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是 > 第三节 的功能(第1页)

第三节 的功能(第1页)

第三节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

学习目标

了解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学生以及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能。

教师职业道德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推动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协**师职业活动的人际关系等方面都可以发挥出重要的功能。具体而言,教师职业道德在教育活动中发挥着三个方面的主要功能:一是它可以对教师起到道德引导和规范的作用,促使教师提升自我的职业道德修养、改善自身的职业素质与能力;二是它可以通过教师的道德示范作用对学生展开隐性的人格教育,促进学生的心智成长和道德发展;三是它可以通过教师的富有成效的教育工作为社会培养有用之才,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

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的引导功能、对学生的教育功能以及对社会的促进功能,涉及多方面的具体内容,可以用下图加以表示:

一、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的引导功能

教师职业道德对于教师以及教师集体的职业工作具有显著的引导功能。教师的职业道德与教师对教育活动的意义的理解密切相关。教师职业道德为教师的职业成长提供了职业的信念和道德的理想,它可以促使教师去更深刻地思考自身的职业工作的价值与意义。我们看到,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教师缺乏教育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素养,他们仅仅把职业工作当作一份“不会摔破的铁饭碗”,仅仅把教育工作当成谋生的手段,而没有从更高的意义上来理解教师的职业工作。而在生活中也有很多的教师,他们真正去深刻地理解了教师的职业道德,他们对自身的职业工作有着一种特殊的道德信念,因而他们更愿意把教育工作看作是一项具有很深的社会意义和个体意义的工作,愿意在教育工作中付出自己的努力。教师职业道德在教师的职业生活中,正是起到了这样一种引导的作用,它使教师能够超越日常生活的现实性与功利性,把教师引向更为崇高的道德境界,使教师能够全身心地投入教育工作。

不仅如此,教师职业道德还能够通过评价、激励和追求理想人格等方式在造成良好的社会舆论和社会风尚的同时,培育教师的道德意识、行为和品质。一种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和职业风尚可以在学校空间中制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而这种舆论氛围对于教师的道德成长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缺乏了这种道德氛围,教师的道德意识、道德行为以及道德品质的发展仿佛就缺乏了水源和土壤。通过教师职业道德的熏陶,可以促进每一位教师不断反思自我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在日常生活和教育活动中以教师职业道德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从而提高自身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水平。这有助于使教师成为道德纯洁、理想高尚的人,有助于教师在教育工作中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的道德品质。

另外,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集体的发展也具有引导的功能。正如人不可能是孤立的人一样,教师也不可能是孤立的教师。在学校生活和教育活动中,教师并不是一个人在工作,而往往是与其他教师一起展开工作,一起追求共同的教育事业。教师职业道德倡导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合作、分享、诚信、友爱,这无疑有助于教师集体的凝聚力的增长,促进教师集体的整体发展。教师作为职业集体中的一名成员,必须处理好集体内部的同侪关系,也必须正确处理好职业集体与社会的关系。而这需要教师职业道德来加以规范和引导。有了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可以引导教师更深刻地意识到自我与其他教师之间所形成的应当是合作和友爱的关系,而不是恶性竞争和相互攻击的关系。教师与教师之间虽然也有正常的教学竞争,但是这种竞争必须限定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接受教师职业道德的检验。而在个人与教师集体的关系中,个人的利益应该与集体的利益融合在一起,不能为了个人的利益而无视甚至损害集体的利益。显然,当教师能够按照职业道德的操守展开职业工作的时候,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将更为和谐,整个教师集体也将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同时,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集体的引导功能,还表现在教师职业道德可以对教师集体起到一个监督和约束的作用,避免教师集体“犯错误”,做出道德上不正当的集体行为,比如违反国家规定收取不合理的学杂费、在法定节假日强制学生补课等等。教师职业道德在教师集体的每一位成员的心中都会形成一种监督和自我监督的机制,它要求教师以及教师集体以职业良心和信念投入到教育工作当中。当教师以及教师集体都能够按照职业良心来做事,能够以道德的方式来处理职业工作中的各种问题的时候,那么我们说这个教师集体在道德上是积极向上的集体,而这个集体中的教师也将成为更加优秀的教师。

二、教师职业道德对学生的教育功能

教师职业工作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教育主体与教育手段的合一性,教师既是教育主体又是教育手段,教师一举手一投足都会影响学生的成长。教师的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但同时也是持久而深远的。一个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的教师,由于他自身的道德品格的高尚以及他对于教育工作的热爱,将深深地感染学生,对学生产生非常好的教育影响。

教师的良好职业道德将影响学生的道德人格发展。具有良好师德的教师所表现出来的敬业精神、道德品质和人格修养将会极大地感染学生,有利于发展学生健全的人格品质和道德素养。因此,西方学者曾经提出了隐性课程(hiddencurriculum)这样一个概念,用以归纳学校生活中的课程教学之外的隐性的价值元素的道德影响,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人格修养对学生所形成的隐性的道德影响。隐性课程的理念告诉我们,教师在日常生活以及课堂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品质以及道德人格,比如他是否公正地对待了学生、是否热爱学生、是否热爱教育工作、是否具有仁爱的精神、是否具备关心的品质、是否具有良好的文明礼貌以及个人修养等等,都将对学生产生巨大的道德影响。因为,教师是学生的“天然”的道德榜样,从站在讲台上的那一刻开始,就注定了教师必然以自身的职业道德和人格修养深刻地影响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发展。

经典语录

教师职业道德实际上也可以说是个人道德修养的一部分。它的主要内涵是对道德教育事业的满腔热情,对道德教育责任的当然承担,以及在学校生活中表现出的教育公正、合作态度、仁爱精神等作为教师职业所要求的行业或专业道德修养。教师的职业道德表现实际上可能成为学生当前与未来道德生活的样板,是一种道德教育的隐性课程。

——檀传宝,德育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p。111

因此,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是学生品德发展的坚实基础。当教师兢兢业业地做好教学工作,在教学生活中体现出良好的道德品格和文明修养,那么即使他从来也没有对学生讲过道德教育的内容,他事实上也已经在做着道德教育的工作。相反,如果一个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总是敷衍应付,在学校生活和课堂生活中缺乏基本的文明礼貌,在个人生活和公共事务中不具备良好的道德品格,甚至在很多时候做出不道德的行为,那么这样的教师将对学生的品格发展产生很糟糕的影响。当这样的教师出现在学生的视线中的时候,他就在做着“反道德教育”的工作,最终阻碍学生的品格发展。正因为如此,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不仅对教师本身是重要的,同时对于学生的成长也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教师职业道德不仅可以对学生的道德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同时教师在职业工作中所体现出的对学生的热爱、期望等等也会形成良好的心理氛围,有利于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的形成和心智成长。一个有着良好的职业道德的教师,它必然对教育工作充满着**、对学生充满着热情。而教师的这种情感将对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暗示,促使学生以饱满的**和热情投入知识学习和道德学习的活动之中,促进自身的智力和品格的发展。在心理学中,我们知道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心理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

在古希腊神话中,塞浦路斯的国王皮格马利翁是一位非常有名的雕塑家,它的雕刻作品栩栩如生、精致完美。有一天,皮格马利翁精心雕塑了一尊美丽可爱的少女像,由于雕刻的这个少女实在是太美丽了,皮格马利翁竟然深深地爱上了这个“少女”,并给她取名叫盖拉蒂。他还给盖拉蒂穿上美丽的长袍,并且拥抱它、亲吻它。

他每天凝神注视着这位美丽的“少女”,他渴望自己的爱能被“少女”接受。

有一天,皮格马利翁回到家后,继续凝神注视着少女的雕像。这时,雕像竟然发生了变化,它的脸颊慢慢地呈现出血色,它的眼睛开始释放光芒,它的嘴唇缓缓张开,露出了甜蜜的微笑。这尊雕像居然活了,真的变成了一位美丽动人的少女。

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对一个人传递积极的期望可以形成积极的心理暗示,这可以促使他进步得更快,发展得更好。反之,向一个人传递消极的期望则会使人自暴自弃,放弃努力。皮格马利翁效应在学校教育中表现得非常显著。那些受到老师喜爱或关注的学生,总是更容易获得好的学业成就,而那些总是遭到老师漠视的学生,则可能自暴自弃、一蹶不振。这也说明,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的教师,他们可以通过自身对于学生的热爱,对于教育工作的热爱,充分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学生,给予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从而形成积极的皮格马利翁效应。教师通过这种积极的关爱和心理暗示,可以推动学生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活动当中,从而深深地影响学生的心智发展,促进学生的品格完善。

三、教师职业道德对社会的促进功能

教师职业道德对社会发展也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首先,教师的职业劳动也是社会生产劳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通过对受教育者(学生)的塑造和培育参与了社会物质文明的建设,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按照当前比较流行的人力资本理论来分析,受教育者(学生)最终会成为生产力的关键要素,教师能否培育出学生的全面能力,对这一生产力的关键要素影响深远。因为,年轻一代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力量,他们决定了我们这个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高度。当教师能够通过自身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来做好教育工作的时候,他们就能够更好地培养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所传递的知识、技术,有利于增进整个社会的知识和技术的发展;通过教育的传递,这些知识和技术将以更有效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并且,通过学校的教育和教师的工作,知识和技术事实上不断被突破和更新,新的生产力和物质文明正是在技术和知识的不断更新中完成的。所以,教师虽然表面上没有直接参与整个社会的物质建设,没有直接参与社会生产力的重构,但是事实上教师在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物质文明的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教师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因为它培养出了可以发展生产力和物质文明的人,而这是一切社会进步的基础。

其次,教师职业道德影响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实际上师德是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它本身的高低是直接构成社会道德水平高低的一部分之外,它还可以以身示范,成为“社会的良心”,带动社会道德水平的提升。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是由各行各业的人们共同来完成的。社会精神文明建设需要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形成良好的精神氛围和道德氛围,使得社会的道德文明风尚得到显著的提升。而在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中,教师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教师往往被视为整个社会的道德楷模,所谓“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表明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同时更是整个社会的道德榜样,对社会的精神文明具有引领和示范的作用。一个品德不良的教师可能被整个社会所唾弃,对整个社会产生极其不良的道德影响;而一个品德高尚的教师或者一个无私奉献的教师,则可能通过自身良好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品质被社会所赞扬和称颂,成为整个社会的道德榜样。这样的教师可以引导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的形成,真正做到了“行为世范”。因而,我们也可以看到,教师的职业道德和品格修养对于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直接带动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的提升。

最后,教师的职业工作实际上是社会生活重构的基础工程。教师通过自身也通过自己的“产品”直接或间接地参与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生活的重建。中国有一句令人深思的口号,就是“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实际上我们可以进一步认为:“提高教师素养的希望在教师职业道德的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可以推动教师不断去反思、去开拓、去学习、去创新,以敬业和爱业的精神状态投入教育工作当中,全方位地提升自己的教师素养和职业水准。通过职业素养的提升,教师可以更好地为整个社会生产出更多的“优良产品”,而这些优良的产品将直接或者间接地促进社会生活的发展和重建。因而,教师的工作虽然从表面上看是局限于狭小的学校空间和课堂空间,是围绕着“三尺讲台”的工作,但是教师职业工作的影响却远超“三尺讲台”,而进入无限广阔的社会生活领域,对社会生活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没有教师兢兢业业、认真负责的教育工作,没有教师所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整个社会生活都将处于停滞的状态,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发展都将受到严重的阻碍。因此,我们必须把教师职业看作是整个社会的一项基础性职业,把教师的职业道德看作是整个社会的基础性的道德构成。我们必须更加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的提升,这也是为了促进整个社会的道德素质和精神文明的进步。

本章小结

1。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意义

教师职业道德的意义在于:教师在职业工作中必须处理好特殊的人际关系以及道德关系,这就需要教师具备优秀的职业道德素养。同时,教师的教育工作本身就是一项伦理活动,它不仅仅是教知识,同时也是在教道德;知识传递与道德教化在教师身上是统一的。也正因为如此,教师需要特殊的职业道德规范来约束和引导职业行为,实现职业工作的升华。

2。教师职业道德具有的内涵与特性

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职业活动过程中所应当遵循的,用以调节教师职业工作中教师与学生、教师与集体、教师与社会等关系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总称。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类型的职业道德的特性包括:教师职业道德具有教育性,教师职业道德具有自觉性,教师职业道德具有整体性。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