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与服务和咨询相关的规定
3。3专利管理
3。4申请专利的发明监测政策
3。5专利价值
3。6专利验收
3。7成果转化途径及对可能授予专利许可权的合作伙伴的考察
3。8专利开发许可
3。9孵化器及公司创业园
3。10公司创立的数量及其类型(3年以上)
3。11商业化收入
3。12在高等教育与研究极及国家-地区项目协议(CPER)中采取的行动
4。生产能力在以下方面的影响:职业化实践、决策咨询工具、交流工具
5。是否有独立的或者联合的出版政策
三、教学政策
1。提供的教学的方向
1。1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及大纲及模式
-部际间决议的通报及校本特色的研发
-校行政委员会和大学学生学习及生活委员会是否有调整学校课程内容的程序
-是否有校方对学院或其他校内机构的政策
-教学目标的性质:职业化、扩学科、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领域的需要、本科学业成功、研究发展、博士生培养方案、教学法等
1。2教学与研究方向的关系:提供的教学与研究的主要方向的契合程度
1。3继续教育政策及终身教育政策
1。4与经济界、地方通过合作方式提供的教育服务情况
1。5是否对于毕业生就业之后的情况进行追踪或有观察员
1。6投入教学计划的有效人力资源
2。提供的教育服务的可读性和可见性
2。1教育服务结构的可读性
-本科和硕士:领域、专业、评价
-本科硕士及硕士博士校的差距
-课程指示情况:转专业、学业跟踪及职业出路
-学校的吸引力
2。2交流政策的导向性及协调性
-集权及分权的程度
-是否根据不同学院的情况制定战略、目标、经费及绩效
-参与统一学术机构
2。3与学生的交流
-针对高中生及参与高中分科人员的交流措施
-与学业成功和就业条件相关的信息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