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尝试教育研究的目的 > 走尝试之路促学校发展(第1页)

走尝试之路促学校发展(第1页)

走尝试之路,促学校发展

北京朝阳区陈经纶中学嘉铭分校李升华

尝试教学走进陈经纶中学,我们是以一种欣喜和期待迎接她。因为当“教育思想、学科专业知识、有效的经验和方法”构成经纶个性化教师专业发展的总内涵时,我们需要站在示范校的平台上,共同追求以个性化而非习惯化的方式自处,追求不以自己的经验和工作定式,不以自我为中心来表现错误的个性。平等的合作化心态,专业的个性化思想,开放的多元化课堂必将是经纶“减负、提质、高效”的素质教育标准落实的重要特征。课堂以一种怎样的方式呈现,学生的参与如何组织,课堂的效果如何评价——面对诸多难以整合的问题,我们期待着一种简约而成熟的新的课堂建构;我们需要她能作为经纶学子新的学习观——尊重老师、学习老师、质疑老师、超越老师的新的支撑。

2011年9月,在全国两千多所尝试教育实验校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国基础教育领域呈勃发之势时,邱学华校长带着砥砺四十载的“尝试教学法”走进北京,走进陈经纶中学。一份热爱,一种执着,一腔热忱,一种境界,我们被感动、感染,更多的是敬佩和仰慕。带着这种感情和渴望,嘉铭分校开始了适合经纶特点的尝试教学的探索和实践。

第一阶段尝试实践阶段

1。统一思想,提升认识

2011—2012学年,嘉铭分校把尝试教学作为教学改革实践的风向标,让课堂改革成为整个学校活动的中心环节。领导层面上,抓好学习和思想动员,率先上示范课;业务层面上,注重落实、承上启下和具体的操作,以各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进行实践和研究,真正做到点上有研究,线上有指导,面上有落实,并产生了积极的效果。

2。专家引领,共同研讨

名誉校长邱学华先生亲自进班听课,进行指导。在点评中向大家渗透着:尝试不仅仅为了提高成绩,要有更高境界的追逐——尝试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同时,结合课堂教学,再一次强化“练的三个层面”——课前的练、课初的练、当堂检测的练。之后邱校长还亲自给老师们上了一堂中学语文观摩课,我们看到了尝试课堂的成功典范,理清了思路,拓宽了视野,解除了困惑,坚定了信心。

3。开展调研,不断推进

学校成立尝试教学课题组,开展“课堂教学行为自我反思”活动,对前期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自查自纠,不断梳理实验中所遇到的问题,不断解决,不断进步。

第二阶段内化提升阶段

1。多元学习,借鉴内化

为了使尝试教学更贴近朝阳教育实际,学校邀请区教研员,来校指导教学研讨和课题研究工作。学校本着让一部分教师先“富”起来的理念,积极地鼓励教师走出去,参加区内外的课改观摩课,2011年10月,时衍丽老师跟随邱校长赴四川做课,取得巨大成功,并在全校做了示范课,拓开了以尝试教学为引领的嘉铭分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新路子。

2。集体备课,同课异构

为了构建尝试教学的灵动课型,教学工作在重点落实周集体备课、月教研组活动的基础上,拓展了九年四段大教研组备课,并开展了两轮的“同课异构”活动。在备课组集体备课基础上,组内成员相互听课、评课,由组内推出高水平的示范课。

3。全面评价,深入推进

为了使每一位教师都能真正地投入到课改的活动中,学校开展了尝试教学的赛课活动。这次赛课活动依托于“尝试教学法”,以“构建优化的课堂”为目标,积极探索“教育观念新、教学方法活、学生训练实、课堂效率高”的教学方式,课堂异彩纷呈。

先有45位教师,分别参加了语文、数学、英语3个学科的赛课,然后,全体教师参加学校尝试教学展示课、评优课活动,具有嘉铭特点的“优化课堂模式”已基本完成构建,嘉铭课堂教学呈现了新的面貌。

4。以点带面,全面推进

为了通过尝试教学推进嘉铭九年四段课程建设,实现8~9年级的过渡,学校选定了一个班级作为尝试教育实验班,开始了新课堂模式、新学习内容高段下移的整合教学,并不断把尝试教育理念渗透到班级的各项活动中。近一学期的时间,中小学的尝试教育实验班圆满完成尝试教育实验课程,效果明显。

第三阶段打造精品阶段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