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名家谈语文教育 > 呼唤智慧的语文教育1(第2页)

呼唤智慧的语文教育1(第2页)

(1)读中说写。即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围绕某个话题,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个体经验,创设综合性的说写活动,促使学生借鉴、迁移教材语言及表达方式,不断提高言语能力。如组织讨论、辩论、即兴描写、角色表演、创造性复述等。

(2)综合性学习。打破课堂界限、学科界限、课内外界限,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开展切合学生实际的综合性语文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整体素质。如组织学生编辑班报、课本剧表演,进行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开展专题性阅读、专题研究等。

(3)反思性学习。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之后,自己总结学习收获,寻找存在的问题,坚持写“学后笔记”,既提高学生自我反思、自我监控的能力,又促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及时加以梳理、整合。

读、悟、习既是组块教学的基本教学方法,又可以根据不同的课文,以每种方法为主,形成相应的课型。组块教学的基本课型有:

(1)诵读感悟型。对于精美、典范的课文或段落,宜引导学生进行有层次的诵读训练,从中领悟言外之意,体悟言中之情,感悟言语规律,既积累语言材料,又培养语感。

(2)情境运用型。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实际,创设语言交际运用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对话、交流,在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掌握语文。

(3)研读探究型。启发学生就课文的重点语段进行深入探究,质疑问难,引导学生研究新问题、发现新知识、产生新思想、培养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4)主题活动型。围绕一个教学主题开展综合的语言实践活动,如表演、诵读等,让学生在综合活动中得到知识、情境、能力间的和谐整体发展。

(三)创造简单课堂,生成言语智慧

语文,承载着太多的“使命”: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言语能力、丰富精神世界、传承民族文化……由此,语文课千头万绪,模糊一片,甚至失却了纯真的“语文味”!我以为“大道至简”,语文课必须返璞归真,体现一种“简约之美”,正所谓“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促发展”。

1。创造简单的语文课堂

从教师的视角看,一堂好课应该这样创造:教学目标简明:科学、适切、可测。一堂课彻底解决一两个学生切实需要解决的问题,真正给学生留下点东西。

教学内容简约: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学生的学习精力也是有限的。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研读,发现哪些为学生真正所需要的、终身有用的“核心知识”,以充分发挥教材的语文教学价值。

教学环节简化:语文学习本身是一件简单的快活的事情,我们没有必要搞得这么复杂、这么玄、这么深奥。“勤老师培养了懒学生”!这样的现象值得我们重视和深思!

教学方法简便:简便的方法、简捷的思路是为学生所喜欢、所乐意接受的。好方法是真正能为人所用的有效的方法。

教学媒介简单:语文教学可以省略不必要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技术,克服“浪费与作秀”。

教学用语简要:课堂中除却了一切不必要的繁文缛节,省去了不必要的言说,就如同秋天的天空一样明净,让人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其实,简单并不等于肤浅,简单的课堂更能让学生感受到思维的深度、生活的广度和语言的力度,这是一种教学中的大气度、大智慧!

2。生成课堂的言语智慧

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在获得课文所传播的信息的同时,获得“如何传播信息”的“言语智慧”才是“更为本质的行为”。因此,语文教学应该创设适合学生言语学习的“聪明环境”,在积极健康、富有“营养”、充满情趣和交互作用的环境里,促进学生言语智慧潜能的持续发展。

(1)在倾听揣摩中磨炼。个体的言语智慧优势潜能只有在长期的言语学习、研究、磨砺中才能得以真正显现和发展。因此,语文课堂教学(阅读教学)应当自始至终关注课文的言语表达形式,比较、揣摩、品味、鉴赏课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句子、段落,领悟如此言说的精妙、传神之处,从而磨炼学生对言语的敏感性。

(2)在解读体验中积淀。言语智慧其实是一种言语表达的灵气,而这种灵气来源于文化的积淀。这就需要在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和丰富的言语实践,以逐步增厚自身的文化底蕴,不断培植丰厚的言语智慧的土壤。

(3)在问题情境中生成。言语智慧是一种实践性智慧,是一种建基于言语经验基础之上的,在生活中生成的言语智慧。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运用教材蕴含的、即兴生成的言语实践契机,创设生活化的言语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运用言语智慧解决问题,获得思想与言语的提升。

(四)完善教学评价,提高教师素养

组块教学通过教学评价,努力营造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以利于学生主动、自由、充满信心和乐趣地进行学习实践活动。而学生是教学评价的主体,我们确立了“以学定教”的评价方式。为此,我们设计了组块教学每课“六问”,通过对学生的“六问”来进行评价,这既客观地反映课堂教学的真实情况,又促使每个学生每课一思。这“六问”是:(1)懂了吗?(2)会了吗?(3)喜欢否?即是否喜欢这样上课?(4)发言否?即是否主动地发表自己的见解?(5)完成否?即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当堂完成规定的练习?(6)进步否?即是否有收获、有长进?

组块教学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具有选编语文教学内容的能力。二是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具有教学机智。可以这么说,组块教学既是培育学生学习智慧的教育,又是培养教师教育智慧的教育。

作者简介:

薛法根,1968年出生,1986年毕业于江苏省新苏师范学校,1988年江苏省无锡师范大专班毕业,1998年被评为语文特级教师,1999年评为江苏省名教师;2001年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2005年评为苏州市“十大杰出青年”。发表教育教学文章百余篇,出版《薛法根教学思想与经典课堂》等著作。

[1]薛法根:《呼唤智慧的语文教育》,载《江苏教育研究》,2007(01):25~28。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