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国际信息教育文化交流协会属于什么行业 > 第三节 欧盟第七框架计划中的相关教育信息化研究(第1页)

第三节 欧盟第七框架计划中的相关教育信息化研究(第1页)

第三节欧盟第七框架计划中的相关教育信息化研究

20世纪80年代初,为对抗美、日的竞争,欧洲走向了科技联合的道路。从1984年起,欧洲开始实施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简称“框架计划”)。迄今,已经执行了七个框架计划。该计划是欧盟成员国共同参与的中期重大科技计划,每期执行4年,具有研究国际前沿和具有竞争性科技难点的特点;是欧盟投资最多、内容最丰富、市场目的最明确的全欧洲科研与技术开发计划。历经20多年的发展和完善,欧盟框架计划已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官方综合性研究与开发计划,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且已纳入欧盟的政治战略轨道。[1]

2005年4月,为了促进欧洲的就业与经济发展,保持欧洲在知识上的领先地位,欧盟委员会采纳了新的欧盟研究计划的建议,即欧盟第七框架计划(FP7,2007—2013年)的建议。该建议提出要促进欧洲的经济增长和加强欧洲的竞争力,认为知识是欧洲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与前几个框架计划不同,第七框架计划将为期7年,比过去更重视欧洲工业需求的开发研究、创设技术平台的工作以及多领域的更深入的合作研究。同时,FP7设立“欧洲研究理事会”,通过欧洲科学家的同行评议,重点支持那些促进欧洲在全球竞争中发挥作用的优秀项目。

第七框架计划经费总额为505。21亿欧元,由四个专项计划和一个核研究特殊计划组成,即合作计划(Cooperation)、原始创新计划(Ideas)、人力资源计划(People)、研究能力建设计划(Capacities)以及欧洲原子能共同体计划(Euratom),其中合作计划预算324。13亿欧元。目标是通过工业界和研究院所的合作取得欧洲在关键领域的领导地位。该计划主要支持欧洲各国之间的合作,并对国家级研究项目给予支持。合作项目主要由多个研究计划组成并能自主运行,同时协调一致,允许共同感兴趣的研究者跨课题合作和研究。该计划确定了10个主题,ICT为合作计划下10个合作研究主题之一。

一、信息技术提升学习能力和促进文化传承研究

FP7中的ICT研究计划到目前为止共实施了3期:2007—2008年为第1期;2009—2010年为第2期;2011—2012年为第3期。在第3期工作计划中共设立了8项研究主题:①泛在与可靠的网络与基础服务设施;②认知系统与机器人;③组件与系统的替代技术;④面向数字资源与语言的ICT;⑤应对健康、老龄化、包容与治理的ICT;⑥适应低碳经济的ICT;⑦服务企业和制造业的ICT;⑧提升创造力和教育的ICT。这8项研究主题分别应对欧盟在当前ICT领域面临的8项最新挑战[2]。在8项挑战中,信息技术促进文化传承(digitalpreservation)与信息技术提升学习(teologyenhaning)主要为回应第4项挑战“面向数字资源与语言的ICT”与第8项挑战“提升创造力和教育的ICT”,是教育技术相关研究项目主要集中的两大研究方向。在两大研究方向下,主要有10个左右与教育技术相关的研究计划,研究计划下设若干具体的研究支撑项目。相关的研究方向和支撑项目见表5-12。

表5-12教育信息技术项目汇总[3]

(续)

备注:如研究方向数字图书馆的第一个支撑项目BRICKS,其全称为BuildingResratedCulturalKnowledgeServices(构建为公共知识服务的资源)。因篇幅限制,所以未将支撑项目的全称进行翻译。

在FP7ICT发展计划下设立两大教育技术研究方向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为了借助ICT提升学习者的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公民数字文化资源和科学知识等的掌握水平,并最终通过相关技术的广泛推广满足社会在教育和文化领域的发展需求;二是促进人才培养,为社会全面发展培养具有一定文化底蕴和交流能力的社会公民,培养满足经济发展需求的个人和学习组织,提升就业者的信息技能和创新能力。

(一)信息技术提升学习能力研究方向

在ICT工作计划中,提升学习能力相关项目包括以下主要研究内容。

1。学习系统的研究

主要研究信息技术学习能力提升系统。该系统可为学习者提供学习指导,部分担当学习导师的角色。学习系统能够了解学习者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和存在的学习难点,并通过用户和系统间良好的互动能力提供较好的学习指导。同时,系统还能通过了解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制定个性化的学习策略,切实提升学习者的认知学习能力。建立具有良好交互功能的自适应学习系统,可以为学习者的学习过程配置适当的环境,智能跟踪学习者的学习进度,自主判断学习者的学习要求;可以最大限度发挥学习者的独立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并为学习者和教师提供合理的建议。

2。学习工具的研究

(1)研究教育技术在科学、技术和数学学习中的运用。利用信息技术作为学科工具,一方面,通过各种学习工具增强学生对具体学科知识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构建对科学、技术以及数学的理性认知,启发学生对学习的好奇心,提升其知识掌握应用的能力与创造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在欧盟境内建造的远程实验室、虚拟实验室,实现远程的学习和教学。特别是通过研究具体教学情境的交互技术,增强网络实验室对复杂创作和可用性实验的支持。

(2)研究对教学具有革命性影响的学习工具和娱乐工具,提升此类学习工具的认知辅导能力,促进学习者对知识的认知和加工能力。

(3)研究新趋势下的学科网络,通过正规的游戏学习和移动学习,在优势学科和重点学习实验室之间建立连接等方式,建立学科之间的交叉培育的机制。

(4)研究计算工具对学习者创造力的培养。通过在学习过程中使用相关的计算工具,培养学习者的创造力,特别是鼓励运用创造性思维解决问题,鼓励在使用计算工具的过程中探索和创造新的知识、想法和理念,促进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已有知识形成新的联想。

3。整体解决方案的研究

通过快速灵活的信息化解决方案,为广大的学校或组织提供先进的信息化学习环境解决方案,为个人提供快速和灵活的学习环境。这对于满足中小企业的员工学习和培训尤为重要,市场前景也非常良好。这个项目要求研究更加便捷、更加稳定的实时专家系统,并且具有较高的投入产出比。帮助用户仅需要通过较低成本的投入就可以保持较高的教育教学质量。这个项目同时还支持研究面向企业的新型培训模式,研究在联盟框架下采用较为先进和成熟的信息技术突破实体组织、网络组织和个人之间在学习过程中的阻隔。在研究和实施过程中,中小企业既是使用这一解决方案的最终用户,同时也是项目的参与方,特别是在相关问题的理论论证和可用性实验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4。学习环境研究

旨在全面提升未来教室的设计;在学习进程中嵌入学习经验的组织过程,增强个人和组织之间的学习联系和创造力;创新型组织学习系统,囊括了人才、知识、工作流程、协同创新能力管理等内容;构建具有情感预知和情感表达能力的新型系统,系统中包括学习成果评估、对学习者和教师的学习反馈和指导等功能;研究个性化学习环境;研究信息化环境下适应性更强的学习系统,同时融入完善的业务流程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研究互动式学习和合作式学习的学习系统,激励、启发和引导学习者进行学习活动;研究满足特殊学习需求和学习内容的个性化学习系统;研究推动个人和组织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永久有价值的知识资产的学习模式。

5。教育信息化管理研究

在欧盟教育信息技术领域,加强对研究成果的知识管理;探索和勾画对未来教育具有学习形式变革的发展路线图;鉴定教育信息技术面临的挑战;注重对实施项目进行评价其社会经济价值;建立一个连接和管理泛欧洲体系下所有学校学习活动的认证和展示平台。

支持新型教育信息技术探索。研究通过ICT推动学习的全新的学习模式;建立连接所有学校学习活动的欧洲一体化互联网络,让所有学校的学习活动都能通过网络进行。

(二)信息技术促进文化传承计划研究方向

在ICT主题计划中,文化传承相关项目主要包括以下研究内容。

1。文化资源数字保存技术研究

减少文化资源数字化保存过程中的信息丢失,研究更好的恢复和修复技术,研究文化资源数字保存过程中信息丢失或损害的原因,加强资源数字化转化和保存能力。建立文化资源可持续发展机制,提高资源易获性和可用性。提高资源数字保存方案选取的效率和资源保存的效率,为资源保存选择更为适当的保存过程和方法,采用更合适的保存技术。

2。数字文化资源推广研究

研究能够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交互系统。建设开放、可扩展的平台,利用文化资源服务推动研究和教育的发展。研究能够同用户实现无缝链接、适用广泛和定制访问技术的资源平台。对特殊形式的数字化文化资源进行升级改造。设立相关研究成果推广计划。

3。数字文化资源交互技术研究

提高用户对文化资源建设和积累的参与度,通过具有讲解、游戏与学习功能的智能感知系统,增加数字文化资源同用户的交互水平。通过丰富的虚拟替代技术对原始文化资源进行转换并载入新的内涵。通过相关实施计划显著提高人们对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成果使用价值的认知水平。

4。数字文化资源服务能力研究

显著提升数字图书馆系统提供个性化服务的能力,满足自定义访问科学和文化资源的服务要求,改善用户使用、体验和理解的水平。增强数字资源保存和组织的能力,通过绩效管理的办法,确保相关数字资源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显著减少不可替代信息在保存过程中的损失,提高相关资源重复使用的能力,推动知识的生产。通过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产生相应的杠杆效应。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