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最高层次是 > 第一节 爱国守法(第1页)

第一节 爱国守法(第1页)

第一节爱国守法

爱国守法是每一位公民的职责和必须履行的义务。翻开中外教育的史卷,不难发现爱国守法始终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部2008年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对“爱国守法”的具体要求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一、爱国是教师首要遵守的政治规范

爱国是基于个人对自己祖国依赖关系的深厚情感,也是调节个人与祖国关系的行为准则。它同社会主义紧密结合在一起,要求人们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自觉报效祖国。爱国是每个国人骨子里深深藏着的那股对国家最质朴的忠诚。爱国作为一种信仰、一种情怀,是个人情感中的上层建筑,是中国最宝贵的东西。几千年以来,中华民族历史上涌现的无数民族英雄和爱国仁人志士,在抵抗外来侵略、反抗专制统治、保护百姓生存和建设神州家园的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有独钟、矢志不移、奋不顾身、尽心尽力、无怨无悔的大无畏的英雄主义民族气概,正是爱国主义坚强意志的真实写照。爱国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教师作为国家公民和民族一员理应承担热爱祖国、报效国家的责任和义务。

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教师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了解国情,认清责任

教师要正确认识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优良的传统,尤其是近现代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和祖国富强而英勇奋斗的壮丽历史。只有认识和了解了我国的基本国情,才能发自内心地、真心诚意地热爱祖国,才能真正明确教师肩上的历史责任。

(二)坚决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

一个人的前途和命运始终是与祖国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息息相关的。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我们的事业取得胜利的基本保证。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的尊严可以放弃个人利益,甚至生命,一直以来就是中国人民最宝贵的思想品格,也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作为教师更要有牢固树立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的思想意识,自觉维护祖国独立、统一,民族的尊严、和谐。

(三)立足教师岗位,把爱国之情转化为扎实的行动

爱国需要**,更需要理性。对于普通的公民而言,要把爱国热情转化为坚守岗位的动力,做好本职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踏实勤恳地为社会创造价值,这才是最好的爱国方式。就教师而言,爱国并不是要做出惊天动地的伟大壮举,而是需要在平凡的教师岗位上辛勤工作、默默奉献,切实履行好教书育人的职责,为祖国发展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二、守法是教师最基本的行为准则

俗话说:无以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国家和社会要正常运行也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规范。法就是国家制定认可的社会成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守法是指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遵守我国现行的法律规定和要求,依法办事。

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守法不仅仅是法律层面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教师应做到如下几个方面。

(一)主动学习有关的教育法律法规

遵守宪法和法律是教师的基本义务,要履行好这一义务,首先需要教师学习、了解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尤其是有关教育的各项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繁杂,我们简要介绍其中的几部重要法律文件,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我国历史上颁布的第一部全面规范教育领域的大法,是全面规范各种教育关系的重要法律。作为我国的教育基本法,在教育法规各形式层次中处于最高层次。[1]它对教育的地位、教育方针、教育基本制度、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师及其他教育工作者、受教育者、教育与社会、教育投入与条件保障、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法律责任等全局性的重大问题做出了基本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法律形式明确了教师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重要地位,规定了教师权利和义务、教师管理制度、教师待遇及其保障、法律责任等方面的内容,是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建设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促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了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和家庭都必须予以保证的带有强制性的国民教育。该法对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性质、目的、年限、步骤,国家、社会、学校、家庭所应承担的义务、学校管理体制、师资、经费、设备以及违反该法应受到的处罚等重要问题都做了全面、明确、原则的规定。该法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根本大法”,为学龄儿童少年接受基础教育权利的实现提供了法律保障。

除了上述教育法律文件以外,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都是指导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教师只有主动学习、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条文的内容,才能做到知法、懂法、守法。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