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口不留情
整个一个训孙子
老师你是否想过
你训的人也许可以做你的老师
老师你是否想过
你否定的人是人家的一个宝
老师你是否想过
你的这种方式让人怀疑你的素养
老师你是否想过
如果什么教育都是家长做
要你干吗
2。清正廉洁
教师职业的崇高就在于教师职业的无私奉献,清正廉洁。“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和“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曾经是教师崇高形象的象征。虽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做一个两袖清风的教育家比过去更显困难,但是教师在合理权益的追求上至少要能守住“取之有道”的原则。因为教师的精神人格一旦破产,则会面临教育与社会的双重道德危机!
在实际生活中部分教师不顾及自己的社会形象,收受学生家长财物的不当行为,已经严重影响了教师的社会声誉,败坏了社会风气。以至于许多人戏称每年的教师节演变成了“教师收礼节”。
给老师送礼已成惯例,500元起步[11]
为啥大家要争先恐后地给老师送礼呢?有记者采访了几名学生家长甚至幼儿园家长,大家一致的观点是,“这已经是潜规则了,大家都送,我不送,不是犯傻吗”?
储先生的女儿今年上初中三年级,今年的教师节,他和过去的两个教师节一样,为语数外三科老师各准备了一个红包,红包里放的是某商场的购物卡,各价值600元。
黄女士的小女儿今年才上幼儿园中班,但她给老师送礼却也送出了心得,“教师节肯定是要表示一下的,孩子这么小,送了礼老师总会多关照一些”。黄女士说,除了教师节的“规定动作”,她有一次去香港旅游,还给孩子的老师带了礼物。
教师节给老师的红包里包多少钱,黄女士也和圈子里的家长们讨论过,“太少了拿不出手,太多了老师肯定不收。”黄女士说,经过几番了解,她得知家长们一般都给老师包500元左右的红包,“现金和购物卡最实在,女老师也可以送美容卡”。
除了收礼之外,有些教师接受学生家长宴请,大吃大喝,自毁形象,给学生家长造成了经济负担,也使社会风气不断恶化。目前,有许多学校对这种不正之风的抵制力度较大。例如,上海市杨浦区打虎山路第一小学在校门口贴出了“教师节拒收贺礼”的告家长书,上面明确告知所有学生家长:学生的点滴进步和家长满意的微笑就是我们教师节收到的最好礼物。我们敬请您配合学校的一贯要求:不要送任何礼物与礼品,包括购买贺卡、鲜花等。这样的做法赢得了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很好地维护了教师的社会形象。
3。爱岗敬业
随着改革开放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深入,社会上存在着的重金钱、轻道德的不良风气浊化了某些教师,他们以自己的第二职业为重。有的教师在校外经商,有的搞起有偿补课、有偿家教,巧立名目办各种补习班、奥数班、美术班、英语班等等。这些教师利用了学生家长从众及不愿自己的孩子落后的攀比心态。许多家长们认为别人的孩子在补课,如果自己的孩子不补课的话就会落人之后,在当今激烈竞争中被淘汰。如此一来,就形成了“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现象,大大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精神负担,而且容易使孩子养成一种不健康的攀比和竞争心理,严重影响了教师的社会形象。
关于中小学教师是否可以从事第二职业,目前我国各地在教育行政法规层面尚无定论,在许多地方倾向于以教育法规的方式予以禁止。就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层面而论,辩证处理的关键在于教师对主副业之间比例关系及“度”的把握:在不影响教师对教育教学职责的情况下,如果教师行有余力,教师可以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学科知识、教育素养,在学校规定的教育教学时间以外从事第二职业,凭真才实学服务社会、改善生活。在不影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下,这样的做法无论是从教师的个体道德(师德)层面还是从职业道德层面而论都无可厚非。然而,一旦过了这个“度”,把过多的精力放在第二职业上,导致没有充足有效的备课时间,在本职工作的课堂上照本宣科,应付差事,则这种情况就必须会受到道德谴责,必须予以禁止。
应该说,这是一所不错的学校,每年能有200多名学生升入省重点中学。但分子大,分母更大,这所学校有24个初中毕业班,是全市所有中学里班级最多的一所。很多教师在外有自己的补习班,每周一堂课,每堂课两小时,一个月四堂课,收入1200多元,而这只是一位教师一个补习班的收入。当我的外甥女向我介绍这些情况时,我吃惊得很长时间不敢相信这个事实。外甥女接着对我说:“其实,这还不是太有名的教师的价,像我们学校的某老师,他是命题员,他讲一节课要1000块。”
“学校不是不鼓励学生参加补习班吗?”
“说是不让,可自己老师办班,学生怎敢不去。像我们学校的一位老师,上课的地点总是换,就是怕学校查;还有一位老师被举报后,被迫把收的钱又退了回去;有的老师早就有了私家车;还有的老师买来房子不住、不出租,也不装修,买来十几把小椅子、小桌子就可以当教室用。”
我把这件事与单位同事进行了交流,没想到同事们纷纷“嘲笑”我的无知,一个同事的妻子是一所重点高中的老师,他非常肯定地说:“比较有名气的老师一堂课基本上都能达到1000元。”呜呼,看来社会上流传的人民教师入选“新四大黑”不是空穴来风呀![12]
4。表里如一
校外授课的类型很多,外单位邀请讲学、为社会团体做公益讲座、有学生家长参与的公开课、网上视频公开课等等。对于普通的中小学教师而言,这样的机会并不多见,但对于某些骨干教师、模范教师、优秀教师、一线教育专家而言,巡回演讲或授课乃是其工作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在遇到外出授课的机会时,首先要注意的原则就是要维护好自己的社会形象,避免浮夸吹嘘自己的成就,避免华而不实的表演课,避免把讲台变成走秀台。实际上,教师外出授课时不仅仅代表的是自己的单位形象和自己的素养水平,更影响整个社会对教师形象的评价。例如,如果某大学教授在网络上发表了很标新立异、很另类的博客文章,在引起轩然大波的同时,大家往往记得的是“大学教授们竟然是这样认为的”,一个人的言行却败坏了整个行业的名声。还有,许多教师外出授课时,为了宣扬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理论功底,讲课之前或结束之时大肆宣扬自己的成果,甚至将授课现场变成“签名售书会”。在授课时一些“教育家”也带有明显的表演痕迹,矫揉造作,华而不实。实际上,这样的做法,不仅仅为业内的专业人员所不齿,即使是非专业人员听了这样的“作秀课”,也会有华而不实的不舒服感。
赵林是《百家讲坛》的主讲人之一,是武汉大学哲学学院著名教授。在北京王府井书店举行的新书《赵林谈文明冲突与文化演进》签售活动现场,赵林表示,《百家讲坛》是一个作秀的节目,他以后不会再去讲座。
(三)教师的社会责任
教师被许多人称为“社会的良心”。这就意味着社会实际上对教师履行社会责任有较高的期待。要很好地承担社会责任,教师伦理建设应当特别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责任意识的内蕴与外显
责任是一种职责和任务,带有强制性,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分内应做的事,如职责、尽责任、岗位责任等;二是指没做好分内之事时应承担的后果。所谓责任意识,就是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担当什么样的职责,需要尽到什么样的义务,并自觉、认真地履行这些职责和义务,并通过责任意识转化到实际的社会行动中去的心理特征。责任意识的成熟是人格成熟的重要标志,懂得承担责任并且有能力承担责任的人是可以委以重任的人,也是值得信赖的人。北宋理学家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弘扬的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能够爱岗敬业,各尽其责、各司其职,社会就会有序、和谐运转。
教师得先负责,然后才能谈得上循循善诱、师生合作。
——叶圣陶
首先,教师应该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而不是整日里抓住社会的阴暗面不放,只知道埋怨社会,而不懂得对社会的发展进步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并采取实际行动。教师职业是社会进步的阶梯,而非社会拆台者,是社会进步的推动者而非阻碍者。作为知识分子,教师当然可以批评社会的不良风气,但首先要保证自己一身正气,努力培养好自己教的每一个学生,关注并积极帮助他们多为社会做出实质性的贡献。教师角色是“小太阳”的角色,是正能量的涵养者与辐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