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教育研究文献检索
一、教育文献检索的意义
教育文献检索对教育科学研究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教育科学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成果,并以文献的形式保存下来。
在开展科学研究前,通过文献的搜集与分析,能够充分、全面地了解研究问题的现状,从而对研究问题做出系统全面的分析,了解哪些是已经基本解决的问题,哪些是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而选定最有意义并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在科学研究的开展过程中,文献的查阅可以帮助有效地界定研究范围、明确研究涉及的概念及相关理论,了解相关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为研究提供充实的数据和材料,从而能够在继承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启发创新思维,开拓研究思路,同时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研究的效益。
在科学研究的总结阶段,利用文献检索寻求支持研究结论的理论事实依据,可以为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供有力的证明。同时,还可以为研究提供可以核查、比较、对照和鉴定的事实和数据资料,提高研究的信度和效度。
二、常用的文献检索方法
教育文献常用的检索方法有:顺查法、逆查法、抽查法、引文查找法、综合查找法。
(一)顺查法
顺查法是按照时间顺序,由远及近的一种查找方法。该查找方法的特点是查全率高、漏检率低,但时间效率不高,费时费力。此方法多用于范围比较广泛、项目较复杂、所需文献较系统全面的研究课题以及学术文献的普查。
(二)逆查法
逆查法与顺查法相反,是按照时间逆序,由近及远的查找方法。该查找方法的特点是效率高,省时省力,但容易出现文献的漏检。该方法多用于新兴课题研究的文献检索,因为这种课题大都是需要最近一个时期的较新论文、专著,不太关注历史渊源和全面系统。
(三)抽查法
抽查法是根据检索课题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科发展特点,着重查找某一时期(几年或几十年)文献资料的方法。例如,要查找有关“精品课程教学研究”的论文资料,就应查找近十年的有关索引,因为精品课程是2003年开始启动建设的。
(四)引文查找法
以已掌握的文献及其所列的引用文献、附录的参考文献作为线索,查找有关主题的文献。采用这种方法,可以直接从已有文献后附的参考文献目录入手,逐一扩检原始文献,再从原始文献后的参考文献中进一步扩检,如此反复地向前追溯检索,从而获得大量有关的文献资料。[5]例如,要查找“教育均衡发展”方面的论文,在没有工具书的情况下,利用发表于《江苏教育研究》的文献《近五年来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发展研究新进展》,可以找到相关文献23条,根据这23条文献,逐一追溯其参考文献,可以找到相关文献79条。该查找方法的特点是文献涉及范围集中、文献获取方便迅速、易获得研究领域的重要文献,但由于原作者引用资料的局限性以及主观随意性,易导致获得文献较杂乱,且文献可靠性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要注意文献的可靠性。
(五)综合查找法
综合查找法是综合使用各种方法,以达到检索目的。
无论使用哪种检索方法,正确的文献检索要求是:一是查找文献要准确,即查准率高;二是查找文献要全面,即查全率高;三是查找文献内容要专深、多样;四是查找文献要速度快。
不同的检索方法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不同的学科、研究内容、研究主题和检索要求,其检索方法也不尽相同,切忌盲目使用。研究者应根据研究实际进行选用。为了获得更全面的检索结果,研究者也可以分期、分阶段交替使用各种方法,取长补短。
三、文献检索的一般步骤
文献检索的一般步骤包括检索要求的确定、检索工具的选择、检索关键词的确定、检索结果分析记录、文献的获取等。
(一)检索要求的确定
文献检索之前,首先要围绕研究主题进行分析,确定课题涉及的学科、检索的年限、文献涉及的语种和文献类型等要求。例如,确定查找学科范围,是要取得有关某一问题的所有文献资料,还是只要一段时间内的文献资料;是要获取某一地区或某一国家对某一问题发表过的文献资料,还是只要某一学者有关这一问题的文献资料。[6]
(二)检索工具的选择
明确检索要求后,应选择合适的检索工具和相应的数据库进行检索。传统的手工检索方法主要包括图书馆目录索引的查阅、《全国报刊索引》等工具书的查阅、教育报刊和专著的查阅等。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图书馆也已经逐步数字化,以纸质为载体的文献也逐步转换为电子数字型文献。
1。常用的检索工具
(1)《科学引文索引》(SceIndex,SCI),是一种有关引文统计的国际性大型索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