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尝试教育是谁提出的 > 尝试教学升华为尝试教育的客观必然性与现实可能性(第2页)

尝试教学升华为尝试教育的客观必然性与现实可能性(第2页)

(四)尝试教育理论架构

尝试教育是一个上位于尝试教学、尝试德育,并涵盖尝试学校教育、尝试家庭教育、尝试社会教育的包容性概念。尝试教育理论的核心思想也应该是“尝试”,“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成功能创新”。尝试教育的基本策略仍然是“先学后教”,但是,可以根据不同教育情境特点具体表述为“先练后讲”、“先行后知”“先做后导”等。

尝试学校教育主要包括尝试教学和尝试德育,也应该包括尝试体育、尝试美育,尝试学校教育应该坚持“学生为本”的基本指导思想,让学生在教学和德育的方方面面去尝试、去行动。尝试学校教育也应该承担尝试家庭教育指导和关注尝试社会德育的责任。

尝试家庭教育是尝试教育理论在家庭中的延伸和应用。家庭教育应该坚持“生活为本”的基本指导思想,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各种尝试。尝试家庭教育应该坚持生活为先、道德为本、关注学业的基本定位,避免唯智论思想。

尝试社会教育是尝试教育理论在社会中的拓展和应用。尝试社会教育应该坚持“环境育人”的基本指导思想,让学生在道德的、丰富的、民主的环境中进行各种尝试。尝试社会教育要坚持主流价值,发挥其对尝试家庭教育和尝试学校教育的引领作用。

(五)尝试成功理论架构

尝试成功理论是一个上位性理论。成功是尝试教学理论的上位理论,可以升华为尝试德育理论的上位理论,还可以进一步升华为尝试教育理论上位理论。

尝试成功理论认为:第一,学生都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尝试是学生的本能,是“主体性尝试”,学生愿意尝试;第二,尝试教育中的尝试是基于教师的“有指导的尝试”,是基于学生经验的“迁移性尝试”,是基于同伴互助的“合作性尝试”,因而,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第三,“成功是自信的源泉,成功是成功之母”。因而,尝试成功能够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促进学生进入螺旋式的成功金字塔。

三、尝试教学升华尝试教育的客观必然性

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尝试教学理论也是如此。尝试教学理论已经经历了近30年的时间探索和理论升华,已经形成了一套尝试教学理论—尝试教学策略—尝试教学模式的完整体系,从尝试教学升华为尝试教育的时机已经成熟,它已经成为尝试教学未来发展的一种客观必然。

(一)是尝试教学理论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

纵观我国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案例,几乎所有的教学模式、教学理论都将走向教育模式、教育理论,这是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发展的客观规律。尝试教学理论也应该如此,否则,尝试教学理论就可能遭遇“玻璃天花板”,或者出现理论发展与实践探索的“高原期”。尝试思想是一种上位的主体性思想,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尝试教学从数学学科到其他各科,从小学阶段到中学阶段,从华东地区到全国各地的发展已经验证了这点。尝试教学理论是一种具有发展空间理论,在教学领域发展成熟后,向德育领域发展,向整个教育领域发展,这是尝试教学理论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客观必然。

(二)是学校教育教学协同发展的客观需要

中小学校的管理体制是按照德育和教学两条专业主线展开的,德育和教学是学校的两个中心工作,而且是两个协同发展的统一体。尝试教学理论主要服务和指导课堂教学改革。当课堂教学改革推进到一定阶段以后,德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另一个翅膀,如果不进行同步改革,势必造成教育和教学的两层皮的现象,并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阻力。所以,尝试教学理论必须升华为尝试教育理论,关注学生积极心理的调动和评价激励手段的使用,关注学生行为的持续改进,以促进教育教学的协同改革和发展,也为尝试教学理论对课堂教学的指导作用提供新的动力和支撑。

(三)是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客观需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作为终极目标,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新型的学习方式,倡导师生关系的深刻变革,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尝试教学理论对上述新课程理念的有效落实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课堂之外,班会、班级、活动、实践、文化等都应该进行相应变革,课程改革思想才能在学校得到全面落实。因此,尝试教学理论升华为尝试教育理论可以有效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学校的全面落实。

(四)是丰富发展创新教育理论的客观需要

教育理论是教学理论的上位理论,尝试教育理论是尝试教学理论的上位理论,尝试教学升华为尝试教育是丰富和创新教育理论的客观需要。尝试的思想、“先学后教”的策略、尝试成功说以及尝试教学的多样化模式是对教育理论的创新和贡献。尝试教学理论升华为尝试教育理论后,必将生成一些更上位的理论,也会产生一些新的理论和观念,尝试教育理论将在更大范围和领域对教育发挥指导作用,也将丰富、发展和创新教育理论。

四、尝试教学升华尝试教育的现实可能性

尝试教学升华为尝试教育不仅具有客观必然性,而且有现实的可能性。我们可以通过寻找符合尝试教育思想的成功案例、构建尝试教育思想下的理想模型、进行尝试教育实验研究与理论建构等。

(一)寻找符合尝试教育思想的成功案例

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有很多教育实践家的成功案例,其中蕴涵着尝试教育的基本思想,对于指导尝试教育实验和理论升华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比较成功和具有典型性的有原辽宁盘锦实验学校魏书生老师的学生教育经验,他的经验和思想在《班主任工作漫谈》中有论述,突出特点是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山东省特级教师、十佳班主任郑立平的班级管理经验,其思想和做法集中在《把班级还给学生》一书中,基本思想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参与管理中发展成长;北京市陈经纶中学的德育工作成功经验,已经总结出《凸显自主性、实践性、发展性的德育工作模式》,该模式的很多思想与尝试教育思想非常一致,另外,尝试教学理论创立者邱学华先生早在2004年就正式提出构建尝试教育理论,许多尝试教学的实验学校已经开展这方面的实验研究,出现了不少典型学校,这些都可作为构建尝试德育理论和理想模型的范例。

(二)构建尝试教育思想下的理想模型

尝试理论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模型可以在尝试教育理论指导下进行完善,把小组合作和激励评价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在关注效率的同时,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得课堂教学模型更加完美。还可以把尝试教育理论运用到主题班会组织过程中和班级管理过程中,构建新型主题班会模型和班级管理模型。我正在进行的课题研究是《以教育建模方式推进学校德育特色建设的实践研究》,拟把尝试教育理论和思想融入其中,吸收目前国内外先进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构建规范性德育、发展性德育、深层次德育、境界性德育理想模型,构建班集体建设、主题班会、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学生社团等理想运作模型,为尝试教育实践提供可借鉴、可操作的指导。

(三)进行尝试教育实验研究与理论建构

可以像进行尝试教学实验一样,把尝试教育理论在一些实验学校进行实验并通过培训、交流、研讨进行推广、总结、提升,然后逐步形成比较完善、系统、可操作的尝试教育理论和实践体系。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在班集体建设和常规管理方面实施的“八好班集体”建设、在学生干部自我管理体系构建方面的“学生干部部委制管理”、学生科技、体育、艺术等学生活动组织方面的“学分制管理”、学生社团组织的“三级管理体制”、社会实践组织的“人生远足”模式、星级评定志愿服务活动等实践做法可以进行总结出版,形成“尝试德育实践架构”的雏形,为将来各实验学校提供可借鉴的样本。可以成立尝试教育研究会,立项尝试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建立实验基地校,进行尝试教育实验研究。

(朱洪秋:北京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德育心理部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博士、原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副校长)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