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最高层次是 > 第二节 美国师德建设的基本做法与经验(第3页)

第二节 美国师德建设的基本做法与经验(第3页)

(16)少提批评性意见。

(17)避免过问或了解学生们的每个细节。

(18)要保持精神饱满,意识到自己的言谈举止都会影响学生的行为。

(19)要利用电话等手段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

(20)在处理学生问题时,要注意与行政部门保持联系。

(21)要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美国的师德建设中更加侧重师德规则,这些规则直接制约教师各方面的行为,规范着教师这样一个特定的职业。

二、美国师德建设的基本做法与经验

(一)美国职前教师的培训内容与经验

美国在教师职前培训中,不以师德为名专门设课,而是将教师的道德教育渗透在学校的日常道德教育之中,其对师范学生进行的日常道德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道德教育目标

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爱国精神,能对国家尽到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责任公民”,以维持一个统一强大的美利坚合众国。其中培养学生具有美国精神,具有美国社会的基本思想和价值观,把知识的富有和道德的完美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关键。围绕这一目标,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价值观教育、人才教育、文明史教育以及心理教育成为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而其核心内容,如民主、自由、人权、个人主义等价值观念则长期保持基本不变。

2。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1)公民教育。美国学校对学生实施的道德教育一般包含在社会学科里,社会学科包括历史、地理、公民三门课程。在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知识的同时,了解美国民族的历史传统和国家进步。公民教育的内容首要是了解美国的政治制度、宪法和公民的基本权利。此外,公民教育课还包含许多“政治观”的教育内容,比如资产阶级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宣传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也是重要内容,使学生在与自己祖国的关系中形成一种“我们”的意识,并认为“美国是世界上最好的国家”“当一名美国人比任何其他国家的国民都好”。

(2)道德教育。美国的道德教育课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价值观和道德品质,具体包括:第一,诚实与勇敢,这是美国人生活中一致推崇的品德。他们认为,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因而具有普遍意义。勇敢包括冒险精神,这是美国人心目中一直崇尚的开拓精神。第二,公正和正直,包括尊重所有人的价值和权利,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能与持不同观点的人共同工作,利己不损人。第三,自爱自律,养成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习惯,戒除各种有损于这些目标实现的嗜好。培养与家庭生活准则一致的态度。自律强调自我约束,不仅要做自己认为该做的事,而且要做自己并不愿意做、但社会需要做的正当的事情。另外,还有勤奋刻苦、忠诚守信、宽宏大量等。

(3)宗教教育。美国公立学校强调“教育世俗化”,即“教育必须与宗教脱钩”,但是在美国庞大的私立学校系统中,宗教教育的大量内容已渗透在学科教育中。

3。道德教育方法

(1)注重正面引导。美国没有一个全国通用或各类学校统一的德育目标和要求,不同的州、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都可根据各自的价值观去确立德育目标。没有专职的德育工作者,没有统一的德育教材。

(2)间接教育,全方位渗透。美国教育工作者认为,将道德教育有机地渗透于各科教学和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比直接灌输收益更大。因为这种间接方法不易使学生产生受灌输和被强制感,从而不易引发逆反心理和意义障碍。

(3)强调道德实践,培养良好品德。美国大学重视开展校内外各种实践活动来塑造学生品德,使学生加深对道德观念的理解。

(4)注重心理咨询。心理咨询的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水平和自助能力,解决学生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在思想和心理上的成熟,健全人格。

(二)美国师德教育的基本特点

(1)美国师德规范的形成具有地方性和行会性。

(2)师德教育的要求提出以法律为准绳,各种行为规则的形成均在法律的框架下进行。

(3)在对师德的具体要求上,偏重于教师的外显行为,而不是一般地、笼统地提倡教师应具备的某些品质。

(4)美国职业伦理规范条目不多,表述上多采用限制性语言(不准、不得),可见对教师的要求定调不高,少有理想主义的东西。

(5)师德教育方面不是采取直接灌输,而是通过间接渗透的方式进行的。

(6)注重师德教育的实践性和渐进性是师德教育的又一特色。

总之,美国提高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分为职前和职后两个阶段。职前强调本科教育中的通识教育,通过提升通识教育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美国还高度重视中小学教师的在职培训,美国各级政府通过为数众多的大学研究生院、暑期学校、教师中心培训教师。他们采用专题研究、专题讲座、课堂教学观摩等形式提升教师的教育理解能力和实践能力,以使教师们能够应付社会对教育教学改革的迫切要求。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