,教师也可能是一个幼稚的小学生。所以,一位教师,哪怕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教师,也不是所有行为都具有典范性。置明显的客观事实于不顾,要求教师的一切言行都要做到为人师表,是过于理想主义和唯美主义的表现。教师是人不是神,这是制定教师行为规范时必须充分认识到的、最起码的事实。

二、团结协作,形成教育合力是为人师表的具体任务

现代教育是一个分工协作的系统工作,要求每所学校每位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建立团结协作的新型关系,这样才能优势互补,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共同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

(一)尊重同事,团结协作

教师群体中,每个教师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效益,可以通过比较、鉴别,激励先进、促进后进,也可以相互之间学习、共同提高。同一个集体中,教师之间要相互尊重,各司其职,并肩作战。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也能如沐春风,感受到这种团结进取的精神,更有利于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个性品质的形成;教师在这样的氛围中才能更好地发挥聪明才智、提高工作效率。反之,教师间“文人相轻”、缺乏相互尊重、团结协作,就会拉帮结派、闹矛盾纠纷,造成人际关系紧张,这样无法形成良好的校园风气。

(二)尊重家长,加强沟通

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需要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尊重家长的必要性。只有教师与家长在教育工作中相互尊重、互相支持、互相联系才能形成教育合力。为此,教师应积极、主动地与家长进行联系、沟通,既听取家长对于孩子教育方面的愿望、要求,也对家长进行教育科学知识和先进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等方面的宣传和指导。在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中,要带头尊重家长,不能以自己特殊的地位对家长训斥、指责,不能盛气凌人、粗暴无理;也不能把家长当作教师的助教,随意对家长提要求、布置任务;对待家长要一视同仁,不能因个人私利而有远近亲疏的区别对待。

三、廉洁从教是为人师表的最低要求

“所谓廉洁从教是指教师在整个从教生涯中都要坚持行廉操法的原则,不贪学生及家长的钱物,不贪占公共和他人的钱物,不染社会上出现的一些贪、贿、欲等恶习,始终以清廉纯洁的道德品行为学生和世人做出表率。”[4]目前有极少数教师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风气的影响下,存在着以教谋私、热衷“有偿家教”等现象,这些严重影响了教师的形象,社会舆论强烈。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势必影响教育事业的发展,影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教师坚持廉洁从教,首先,必须坚守大义,不取非法之财。教师要树立明确的义利观,以大义为先,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人民和集体的利益,依靠工资收入、著书立说、发明创造来获得合法的、合乎道义的收入。教师任何时候都应摈弃唯利是图、自私自利的行为。其次,教师要自觉加强职业道德和心理学等理论的学习和修养,不断端正和提高自身教育认识,廉洁自律,明辨美丑、是非,远离秽污俗沼。

[案例与思考]

礼物[5]

敲门后,门开了一道缝儿,一个学生怯生生地走进来,脚步缓慢地靠向我,叫了一声:“安老师。”“有事吗?”我问。“安老师,这本挂历是我爸爸让我送给您的,他说一定要您收下,这样我的成绩就会好起来。”我愣了一下:“一本挂历,我收下它,你的成绩就会好起来?”“对,是我爸爸说的,反正他让我把挂历交给您。”我望着她略带不解和害怕的样子,不禁笑了起来。家长的心啊,自然是盼望老师能多关照自己的孩子,多给她吃些小灶。但他们哪里知道,想要让她的学习成绩打个翻身仗,怎能凭更多的补课复习就能奏效呢?

看看那本挂历,又看看那张充满着期望的小脸,我说:“好,那安老师就收下你这本挂历了。”“那太好了,下次我考试就能及格了。”“但我有个条件。”“您说吧,只要您收下它,什么条件都行。”“安老师答应收下你的挂历,但不是现在,而是等期末考试你的成绩及格以后。”“那您还是不收呀,我还是及不了格。”说着,她低下了头,眼圈儿顿时红了。我急忙说:“不是不收,而是安老师不想收你爸爸送的挂历,要收你自己送的‘礼物’,你明白吗?”她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安老师,那我要怎样做才能让您收下这本挂历呢?”“你只要:①上课不走神,不搞小动作;②下课认真完成作业,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就来问我;③要凭自己的努力争取考及格,我相信等到期末你一定能考出好成绩。”“行,我一定让您收下这本挂历。”说完就转身跑掉了。后来,这个孩子真的按我所说的要求去做了,学习成绩也真的比以前大有进步。

期末考试后,这孩子又拿着那本挂历站到了我的面前:“安老师,这回您总该收下这本挂历了吧,因为我考试及格了,这是我自己送给您的‘礼物’。”“你告诉我这本挂历是哪里来的。”“是我爸爸花钱买的。”“这能说是你送的礼物吗?”这下子可把孩子给难住了,她着急地说:“安老师,我怎样才能送给您一份我自己的礼物呢?”我看着她那张带着着急和疑问的小脸也笑了:“傻孩子,你每回考试都不及格,这回学习成绩却有了那么大的进步,这不就是你送给我的最好的礼物吗?”“老师,我明白了。下回我一定通过自己的努力送您一份让您更加高兴的礼物。”

请思考:假如你也遇到类似的家长赠予礼物的情况,会怎么做?

[1]胡相峰。为人师表论。教育研究,2000(9)。

[2]马丁娜,张宝军。为人师表的三个维度。陕西教育,2009(5)。

[3]刘惠。为人师表的合理范畴分析。教师教育研究,2005(1)。

[4]肖自明,孙宏恩,韦庆华。现代教师道德修养。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119。

[5]安莺。礼物。天津教育,2000(4)。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