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教育科学研究法 张其志内容原文 > 第二节 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第6页)

第二节 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第6页)

[4]曹俊军。反思与构想: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8

本论文选题的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

本论文的研究特色主要表现为:

第一,以史料为基础,还原“八年研究”目标制订的本真。目前,学界对“八年研究”的探索基本上处于片段的描述阶段,这与“八年研究”这项著名的课程实验所蕴含的价值和历史地位是不相符合的。本文试图对以往的资料进行梳理,尽可能挖掘改革目标制订背后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从而为全面认识和理解“八年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考维度。

第二,宏观比较与微观比较结合。本文注重从宏观的角度,即从经济结构、政治进程和文化差异三个方面,把两国改革目标的制订置身于整个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之中,凸显改革目标制订的历史逻辑。同时,从微观上探讨两国课改目标存在的差异,分析两国改革目标制订的具体步骤和环节,呈现改革目标制订的内在发展逻辑。

总体安排和进度

论文撰写时间安排:

2011年12月——2012年4月资料搜集、整理和选题

2012年4月——2012年5月撰写论文开题报告

2012年6月——2012年12月继续搜集整理资料,完成论文初稿

2013年1月——2013年3月完成论文终稿

2013年4月——2013年5月论文盲审,答辩

本论文预期社会、经济价值和学术水平

在我国十余年课改历程中,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也遭遇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阻碍、困难与挫折,各种积弊、矛盾和冲突日益暴露与显现出来,从而使改革目标的实现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其中因由,很值得我们做认真的梳理、总结与反思。这其中,课程改革的方法论问题无疑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因此,本文基于比较的视角对中美课改目标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进行反思,以期对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目标有所裨益。

附件2:

中学教师继续教育调查[11]

尊敬的老师:

本调查是为了对如何开展教师的继续教育(非学历进修)的考虑提供参考。回答没有正确错误之分,请您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和真实想法做出回答即可。问卷无须署名。您的回答情况仅供我们研究参考,不会对您个人产生任何不良影响。对于您的协作,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继续教育课题组

一、个人基本情况(请在符合你实际情况的项目编号下打钩)

年龄:①30岁以下②31—35岁③36—40岁④41—45岁

⑤46—50岁⑥51岁以上

教龄:①5年以下②6—10年③11—20年④21年以上

学校所在地:①中等城市②县城(县级市)③乡镇

学校类型:①重点完全中学②一般完全中学③重点职业中学

④一般职业中学⑤重点初级中学⑥一般初级中学

⑦其他

所任学科:①语文②政治③外语④史地⑤数学⑥物理

⑦化学⑧生物⑨体育⑩美术⑾音乐

任课年级:①初一②初二③初三④高一⑤高二⑥高三

二、教学、教育工作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各种困难,不同的老师由于其知识、经验、能力等有不同程度的欠缺,在各方面感受到的困难程度也就有所不同。就您个人来说,在以下方面您感到欠缺的程度有多大?我们分别以不同的数字表示不同的欠缺程度。

①无欠缺②有点欠缺③一般④欠缺较大⑤欠缺很大

请您根据个人情况,在以下每一项后面的括号内填上相应的数字,表示您在该方面的欠缺程度。例如,您对处理某问题感到欠缺较大,则在该问题后的括号里填上④。

2。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

3。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进步( )

4。科学地测定学生的学习情况( )

5。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

6。指导组织学生的课外活动( )

7。设计和组织主题班会( )

8。与学生个别谈心做思想教育工作( )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