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探究教育 > 问题导学互动探究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第1页)

问题导学互动探究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第1页)

“问题导学,互动探究”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江西省上饶县教研室吴宪林

三年来,我县以小学、初中、高中学校的教师和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导学案为载体,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平台,深入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全面推进“问题导学、互动探究”课堂教学改革。围绕“高效课堂”的建立,以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发展为中心,以教师专业素质提升为核心,以课堂教学效率研究为重心,注重实践,不断深化“高效课堂”的要素研究,致力于优化课堂教学要素的整合,实现课堂教学高效化,教育教学优质化,教研发展特色化。

一、问题的提出

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县广大教师按照新课程的理念,通过认真实践,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得到了良好的转变。但由于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理念的理解上存在偏差,对全面落实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往往是顾此失彼,学校对促进课程改革的实施缺乏有力、有效的教研支撑,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校的课程改革依然存在“标签式”“形式化”的低效和无效现象。

为此,我们开展“问题导学,互动探究”课堂教学改革,在现代教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组织、学习方式等教学要素,以“导学案”为抓手,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平台,改变课堂教学“高投入,低产出”现象。

(1)实现教学理念的更新。从落后的旧观念中解放出来,掌握并落实更加适应我县实际的、科学的、现代的教学理念。

(2)实现课堂教学功能的转变。改变课堂教学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使课堂教学有效地促进全体学生全面、个性、充分、自主的发展。

(3)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学习的主体。

(4)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从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5)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先进的教学理念要通过先进的教学方式体现出来,教学观念转变本身也要在教学方式转变中进行。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目标和任务。

(6)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在全县中小学建构起体现新课程理念、具有区域特色和学校特点、科学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问题导学,互动探究”。

二、模式构建

“问题导学,互动探究”课堂教学模式是指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以合作小组为基本形式,围绕问题这条主线,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一定的结构框架及操作程序组织教学,开展多元互动、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的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发展。其基本教学流程为:

情境激发—问题导学—主体探究—精讲释疑—巩固拓展。

这几个环节是一个循序渐进、依次发展的过程,不同课程和课型的教学,模式的具体环节,既可以包括所有环节,也可以包括其中几个环节,但这一模式所包含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是不变的。

“问题导学,互动探究”课堂教学模式既是一种高效课堂的教学理念,又是一种高效课堂的教学过程,还是一种高效课堂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其一般操作如下步骤:

(1)情境激发。创设学习情境,把学习目标转化为具体的学习任务,使学生明确这节课要学什么,有了明确的学习任务,就有了动力,促使学生主动去学习。

(2)问题导学。把学习内容转化为具体问题,用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较难的问题作为下一步探究。

(3)主体探究。对于较难的问题,学生个体不能解决,则需要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师生互动等方式来完成。

(4)精讲释疑。对于某些疑难问题,需要教师进行讲解的,具体时间可根据内容而定。

(5)巩固拓展。在学生交流学习体验、展示探究成果、反馈学习效果的过程中,教师予以及时点拨、评价、总结和提升,通过问题转换、知识迁移,启发学生发现新的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辅助系统:建立学习小组,集体备课,编制导学案,配置多媒体教学及小黑板。

教学效果:“问题导学,互动探究”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角色转变了,课堂活跃起来了,学生更会学习了。

三、操作程序

(一)创新备课

备课是上课的前提和基础,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总策划和总设计。备课要按照个案、共案、复案、续案、补案五个基本流程进行生成、优化。个案是教师围绕课堂目标、独立钻研教材、分析学情的基础上,为实现课堂目标而设计的个体方案;共案是对择优选出的个案进行集体讨论,运用集体智慧对其进行补充、完善、优化,从而形成可供多人使用的共用方案;复案是教师根据本班的班情与学情,结合教师自身的教学智慧对共案的教学预设进行针对性补充或调整后而形成的方案;续案是教师针对复案在课堂运用过程中生成新的问题或产生的缺陷,进行进一步修改或完善而形成的后续方案;补案是教师对复案的教学预设在课后反思的基础上进行修改、补充而成的方案。

(二)优化导学案

导学案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内容、达成学习目标、沟通教与学的桥梁,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媒介。在设计导学案时,应做到以下四个“统一”:

一是统一导学案设计的基本格式。导学案设计的基本格式主要有三项。第一项为题头,包含主编人、审核人、审批人、编号;第二项为信息,包含学生姓名、班级、小组、时间;第三项是导学案设计的主要内容,主要有课题、课型、课时、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法指导、知识链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小结、达标检测等要素。

二是统一导学案设计的基本容量。导学案一般以半个小时的学习量为宜,要求一课一案,统一打印。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