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杨国荣。论道德自我。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1(2)
95。王启康。再论道德自我。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6)
96。杨国荣,哲学论域中的自我。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
97。詹启生,乐国安。百年来自我研究的历史回顾及未来发展趋势。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
98。樊浩。修养传统与道德自我的建构。人文杂志。1996(4)
99。鲁洁。教育的返本归真——德育之根基所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4)
100。李美辉。自我意识在西方哲学史上的发展历程。北方论丛。2005(4)
101。张丽华,刘晟楠。两大方法论下的自我研究。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102。陈根法。论德性与心灵的秩序。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4)
103。徐瑞青。独立的自我与依存的自我——中西自我观念差异论。学术月刊。1995(1)
104。岳伟。促进人的自我实现:一种新的教育目的观。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105。糜海波。道德自我发展的人格心理因素探究。江西教育科研。2005(11)
106。刘华军。自由意志与良知——康德与王阳明道德哲学之比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107。翟广顺。“自我”的解悟与道德主体的挺立。当代教育科学。2004(21)
108。陈根法。论德性的意义和价值。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
109。韩军。“人的觉醒”的征显历程。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2)
110。涂德钧。“自我意识”浅论。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3)
111。戴莹,马超。道德需要:高校德育创新的基点。高教探索。2004(4)
112。何丽青,陈勃。唤醒道德自省潜能的途径分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
113。尧新瑜。理解自我:道德教育的人本理路。教育科学。2006(4)
114。乔建中:“论自我观念及其教育问题”,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
115。刘超良。论道德教育的意志自由。现代教育论丛。2004(5)
二、外文部分
116。BanduraA。SThelewoodJ:PrenticeHall,1977。
117。BanduraA。Soitivetheory。In:VastaRed。AnnalsofChildDevelopmentv。6。Greenwich,CT:JaiPress,1989。
118。Markus。h。Ruvolo。A。Possibleselves:Persoionsofgoalter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Hillsdale∶N。J。LwrenceErllbaumAssociates,1989.
119。Lahey,B。B。,PsyIntrodu(5thed。),Wm。,1995.
120。Vispoel,W。P。Self-ArtistiaiensionofShavelsoantonModel。JourionalPsychology,1995.
121。Imma:Groundiaphysiorals,HackettPublishingpany1993.
122。Lave,J。&WeedLearePeripheralPartibridgeUy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