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活动的目标
1。情感目标:在实践过程中,亲身感悟科技给农业带来的效益和生机,激发学生热爱农村、热爱农业的感情,并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如温室菜棚的出现使蔬菜的生产基本不受节气影响,可以四季供应等。
2。认知目标:了解有机农业和循环经济的模式,认知“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了解农业基本知识,并参与实践。如:除草是因为杂草的生长会给农作物带来病虫害,并与作物争肥争光,造成农作物减产,所以要除草。而前期除草事半功倍,后期除草事倍功半,等等。
3。技能目标:在教师和校外辅导员的指导下,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发表宣传作品,培养初步吸收一部分农业科普知识并向家庭宣传推广的能力。
三、活动内容
参观塑料大棚菜,听取校外辅导员讲解科普知识,动手实践。
四、总结
在劳动中,技术员是技术操作的示范者,特色农业经验的介绍者,教师和学生则是模仿者、学习者;在学校,教师是理论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家庭,学生是自主实践者,农业新科技的传播者,教师是监控者、辅导者。在科普活动中,这三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在本次的社会劳动活动中,构建“农村—学校—家庭”的活动模式,由学校在村委的帮助下,确立“农业科技实践”的模式,学生在教师带领下,先到田间学习、实践,然后回学校在老师指导下进行消化,到图书室寻找理论根据,丰富实践内容,最后回到家里利用庭院开展小养殖、小种植实践。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通过这种三点循环、不断滚动的实践模式和这些直观新颖的实践活动,既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和探究心理,也使只知书本知识的学生大开眼界,在充满趣味性的活动中,增长知识,达到我们寓教于乐的最终目的。
资料来源:史爱华。班主任工作典例与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文体活动
文体活动是深受学生欢迎的班级活动。文体活动是文娱活动和体育活动的总称。班级文娱活动主要包括文艺演出、书法绘画、演讲朗诵、观看电影戏剧等活动。这些文娱活动可以丰富学生们的精神生活,培养他们的生活情趣,使他们获得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体育活动主要是各种形式的身体锻炼活动,如运动会、各类球赛、体操比赛、航模等。体育活动的目的主要是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坚强的意志和拼搏精神,同时还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10]
[案例6-2]
毕业生联谊
(高中三年级化装舞会)
目的:
通过这次别开生面的班级活动,使学生将现实学习生活与远大理想结合起来,努力使自己成为“四有”、“两热爱”、“两精神”的新时期的合格人才。
准备:
①全班分成两部分,少部分(不超过10人)扮演已毕业的校友,余下的扮演即将毕业的学生。
②校友要化装成不同职业的工作人员(要注意职业的典型性),并准备好汇报内容。
③教室布置要富有创造想象,2000年的校园,黑板上要画出校园憧憬,并书写出“××年校庆纪念日,2000年”。
教室门口贴着“今日重相见”的大红横批和对联。
过程:
①主持人在“欢迎进行曲”中宣布“××高级中学××年校庆”校友联谊会开始。
②热烈欢迎校友来母校参加校庆联谊活动。“同学们,校友们:现在已经是2000年了,我们国家实现了当年提出的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目标。今天,我们邀请了几组80年代毕业的校友,返校参加校庆活动(掌声),现在让我做一介绍……”
“笑盈盈,陌路相逢,留下友谊重重;情切切,青春闪光,点燃火炬熊熊;意拳拳,无私奉献,润物春雨轻轻;路漫漫,廿载寒暑,赢来赞语声声。”
③请校友们作汇报,中心内容可包括:
1)在校学习情况的回忆与恋情;
2)毕业后参加“四化”建设的业绩;
3)对校友(新一代)提出要求;
4)联欢开始,文艺节目演出。
最后在集体舞(或交谊舞)中结束。
具体要求:
①一切布置要有超时代的创造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