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教育科学研究法第二版电子书免费 > 第三节 教育实验研究法的一般程序(第2页)

第三节 教育实验研究法的一般程序(第2页)

4。制订实验方案

一套完整的实验方案主要有总体设想、实施措施和评价体系三个内容。在总体构思部分,对实验假设、实验设计、实验进程和结果做一总体描述,包括问题的提出、理论假设、变量界定和控制措施、主要项目及检测、实验的大体措施和要求、预期成果及表达方式;在实验措施部分,要使总体构想具体化,这包括工作计划和工作制度两方面;评价部分要确定实验各阶段成果及最终成果的评价标准、指标、检测程序和方法等。

5。实验的具体实施

实验的实施就是实验工作者按照设计的实验方案,操作实验变量,控制无关变量,观察、记录、测量反应变量,搜集实验信息的过程。实验实施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控制实验进程,保证实验过程按实验设计的要求和程序进行。

(2)处理好教育实验过程中的“动”(实验因子、实验变量)与“静”(非实验因子,无关变量)之间的关系。

(3)经常有重点地、客观地搜集实验信息与资料、观测反应变量,为因果推论提供事实和依据。

(4)做好阶段性小结。阶段性小结的目的是查明在实验措施的作用下,反应变量每个阶段的变化情况,并认真地、实事求是地记录下来,看看哪些主观假设被验证,哪些被推翻,哪些有待于进一步验证。从而及时发现问题,为修改方案、进一步做好下一段工作提供依据与经验。

6。数据整理和分析

对在实验过程中积累起来的资料,采用科学的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分析。一般是先用描述的方法把反应结果的原始资料加以列表、图示,或计算该资料的平均数、标准差和相关数等,然后再用推断统计的方法来检验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在教育实验中常用的推断统计方法有Z检验、T检验、F检验等。

7。撰写实验报告

写实验报告是教育实验研究的最后一环,也是收获和推广实验研究成果的关键一步。教育实验研究报告的格式与内容如下。

标题:××实验研究报告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研究问题的提出)

1。实验课题确定的过程

2。实验的假说

3。实验的目的及意义

这部分与实验计划的内容基本相同,但是如果在实验的实施过程中,对实验计划中的这部分内容有所改变,那就要以改后的内容为准。

(二)研究方法

(1)说明被试的选择方法与组织形式。这部分与实验计划中的内容一样。

(2)实验变量的操作方法及辅助措施。这部分内容一方面要根据实验计划的内容来写;另一方面更要以事实为根据,把实验变量的实际操作程序或特点,全面详细地写出来。如果实验变量没有操作程序,那就要把实验措施和有关的要求说清楚。如果除了主要变量外还有一些辅助措施,那么就要把这些措施全部说明白。

(3)无关变量的控制方法。主要说明在实验中是怎样控制无关因素的,一般应指出具体的控制方法。

(4)因变量的观测方法。即说明用什么方法获得关于因变量的(反应变量)变化数据,采用的什么量表,什么仪器,参加的是哪一级的考试等。

(三)实验结果

(1)实验中得到的原始数据的描述统计结果。

(2)根据描述统计的结果,采用推断统计获得的结果。

实验报告的结果部分常常是一些表格和图像以及根据这些表格中的数据推断出来的统计结果。有时也列出一些工作中的成就,如在竞赛中获奖,在统考中取得好名次等,作为必要的说明。按要求,实验报告最好运用推断统计下结论,让数字说话,让事实说话,而不能仅仅依靠工作中的成绩,来作为实验成功的依据。结果部分所列的全部内容必须来自本实验,既不能任意修改、增删,也不要添加自己的主观见解。

(四)讨论与结论

(1)是否验证了假设,为什么?

(2)对实际教育教学有什么促进作用?

(3)有哪些意外的发现?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