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教师关注点的变化 > 二研究设计(第2页)

二研究设计(第2页)

第二,深度访谈。访谈法是通过访谈者与受访者的交谈,了解受访者对一些问题的看法、态度等的方法。这种方法的根本在于确保对每一个被访者精确地以同样的顺序呈现同样的问题,并假设从不同样本群之间或从不同测量周期之间获得的资料具有可比性。深度访谈是为搜集个人特定经验、动机和情感资料做访问。关于生活史研究,一般而言,它是一种对人们的生活经历进行详细了解和分析的研究方法。它采用访问、观察或查看被研究者写的自传等方式,来对某一社区或某一群体中的全部或部分个体的生活经历进行详细的了解,并如实记录下研究对象生活经历中各方面的情况。然后将不同个体的生活史进行统一的整理和归纳,找出共同点和不同点,并找出其中典型的个案作为描述和解释的例证,以此来反映这一群体的社会生活状况以及他们的心理、思想、态度和观念等。本研究设计的访谈提纲是半结构式的,除相同的访谈问题之外,还要求被访教师结合其教学工作经历来描述具体的关键事件。这一方面可以从被访者对关键事件的描述中了解其教学实践,并了解其如何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来诠释关键事件。另一方面,教师的关键事件存在于具体的学校领导、制度和文化情境中。因此,可以透过教师个人的教学经历观察学校组织中复杂的互动关系,以便掌握关键事件生成的本质及其背后更加复杂的机制和关系。

第三,问卷调查是用书面形式间接搜集研究材料的一种调查手段。通过向调查者发出简明扼要的征询单,让其填写对有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来间接获得材料和信息的一种方法。沃尔尼克(Walonick)指出,问卷调查最大的优点是经济性。这是一种可以节省时间、精力和经费的比较经济的方法,尤其是当样本量比较大或者样本比较分散时,这种优点更为明显。问卷调查可以通过科学的抽样方法,以少量样本推论样本总体的情况。另外,问卷收集到的数据可以通过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这大大减少了数据处理的时间。而且,人们对这种研究方法比较熟悉,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参与问卷调查的经验。这种研究的不足则主要体现在:(1)研究者不能了解被试更具体的信息。因为问卷调查是高度结构化的研究工具,问卷的作答格式限制了被试灵活回答问题。虽然,有的问卷调查会留出一些空白让被试评价,被试也想认真回答,但是问卷调查还是不能克服这一缺点。(2)90%以上的交流都是文字视觉上的交流。书面问卷作答的形式使研究者难以获得被试的肢体语言、表情等其他方面的信息,也不利于深入探究被试的内心感受。因此,问卷调查不太适合问一些敏感性的问题或态度上的问题。沃尔尼克认为调查问卷经常会有设计上的缺陷,但如果研究目的能够用非常清晰、具体的语句表述出来,那么问卷设计就会更简单。本研究在文献分析和前期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明晰了研究目标和研究问题,从而设计了调查问卷,并通过试测进行了问卷修订,力争尽可能地确保并进一步提升问卷的质量。

2。研究工具的生成

正如沃尔尼克所说,问卷设计的好坏是问卷调查质量的关键。本研究问卷的初稿是在广泛参阅和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编制完成的。具体来说,本研究问卷的设计从已有文献和调研起步,不断地查阅和更新文献、分析整理,进一步明晰研究的目的和问题,整理出关于教师专业发展、关键事件、教学反思、元认知等方面的条目,然后用这些条目开发问卷。经过反复修订,历时两个多月编制完成了由基本信息、关键事件、相关影响因素、元认知、专业发展水平和教学反思六个部分组成的问卷初稿。问卷主要采用选择题和李克特式(Likert)五点或四点量表的形式。

第一部分为基本信息。包括所在学校的信息(学校的类型、属性、硬件条件)和教师的个人信息(包括性别、年龄、教龄、职称、工作量、婚姻状况等)。另外,还要求教师对自己的职业满意度、教学水平和专业发展水平做整体自我评估。各指标的内涵见表1。2。

第二部分为关键事件调查问卷。在文献分析和前期调研的基础上给出关键事件的定义。关键事件的维度主要包括关键事件的有无、关键人物、发生频率、关键时期、产生的情境、影响以及反思的侧重点等。这些维度是在已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逻辑演绎推演出来的。

表1。2问卷第一部分包括的信息

第三部分为相关影响因素。在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确定了校长的领导风格、同事、外部专家、教研活动、个人投入程度、教研水平和反思水平等相关影响因素。然后以单项或多项选择题的形式设计问题。校园文化被视为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但是由于学校信奉的文化和践行的文化之间往往存在很大差异,而通过问卷形式极有可能只能得到学校方面宣称的文化,难以真实了解学校的组织氛围,因此没有单列出来,而是通过校长的领导风格、学校的人际关系等方面进行间接探究。

第四部分为元认知问卷。许多研究表明,元认知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反思的水平和效果。因此,问卷中专门增加了元认知部分的调查。该调查采用了奥尼尔等编制的元认知问卷,通过对参加考试或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思想意识活动或行为出现的频率的自我判断,了解被试的元认知水平。问卷分为计划策略、监视策略、认知策略和自我意识四方面,共20道题。每道题分四级计分,即1分~4分,要求被试进行自我评价,从“从不会这样”到“总是这样”中选一项。依据被试得分的高低,可分别测查被试的元认知状态。

第五部分为专业发展水平问卷。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分为3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25个三级指标。这3个一级指标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精神三个维度。其中专业知识包括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专业技能包括规划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教学能力、评价和监控能力、自我反思能力、信息技术能力。专业精神包括专业态度、社会责任、教育理念、师德、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和敬业精神。

第六部分为教师教学反思量表。主要用来衡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自我反思能力。这部分量表参考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有效推进区域教师专业化发展”[3]的子课题“中小学有效教学反思机制构建研究”所采用的调查问卷。该问卷共36个题项,涉及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进行反思的各个方面。本研究对这个问卷进行了修订,并重新进行了因子分析,确定了问卷的基本结构。

问题的结构、内容和表述是否合适直接影响到研究的效果。因此问卷编制完成后,就交由专家审核研究问卷中研究的问题是否清晰、准确,以及内容的信度如何。这些专家都具有丰富的教育研究经验,对基础教育的理解也很深刻。另外,十多位博士生也给予了建议。根据专家和同学的意见和建议,对问卷做了初次修订。随后,对100多名教师进行了测试,并根据统计结果再次对问卷的结构和设问方式进行修订,然后付诸实测。

(三)抽样与样本选择

1。抽样的地区

抽样地区为广东省Z市,该市地处南方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而且有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文化氛围,为全体教师营造了一个良好的专业发展氛围和前景。但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位置的不同,导致教师专业发展状况不够均衡,而且与我国其他教育发达地区相比尚且有一定差距。因此,该研究成果不仅对该市有一定的指导价值,而且有推广的可能性。另外,同样重要的是,由于我们自2007年下半年已经和该市开始项目合作,所以为此次调查打下了良好的合作基础。我们对该市整体教育环境和情况比较了解,对他们的合作态度之真诚和开放有信心,也使得收集的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能够得到更好的保障。

2。被试的选择

抽样是选择一定数量的个体代表其总体的过程。抽样的目的在于,通过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个体获取样本总体的情况,因此样本的代表性至关重要。抽样的主要步骤包括:(1)界定目标总体;(2)选择抽样的方法。抽样的方法包括随机抽样、分层抽样、分组抽样和系统抽样四种;(3)确定样本量的大小;(4)避免样本误差。[4]根据上述步骤,本研究首先把样本总体定为Z市公立中小学的专任教师,然后分区、镇分别对访谈和问卷调查对象进行分层随机抽样。

(1)访谈对象的选择

第一次访谈的主要目的在于了解教师如何理解关键事件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关键事件指教师主要经历了哪些关键事件以及这些事件对教师的成长大致有何影响。我们根据教龄、性别、职称、任教学科和是否是学科骨干和学科带头人等特征,通过分层随机抽样选取了三个镇区两所小学、两所初中(或高中的初中部)、两所高中的36名专职任课教师。后来由于台风原因,我们取消了对其中一所初中的参观和访谈活动。因此,我们最终访问了30名教师,对每位教师访谈一个小时左右。为了进一步深入了解相关信息,我们对其中的部分教师进行了进一步地跟踪访谈。为了克服空间距离带来的不便,我们主要采用了面谈、电话、邮件和其他网络聊天工具等多种手段,以便经济、有效地获取研究数据。

(2)问卷调查的被试

在问卷调查抽样的时候,主要采用了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根据学校的类别、级别和教师的年龄、性别、教龄等特征进行抽样。根据一般规律,做因子分析要求样本最少为问卷总变量数的4倍~5倍。因此,根据本研究所包含的变量数,试测时选择了128人,正式施测时的样本量为1079人。

(四)数据收集和分析

1。数据收集

本研究采用了多种数据收集方法,主要包括文献收集、观察、访谈和问卷调查等。其中,最主要的数据收集方法是访谈和问卷调查。

(1)通过文献资料收集质性研究数据。梅里安(Merriam)把文献资料分为三种:公开或档案性记录、个人文件和物质材料。第一种材料的收集主要包括市、镇区、学校的文件、决议、宣传栏、网站、书刊等文字宣传材料和文件。第二种材料主要是通过网络、学校、教师个人等渠道获取教师的反思日记、教案、工作计划、总结和文章等。第三种材料主要是通过在与教育行政领导者和教师的交往过程中,观察学校的校园环境、标语、教育活动等,旨在更好地了解该地区或学校的文化氛围、学习状态、精神风貌等。

(2)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的观察收集信息。收集的数据主要包括市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学校等地的环境、人(包括教育管理者、教师和学生等)和活动(主要是课堂教学活动)等方面的内容。在多次去该市中小学调研的过程中,我们的研究团队参观了该市的多所学校。所有这些学校都是经过严格抽样后确定的,涵盖了该市不同类别、级别、区域的学校。我们深入课堂,细致观察和研究学校的教学活动和参与其中的教师和学生。事后,我们逐一汇报、共同研讨,以求获得更加全面、准确的信息。

(3)通过访谈法收集数据。本研究的访谈数据主要是对教师进行针对性的访谈。根据性别、教龄、职称、任教学科和是否是学科骨干和学科带头人等特征选取Z市中小学教师30名进行半结构化的深度访谈,然后从中选择3位有代表性的教师进行进一步访谈。所有的访谈内容全部转录成文本。此外,研究团队前期对教师和校长进行的关于教学和校本教研等方面的访谈也是很有价值的参考数据。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