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 > 第三节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分类选择和运用(第2页)

第三节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分类选择和运用(第2页)

1。理解教育科学研究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这两个概念。

2。结合自己的研究实践概述你对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特点和功能的认识。

3。谈谈你对我国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现状和发展的认识。

4。谈谈你对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分类的认识。

5。结合你开展课题研究的实际,就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运用谈谈自己的认识。

[1]教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教育大辞典(第1卷)。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3。

[2]教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教育大辞典(第1卷)。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80。

[3]杨丽珠。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10。

[4]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4。

[5]李方。现代教育研究方法。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0。

[6]侯怀银。教育研究方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

[7]刘问岫。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与应用。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4。

[8]王彩凤,庄建东。学前教育研究方法。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

[9]喻立森。教育科学研究通论。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32~33。

[10]邱小捷。中小学教育科研方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3~14。

[11]张燕,邢利娅。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1~12。

[12]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167。

[13]喻立森。教育科学研究通论。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32~33。

[14]侯怀银。教育研究方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

[15]侯怀银。教育研究方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4~5。

[16]周家骥。教育科研方法。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3~4。

[17]陶保平。学前教育科研方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8~9。

[18]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17。

[19]侯怀银。教育研究方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6~7。

[20]李方。现代教育研究方法。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4。

[21]李方。现代教育研究方法。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5~7。

[22]张宝臣,李兰芳。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13。

[23]张宝臣,李兰芳。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13。

[24]董奇。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9~51。

[25]侯怀银。教育研究方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5~36。

[26]喻立森。教育科学研究通论。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37~38。

[27]张宝臣,李兰芳。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9~10。

[28]侯怀银。教育研究方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7~39。

[29]喻立森。教育科学研究通论。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40。

[30]陶保平。学前教育科研方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3~14。

[31]董奇。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7

[32]张宝臣,李兰芳。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13。

[33]张宝臣,李兰芳。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14。

[34]张宝臣,李兰芳。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14。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