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教育科学研究法名词解释 > 第三节 教育实验研究法的一般程序(第4页)

第三节 教育实验研究法的一般程序(第4页)

(五)实验步骤

1。(一星期)确定实验学校及实验班级(开学前)。

2。(两星期)对实验班教师进行培训(开学前)。

3。(一星期)检查实验学校的硬件及软件资源建设(在开学前与第二步同时进行)。

4。(一个学期)分别实行传统作文模式和兴趣作文教学模式(上课时间及上课次数相同),每两周上交一篇作文,教师按照以下量表评分。

5。(期末)问卷调查,总评。

6。(期末)数据分析,得出实验报告。

(六)实验过程(计划)

1。确定实验对象

首先通过抽样确定实验学校,然后在实验学校五年级所有班级前测一次,确定出水平接近的两个班,分别实行传统作文模式和兴趣作文教学模式。

2。实验实施及控制

(1)实验变量控制:对实验班实施兴趣作文模式,对普通班实行传统作文模式。

(2)干扰变量控制。

①对实验班教师进行培训,控制教师素质这一干扰变量。

②保证每个学校的硬件设施及教学资源,控制教学环境这一干扰变量。

③保证媒体素材的质量。

(3)反应变量测量。

根据调查问卷及下表,测量学生的兴趣态度和写作能力。

(续表)

3。数据分析

根据以上两个量表和调查问卷得到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写出分析报告。

【思考与实践】

1。教育实验研究法有哪些局限性?

2。教育实验研究由哪几部分构成?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3。在教育实验设计时需要考虑哪三个基本要素?

4。教育实验研究设计中研究变量有哪几种?它们分别有什么特征?

5。在教育实验研究中,如何对研究变量进行控制?

6。举例说明开展教育实验研究的基本流程。

7。选择一个教育问题,编制一份实验研究方案。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