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教育创新的政策 > 三博士教育创新力的影响因素研究02(第3页)

三博士教育创新力的影响因素研究02(第3页)

表3-121“博士生的资助问题”维度内部的数理统计信息

图3-77博士生经济资助水平现状

当然,不同群体博士生可能对经济资助的态度,诸如数额以及重要行动认识存在差异。图3-78反映了全职和在职博士生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总体来看,全职博士生较之于在职博士生更认同资助过低,使得他们“难以体面地生活和潜心于学术研究”。

图3-78在职与全职博士生对经济资助的态度

15。博士生的资助来源

博士生的资助来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对博士教育的重视程度。通过对博士生“资助来源”情况的调查可知,“国家每月的定额资助”是大多数博士生的首要经济来源,比例占81。64%;其次是“助教助研”,占49。48%;第三则是“父母资助”,占42。51%。来自“兼职工作”“亲属资助”和“贷款”的比例相对较低。具体信息参见表3-122和图3-79。

此外,在这一题项中,不同属性或群体间并没有太大的差异。这一统计结果反映了目前我国博士生资助的普遍状态。

表3-122被试选择“博士生的资助来源”的比例信息

图3-79被试选择“博士生的资助来源”的比例分布

16。博士生的科研条件

在这一题项中,共获得1387个有效观测个数。数据显示,当前各类高校的博士生对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学校的科研设施及图书馆条件等都持基本满意态度。这也说明博士教育的硬件设施近年来取得了较大改善,已不再是博士教育中的关键问题。具体信息参见表3-123和图3-80。

表3-123“博士生的科研条件”维度内部各题项的数理统计

图3-80博士生的科研条件现状

17。优秀人才流失的原因

人才流失,尤其是研究生阶段优秀人才的流失成为制约当前我国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重要因素。在这一题项中,共获得了1389个有效观测个数。通过调查博士生对于“优秀人才流失的原因”的相关内容,我们可以比较明显地看出,大部分的博士生普遍认同国外的学术环境和科研水平优于国内、国外博士学位更具竞争力。从各题的得分来看,基本赞同对国内与国外博士学位应该一视同仁,依赖本国力量培养高水平人才是解决人才流失的有效举措,同时也认同国内需要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和学术大师。由此,可以推断出,“对国外高校的盲目崇拜”可能是博士生创新力培养的重要影响因素。(见表3-124)

表3-124“优秀人才流失的原因”维度内部各题项的数理统计

续表

为了更清晰地研究人才流失的原因,研究者将上述题项中的同质问题进行了统计分析。从图3-81中可以看出,国外良好的学术环境和较高的学术水平是国内优秀人才流失的最主要原因。本研究也对这一维度进行了进一步分析。(见表3-125和图3-82)此外,诸如国内缺乏高水平大学和人才以及对国外博士学位的盲目崇拜也被认为是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

图3-81优秀人才流失的原因分析

表3-125被试在“国外良好的学术环境和高水平的大学是优秀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选项中的信息统计

图3-82被试在“国外良好的学术环境和高水平的大学是优秀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选项中的信息统计

(1)博士生对国外学位与国内学位的认同度

“国外博士学位是否比国内的博士学位更具竞争力呢”,关于这一问题,图3-83的统计分析做出了很好的说明。从图中可以看出,“国外大学的博士学位在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的观点显示出较高的认可度。不过这一观点存在其立论基础,那就是认为“国外的博士生培养质量确实高于国内”这一观点是当前我国博士教育亟待改革的重要原因,否则人才流失问题可能会更加严重。

图3-83国外与国内博士学位竞争力对比

(2)有无国际交流经历的博士生对国内外博士教育竞争力的不同态度

针对有国际交流经历与尚无国际交流经历的人群对比研究发现,有国外交流经历的博士生更加认同“国外大学的博士学位在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和“国外的博士生培养质量确实高于国内”的观点。同时,他们也认为,“对国内与国外博士学位一视同仁”可能会改变目前人才流失的困境。此外,相对于其他群体,他们更加认同“对国外大学博士学位的崇拜将有损于我国博士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和声望”。(见图3-84)鉴于这些博士生具有国际交流经历,他们可能会有意识地对比中国与一些发达国家的博士教育,因此他们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我国博士教育与国际的差距。

图3-84有无国际交流经历的博士生对国内外博士教育竞争力的态度

18。对未来的职业规划

未来的职业选择不仅会影响博士生的入学动机,也会影响博士生的学术态度。从调查情况来看,分别有69。2%和51。6%的博士生对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是进入“大学”“科研组织或机构”工作;其次分别是在“国有大中型企业”“党政机关”“出国(博后或工作)”和“外资企业”工作;选择读“博士后”的占16。6%,选择“创业”和“私人企业”的比例则更小。(见表3-126和图3-85)

表3-126被试“对未来职业规划”回答情况的信息统计

续表

图3-85被试“对未来职业规划”回答情况的比例分布

19。对中国目前博士教育的总体感受

作为开放题,我们询问了被调查者对目前中国博士教育的总体感受。结果显示,接近六成的被试对我国博士生教育水平持并不乐观的态度。他们认为,尽管我国博士生教育水平在不断发展,但“近年来并未有多大改进,与国际一流水平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仅有41。6%的博士生认为“我国博士生教育水平总体在不断改进,国际竞争力在不断提升”。博士生群体的这一主观感受,势必会对他们在学习和从事科研活动中创新力的培养产生一定的影响。(见表3-127和图3-86)

表3-127被试“对中国目前博士教育的总体感受”回答情况的信息统计

图3-86被试“对中国目前博士教育的总体感受”回答情况的比例对比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