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25:上海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分析点:省级层面的政策推动。
案例26:山西课改的省级推进
分析点:“问题导学”教学模式。
案例27:江苏14所拔尖创新人才校
分析点:省级层面的政策推动。
案例28:山东省素质教育试点
分析点:英才教育基本理念
案例29:辽宁中学生学习力课题
分析点:友善用脑理论的实践解读。
案例30:河南郑州市金水区体育活动
分析点:英才学生身体素质研究。
(3)高等教育方面的关注案例
案例31: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学院
分析点:少年班选拔与培养机制。
案例32:西安交通大学少年班
分析点:少年班选拔与培养机制。
案例33:南京大学匡亚明学院
分析点:英才学生的选拔与培养。
案例34:北京大学
分析点:“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
案例35:清华大学
分析点:“新百年计划”。
(三)中国英才儿童识别的实证研究
为了解中国英才儿童的基本素质状况,了解师生对英才儿童识别与选拔的真实感受,我们在问卷编制的过程中,对英才儿童的基本素质、英才儿童识别的标准、英才儿童识别的方法与程序设置了相关问题。通过少儿班教师、少儿班学生、普通班教师、普通班学生四份问卷,对同一问题进行环形调研,希望能够获得真实数据。同时我们在访谈中也针对这几方面问题进行追问,获得了大量第一手访谈资料。
1。关于英才儿童基本素质的调研
学生的基本素质是我们研究的重点。在各种有关学生素质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希望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如中国学生间的智力差异是否存在,其存在差异的主要方面是什么,这些差异对于我们实施英才教育有哪些影响。调研中,在查阅各校英才儿童心理测试基本资料的前提下,我们采用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的办法,对英才儿童的基本素质进行了问卷调研。
(1)英才儿童的遗传特征并不十分受关注
不可否认,学生的遗传特性在学生的学习成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我们从几个角度对学生的遗传特征进行研究,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方式、认识倾向和学习能力上。
题项1:
超常儿童不是天生的,只要好好学习,都能成为超常儿童。
A。非常同意 B。比较同意 C。不确定 D。不太同意
E。非常不同意
结果如下:
少儿班和普通班中非常同意和比较同意的学生都占了一半多,不确定的有16~15,不同意的各有13左右。这说明无论是少儿班学生,还是普通班学生,对超常儿童的遗传特征都不十分确切。一半多的学生认为,超常儿童不是天生的,只要好好学习,都能成为英才儿童。(见表3-13和表3-14)
表3-13超常儿童不是天生的,只要好好学习,都能成为超常儿童(少儿班学生)
表3-14超常儿童不是天生的,只要好好学习,都能成为超常儿童(普通班学生)
在中国的语境中,一般形容一个儿童的智力发育水平,往往用“聪明”来表示。在访谈中,教师们也经常用“聪明”“极其聪明”来表示少儿班学生的特殊品质。因此,本研究设置了相关问题,测试学生对此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