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墨子·大取》。
[23]《墨子·修身》。
[24]《墨子·公孟》。
[25]《墨子·兼爱下》。
[26]《论语·述尔》。
[27]《墨子·耕柱》。
[28]《墨子·所染》。
[29]《孟子·滕文公上》。
[30]《孟子·尽心下》。
[31]《孟子·尽心上》。
[32]《孟子·离娄上》。
[33]《孟子·尽心下》。
[34]同上。
[35]《孟子·离娄上》。
[36]同上。
[37]《孟子·尽心上》。
[38]同上。
[39]《荀子·礼论》。
[40]《荀子·大略》。
[41]《荀子·致士》。
[42]《荀子·劝学》。
[43]同上。
[44]《荀子·儒效》。
[45]《春秋繁露·玉杯》。
[46]同上。
[47]《对贤良策》,孟宪承:《中国古代教育文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133页。
[48]《春秋繁露·仁义法》。
[49]《春秋繁露·执贽》。
[50]《春秋繁露·天道无二》。
[51]《春秋繁露·通国身》。
[52]《法言·学行》。
[53]《答刘正天书》。
[54]《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55]《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
[56]《师友箴》。
[57]《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
[58]《学记·礼记》,孟宪承:《中国古代教育文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