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关键事件研究论文 > 三教师教学反思问卷的信效度及相关分析(第2页)

三教师教学反思问卷的信效度及相关分析(第2页)

从性别来看,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教师在反思类型上的差异不显著,在理解与应用、行为主动性和整体的教学反思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而且在这三个方面,女教师的得分值均高于男教师。这表明,女教师对教学反思的理解更加深,反思行为更多,且能够更加主动地进行教学反思,从总体上看,其教学反思水平也更高。

5。不同年龄的差异分析

从年龄来看,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教师在反思类型、教学反思以及理解与应用、行为主动性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差异最明显的是理解与应用,其次是反思类型和教学反思,最后是行为主动性。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反思类型、教学反思和行为主动性方面,31岁~40岁教师的反思水平与26岁~30岁教师存在显著差异,且31岁~40岁教师的反思水平高于后者。在理解与应用方面,31岁~40岁教师明显高于25岁及以下的教师(见表5。12)。

表5。12不同年龄的事后多重比较

6。不同教龄的差异分析

从教龄上来看,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教龄教师在教学反思及其反思类型方面的差异不显著。但是,在理解与应用和行为主动性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差异最明显的是理解与应用,其次是行为主动性。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见表5。13),在理解与应用方面,3年~5年的教师的反思水平与16年~20年教师的差异最显著,与6年~10年的教师差异也比较明显,且3年~5年的教师明显低于其他两者。在行为主动性方面,3年~5年的教师的反思水平与16年~20年教师有显著差异,且前者低于后者。

表5。13不同教龄的事后多重比较

7。不同学历的差异分析

从学历来看,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教师们在理解与应用方面差异不显著,但是,在反思类型、教学反思以及行为主动性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见表5。14),在反思类型方面,中专学历和大专、本科和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存在显著差异,且中专学历教师反思的层次较低;本科生和研究生及以上在反思类型上也存在差异,且后者的反思层次更高。在行为主动性方面,中专学历的教师和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存在的差异最大,和本科学历教师也存在一定差异,且中专学历的教师在反思水平上低于本科及其以上学历的教师。这说明,学历越高反思的水平也越高。

表5。14不同学历的事后多重比较

8。不同职称的差异分析

从职称来看,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无职称的教师和拥有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在教学反思及其类型、理解与应用、行为主动性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差异最显著的是理解与应用、反思类型和教学反思方面,之后是行为主动性方面(见表5。15)。

表5。15不同职称的事后多重比较

9。不同周课时数的差异分析

从周课时数来看,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教学负担不同的教师在理解与应用、行为主动性方面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在反思类型和教学反思方面的差异也比较显著。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见表5。16),在反思类型上,每周授课6节~10节的教师低于11节~20节的教师;在理解与应用方面,1节~5节的教师高于16节及以上的教师,11节~15节的教师高于21节及以上的;在行为主动性方面,1节~5节的教师高于11节及以上的教师;在教学反思方面,1节~5节的教师与16节及以上的教师存在显著差异,且1节~5节的教师水平高于后者,此外,11节~15节和16节~20节的教师均高于21节及以上的教师。由此可见,周课时数过多不利于教师进行教学反思,这与访谈中多数教师的感受是一致的。尤其是在小学教师中,过多的教学和行政事务使他们陷入繁杂的情境中,不利于他们对教学进行反思,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教学水平的提升。

表5。16不同周课时数的事后多重比较

续表

10。不同职业满意度的差异分析

从职业满意度来看,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教学反思及其反思类型、理解与应用和行为主动性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见表5。17),在反思类型上,非常满意的教师与不满意的教师存在显著差异,且前者高于后者;满意与感到一般和不满意的教师差异非常显著。在理解与应用方面,非常满意与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都存在显著差异,与感到一般的也存在差异,且非常满意的理解与应用水平高于后三者。在行为主动性方面,非常满意和满意与感到一般、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都存在显著差异,且前两者均高于后三者。在教学反思水平上,可以得出与行为主动性方面相同的结论。由此可见,教师的职业满意度与其教学反思水平密切相关,提高教师的职业满意度有可能提升教师的教学反思水平,当然,也可能反之亦然。

表5。17不同职业满意度的事后多重比较

续表

[1]*P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