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顾明远讲座记录 > 师范教育的传统与变迁1(第2页)

师范教育的传统与变迁1(第2页)

教师的专业性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提高的。我的学生韩国学者宋吉缮在研究一般专门职业特点以后,提出教师职业应有以下一些内容。

第一,教师职业要有较高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她介绍了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会主席舒尔曼(Shulman)的观点,认为:“教师教育要强调理解和推理、转化和反省这一教学理念。根据这一理念,教师必备的专业知识至少应该包括如下方面:学科内容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课程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学生及其特性知识;教育脉络知识;教育目的与目标、价值哲学及历史渊源知识。”[4]

第二,教师职业必须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对象是未成年人,它与一般的职业不同。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通过其专业活动帮助未成熟的儿童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伦理意识和道德态度。教师的职业道德就是敬业爱生,热爱教育事业,爱护学生。这种爱是建立在理解和信赖的基础上,这样才能和学生沟通,同时要时时注意自己的行为,重视行为的教育性。

第三,教师职业需要长时间的专门职业训练。教师比起医生和律师这样的专门职业来说,专门职业训练的时间太短。医生在开始营业之前必须经过住院医师和实习医师阶段,大部分律师是从助手开始做起,因此,教师也应该经过较长时间的实习训练。德国的教师要在毕业并取得教师资格后经过两年实践,再经过考试合格,才能获得正式的教师资格证书。

第四,教师职业需要不断地学习、进修,以促进专业发展。教师要满足学生全面、不断的发展要求,就必须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技能,不断进修,并将教育理论和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实践中;通过实践反省自己,不断总结经验和学习新理论、新方法。

第五,教师职业有自主权。教师大部分时间在封闭的教室中工作,其他人几乎没有机会观察他的工作。新教师上课,会有老教师听课,评价他的教学能力。但经过这一阶段,几乎没有人再来听他的课,教师享有较高的自主权。当然,教师会接受学生的监督、社会的监督和检查,但教师在课堂教学上有较高的自主权。这就要求教师有较高的判断能力,有熟练地处理教育教学事务的能力。

第六,教师有专业组织。一般有教师工会、教育研究组织来约束教师的行为。

由此可见,教师职业具有一般专门职业的特点,教师专业性是存在的,它确实具有其他职业无法替代的作用。如果说我国目前教师专业性不强,那么,这正是需要我们改进的。

四、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前景

我国的师范教育100多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培养了数以千万计的教师,为我国普及教育和国民素质的提高,做出了很大贡献。自从我国建立师范教育体系以后,虽经多次改革,但封闭的状态没有改变,已经不能适应现在形势发展的需要。这造成教师的专业性不足,不能胜任教师专业性的职业要求,具体表现在:缺乏应有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思想,知识面过窄,教育教学技能训练不足。

自从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一般高等学校也可以培养教师的意见,师范教育的封闭性就打破了,拉开了教师教育改革的序幕。但是如何改革,目前还在讨论之中。为了供决策者参考,我想提出一孔之见。

第一,改革必须结合我国的国情,承认原来的状况,并在继承中加以发展和改造。我国师范教育有一个与其他国家不同的特点,就是起步虽晚,但起点较高。例如,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的师范馆,是与京师大学堂的仕学馆同一起点的。后来虽然独立成校,但两校的教师是相通的,许多大师级人物既是京师大学堂(后为北京大学)的教师,又是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教师。新中国成立以后,北京师范大学虽然经过院系调整,但仍然保留着文理各科的强大优势,特别是1958年以后增加了不少非师范专业,实际上它早已具有综合性大学的性质和水平。其他如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也都有综合性大学的实力,甚至强于一般的地方综合性大学。这就与西方20世纪中叶以前的师范学院不同,不存在升格和转型的问题。对这批学校来讲,最主要的是支持它们的综合实力,利用它们的优势,培养高质量、高层次的师资。

第二,根据我国国情,师范院校在一段时间内还需要存在。因为我国教师的数量还不足,教师的合格率还不高,教师职业的吸引力还不强。目前取消师范院校的独立建制,会严重削弱教师教育,不利于基础教育的发展,会影响中共十六大提出的使“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任务的完成。但现有的师范院校需要改造,师范院校的教学既要提高学科的专业水平,又要加强教师的职业训练。要改造现有的教育课程,用最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学生,增加教育实习时间,因而就要延长修业时间,相应地,在劳动制度、工资制度上要加以调整。师范院校还有一些特殊任务,就是培养初中综合课程的教师、科学课程的教师、小学教师、幼儿教师、特殊教育教师。

第三,要把综合性大学和师范院校培养的中学教师的规格统一起来。即综合性大学的毕业生如果愿意当教师的,应当学习教育学科的课程;师范院校的学生则在专业学科水平上要与综合性大学基本相当。综合性大学要取得培养教师的资格,必须制订教师教育的课程计划,开足一定的学分课程,经专家评估后,由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第四,彻底改造现有师专层次。中学教师不应再分初中教师和高中教师,一律由大学和师范学院来培养。师专不再培养初中教师,只承担培养小学教师、幼儿教师、特殊教育教师,以及一些大学本科来不及培养的专业教师的任务。

第五,根据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现实,不要轻易地取消中等师范学校(简称“中师”)。中师重视师范训练,中师毕业生较受小学的欢迎,问题在于他们的文化科学知识太欠缺,因此,中师升格为师专的,中师的传统不能丢,师专不是向师院看齐,而是要在加强科学文化通识教育的基础上继承中师的优点。小学专业不要再细分专业,可以设一些选修课或方向课。

第六,教育学院与师院或师专合并,把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结合起来。同时,职后培训的要求比职前培养的要求更高,现有的教育学院是胜任不了的。两校合并,可以合理配置资源,优势互补。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发展远程教育,把现有不合格的教师提升为合格教师,但要认真组织和考核,不能流于形式。

第七,最重要的一条是要实行教师资格证书制度,这样才能在实行教师教育开放性时把好教师准入的质量关。需要修改《教师法》,对教师的资格进行具体规定。

五、结论

社会职业有一条铁的规律,即只有专业化,具有不可替代性的职业,才有社会地位,才能受到社会的尊重。如果一种职业是人人可以担任的,则在社会上是没有地位的。教师如果没有社会地位,教师的职业不被社会尊重,那么,这个社会的教育大厦就会倒塌,这个社会就不会进步。

[1]原载《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年第3期。

[2]宋吉缮:《中韩两国教师专业化比较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师范大学,2002。

[3]梁忠义、罗正华:《教师教育》,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

[4]宋吉缮:《中韩两国教师专业化比较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师范大学,2002。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