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教育管理学第三版 > 第五节 学校的目标管理(第2页)

第五节 学校的目标管理(第2页)

这一阶段包括三项工作,即考评结果、实施奖惩和总结经验。

三、目标管理在学校中的应用

1。实施目标管理对学校管理的意义

将目标管理的模式引入学校已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1)有助于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

目标管理强调目标的指导作用和控制作用,将对教育方针政策指导下的教育教学活动过程及结果的要求设计成系统的目标体系,从而规范了所有管理者和教职员工的行为。

(2)有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目标管理的特点之一是所有的教职工都参与管理和自我管理,这一做法十分符合教师的特点。教师的文化水平高,认识能力强,有相当的自我管理能力;就其心理特点而言,他们希望能够得到尊重和信任,期望能在工作中取得较大成绩。因此,实行目标管理,将学校目标转化成为激励性的教师个人目标,赋予其相当的自主权,正是教师们所希望的。

(3)有利于完善和巩固责任制,提高教育质量。

实行目标管理,就要将目标层层分解,逐级落实,把每个人的工作职责规定得清清楚楚,使其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做多少,做到什么程度,这样就能确保学校各项工作保质保量完成。

2。实施目标管理对领导者提出的要求

实行目标管理是领导方式的转变,不因为管理中实行分权而减轻领导者的工作量和责任。相反,由于目标和责任进一步明确,管理技术趋于复杂,对领导者的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的要求更高了。

(1)领导者要从任务型管理方式摆脱出来,不能满足埋头事务,而应将主要精力转向统筹全局;要从控制型管理转向民主型管理,将集权和分权有机地结合起来;工作重点要由事后检验转向前期决策,从经验管理转向科学管理。

(2)领导者要进一步全面提高管理能力,包括决策能力、组织能力、授权艺术,以及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

(3)学校领导者要树立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要精心做好各项基础工作,包括建立严格的责任制和信息系统,努力使工作标准化。

四、学校管理目标系统

学校管理目标是学校各项工作应该达到的质量规格。下面是对普通中小学管理目标系统的构想,限于篇幅,只设定到三级指标,如需对各项工作分项要求或检查,还应继续分解才能符合目标管理操作需要。

学校管理目标系统

续表

续表

此表参考了张玉田等编著的《学校教育评价》有关部分,338-342。

思考题:

1。戴明所提出的管理过程四环节揭示了哪些规律?

2。决策过程包含哪些环节?各环节有什么要求?

3。衡量决策质量的指标有哪些?影响学校决策质量的微观因素是什么?

4。学校战略规划的特点是什么?

5。如何制定学校战略规划?

6。实施学校计划过程中的控制和协调要求各有哪些?

7。目标管理的特点是什么?其实施环节中不同于一般管理过程之处是什么?

[1]黄孟藩,王凤彬。决策行为与决策心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309-323

[2]中国工业科技管理大连培训中心编。企业战略与政策。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85。23

[3][美]洛斯特。全面质量管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8

[4]所谓微观政治,这里指的是个人或群体通过正式或非正式权力,以谈判、妥协、交易、斗争、冲突等方式进行的利益的分配或再分配。微观在这里指的是组织的基础性。微观政治是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它的价值善恶要根据具体问题情景做具体分析,但是从积极角度看,它作为民主生活的一种形式,以及作为推动组织改进的一种机制,其存在意义是不容忽视的。

[5]李祝文等。目标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6。22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