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教育科学研究期刊 > 第二节 观察研究的记录方法(第2页)

第二节 观察研究的记录方法(第2页)

表4-3学生学习投入状态观察表

每两分钟的扫视确认出所有非投入学习的学生,为每次扫视编号,在上表4-3中的非投入学习一栏里列出每次扫视中没有投入学习的学生的数目,再用班级总人数减去非投入的学生数得出投入学习的学生数,填在相应的一栏里,最后计算出百分比。

(三)等级量表

作为分类体系的一种,等级量表(ratingscale)也有预先设置的分类,不同的是它要求观察者做出更多的权衡和判断。观察者在一段时间内对目标进行观察,当观察时间结束时,在量表上对该期间发生的目标行为评以相应的等级。

等级量表可分为数字量表、图示量表、标准评定量表、累计评定量表、强迫选择量表。

1。数字量表

将行为类型以一定顺序的数字的形式确定下来。观察者选择最适宜的数字来说明被评定的行为。例如,测量在集体活动情境中幼儿参与活动与集中注意力的情况,运用以下五点量表:A公开的破坏活动,或离开集体;B不注意,但无公开破坏活动;C跟着老师看;D视线跟随老师,并伴有面部表情;E视线追随着老师,并伴有相应的语言与动作。这五个字母所代表的行为由消极到积极,而且参与活动的程度逐步提高。

2。图示量表

在一条直线上标上刻度,提供有关行为状况的线索,评定者沿着这个直观的尺度,从高到低迅速而简便地做出判断。这种量表不是用数字做评估。它的使用比较广泛。图示量表中的一种常用类型,是反义词图示量表。这是依据“语义分化”情况而设计的,量表的两端是相反意义的形容词或描述词语,中间是代表其程度的数字单位。通常有五个单位或七个单位,也可以用代表等级的符号或词语作为评定的方式。语义分析法多用这种形式。

3。标准评定量表

将观察对象的行为与总体做比较,以标准分数或百分位数等相对分数加以评价判断。如为申请人写推荐信,可将申请人与相应的群体相比较而做出判断。

4。累计评定量表

累计评定量表由一系列评定项目所组成,每个项目作为全部特征的部分独立表现。评定者分别对各个项目做出判断,最后以各项得分的和或平均数作为总得分。

5。强迫选择量表

给出一系列描述性短语,可以是积极肯定的,或是肯定加否定的行为项目,评定者必须从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评定者的描述。这种评定法也称作“人物推定法”。

等级量表也是以数字作为描述观察对象的形式,但不同的是这些数字具有高度推论性,而不是根据短期的时间样本得到的频率计数,因而从数据中得出结论较代码系统、核查清单容易。等级量表其实是一种以客观定量的方式处理主观判断的记录方法。所以,这种方法最大的问题在于等级划分所固有的主观性。观察者划分的等级与其说是实际观察到的情况,不如说是观察者印象的总结。所以,如果量表上每个等级点的属性没有明确的操作性定义,那么很难保证观察的效度和信度。观察者本身作为测量的工具,他们在完成等级量表时知觉很容易受多种因素影响:慷慨误差——作为高层次的评价者对个体进行测定时较为宽松的倾向;光环误差——观察者对被观察者某一方面的固定印象影响了他对其他方面的评定的倾向;中间倾向误差——以量表的中间类型对别人进行测定并避免极端的倾向;逻辑误差——对某些特征予以相同等级评定的倾向,即观察者以为某些特征较为相似,可以相互搭配,但事实并非如此。这些效应都是在评定等级时难以避免的,因而也是等级量表的缺陷所在。

因此,在运用等级评定量表时应注意:①注意避免成见效应。针对评定法主观成分易带偏见或成见,克服的办法是要求在实地观察的基础上做出评定。②进行必要的重复评定。可以在规定的时间期限内,在不同时间做多次观察评定,最后求出平均值;或由多个评定者做判断进而计算平均值。③对评定等级尽可能拟定具体标准,如对表明评定等级的数字或词语应附有意义说明,降低术语的模糊性。④研究者应重视量表的设计和编制,要以能够全面真实地反映观察对象实际情况为目标,编制量表,要使词语及其意义与被评价的特征相一致,能够对所考察的问题做出较准确的表示。一般地,需经反复试用和多次修订后,再正式确定和运用。[6]

以上所提到的代码系统、核查清单和等级量表是定量观察中常用的记录方法,其中,代码系统一般都有严格而固定的使用规则。国外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发展了大量的代码系统,一方面使研究者和教师有现成的观察工具直接可用;但另一方面,使用别人开发的代码系统,就不可避免地用别人的眼光来观察课堂,研究视角较为狭窄,有时候难以完全吻合研究者或教师的实际研究需要。核查清单和等级量表的使用较为灵活,研究者可以自行设计,也可以修改别人的东西为我所用,所以,在我国的定量课堂研究中,使用后两种记录方法的情况比较多。

现将三种记录方法的主要相同和差异之处进行总结,见表4-4。

表4-4分类体系的类型及一般特征

二、定性观察的记录方法

定性观察是观察者根据粗线条的观察纲要,在现场对观察对象做详尽的多方面的记录,并在观察后根据回忆加以必要的追溯性的补充与完善,观察结果的呈现形式是非数字化的,分析手段是质化的,并且资料分析在观察的进行中就可以开始进行。定性观察一般需要较长的时间,而且研究的问题常常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地重构。定性观察以非数字化的形式呈现观察的内容,包括书面语言,用录音设备记录的口头语言,或用其他工艺学手段记录的影像、照片等,具体来说有四种主要的记录方式:描述体系、叙述体系、图式记录、工艺学记录。[7]

(一)描述体系

描述体系(descriptivesystems)其实是一种中间过渡类型,它继承了分类体系分类的特点,但是又属于开放定性的体系。它是在一定分类框架下对观察目标进行的除数字之外的各种形式的描述,如文字、个性化的速记符号,通常还辅之以工艺学记录,观察者还可以通过特殊的设备在现场录制对观察对象的口头描述。描述体系往往抽取较大的事件片段,并对行为的多方面进行记录,因此这种方法要考虑更多的背景因素,即要在具体的情境和条件下考虑行为的意义。描述体系也可以说是一种准结构的定性观察的记录方法。表4-5对教学技能几个方面的观察方式就属于描述体系,观察者运用这种方式对表左列的八个方面的教学技能进行仔细的观察,并用文字描述的方式记录在右列的空白处。

表4-5教学技能的观察

(二)叙述体系

叙述体系(ems)也属于开放的体系,它没有预先设置的分类。事先抽取一个较大的事件片段,观察的同时对相关事件行为做详细真实的文字记录,同时还可以加入观察者的一些主观评价。在对记录的资料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在分析的理论框架的指导下,行为的分类以及观察研究更进一步的主题会得到确认。这种方法能帮助观察者找到真正需要研究的焦点,然后再做进一步的课堂研究,有效地避免为了观察而观察。叙述体系具有下面四种记录方式,这些记录方式呈现信息的形式基本一致,主要是文字的形式,但它们在抽样、叙述内容的侧重点等一些具体的方面有所不同。

1。日记流水账(diaryrunninglog)

这种记录方式常常用于长时间对某个学生个体的各方面或某些方面进行记录,以观察了解学生行为态度的变化过程及原因;或者由教师或参与观察者对自己整个工作过程及工作过程中的经验、体会做记录。日记法一般又可分为两种类型:①综合性日记:记录研究对象各个方面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出现的动作、语言或行为。②主题日记:主要记录研究语言、认知、社会情感等特定方面的新进展。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