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龚雄飞与学本教学摘抄笔记 > 第二节 课堂创新 区域教育静悄悄的革命(第1页)

第二节 课堂创新 区域教育静悄悄的革命(第1页)

第二节课堂创新:区域教育“静悄悄的革命”

课堂教学改革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主引擎。2012年7月,重庆市教委出台《重庆市义务教育“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开启了基于课堂变革的教育内涵升级之路。三年来,重庆各区县“卓越课堂”建设风起潮涌、姿态各异、成效斐然,而沙坪坝区的“学本式卓越课堂”则是时代大潮中一朵独具特色、持续绽放的浪花。

2012年10月,沙坪坝区在全市率先出台《沙坪坝区中小学“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创造性地提出“学本式卓越课堂”的概念,行政、业务、学校联动,管理、研训、行动一体,以课堂变革为突破口撬动区域教育整体变革。

他立意高远,却起笔微言。回归“学生学习为本、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变革理念,为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找到了落地课堂的抓手——从人性的视角,指向学生创新培养的无限可能性;从文化的视角,培育师生合作共享的课程文化;从课程的视角,构建基于个性发展的课程体系。

他仰望天空,也脚踏实地。一年达标、两年补短、三年强基、四年提档、五年蜕变——从规范课堂到高效课堂,再到精品课堂,每一步都走得沉稳坚定。

他立足课堂,却功在课外。欲变革课堂,必先变革教师;欲变革教师,必先变革研训——科研统领、培训跟进、教研主攻,形成教师专业指导的持续推动力。

三年来,沙坪坝区以教育行动哲学为指南,立足“学本”,以课堂创新触摸教育的高度,推动区域教育“静悄悄的革命”,走上了课堂教学优质化、教师队伍专业化、教学管理科学化之路。自2013年以来,沙坪坝区连续两年高考重本率提升30%以上,学生更加主动活泼健康成长;2013年,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合格区评估验收,保持重庆市区县教育综合考评第一;2015年,在“一师一优课”评比中,沙坪坝区教师课例获特等奖比例占全市20。2%,一等奖获奖比例占全市11。6%。重庆市“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还剩最后两年,各区县“卓越课堂”建设的进展,决定了全市“卓越课堂”建设所能达到的高度。

站在2016年的起点,回望沙坪坝“学本式卓越课堂”行动这三年所走过的路并展望其未来走向,或许能为行进中的“卓越课堂”建设,寻觅新的启示。

问题导向,理念先行

一场科学规划的区域课堂整体变革之旅

沙坪坝区是重庆市文化名区、教育大区,教育人口占全区人口的近13。

2009年,沙坪坝区出台内涵发展三年规划,确立了以推进中小学教学质量高位均衡为重点的教育内涵式均衡发展道路。2012年秋,沙坪坝区又启动了新三年“教育内涵式均衡发展”规划工作。区教委主任肖长树表示:“教育内涵发展需要一个牵一发而动全局的抓手,而建设‘学本式卓越课堂’就是这样一个很好的抓手。”

沙坪坝区在继承区域传统、研判课改趋势、借鉴课改经验的基础上,在重庆市率先制发《沙坪坝区中小学“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对这场改革做出了高起点、高标准的顶层设计。

理念创新。明确提出“学本式卓越课堂”这一核心概念,倡导“学生发展为根本、学生学习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坚持“以学论教、先学后教、多学少教、因学活教”的改革方向,指向学生自由自主地发展和创新素质的培养。

“‘学本式’课堂就是针对‘教本式’课堂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沙坪坝区进修学院院长龚雄飞告诉记者,“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是以对学生主体地位的不信任和不尊重为前提的,剥夺了学生充分发展的自由,是对大多数生命发展权的漠视。新课程视野下,课堂教学改革正致力于把学习的自由还给学生。我们力争通过五年的努力,使全区中小学课堂实现由教师讲授为中心向学生学习为中心的全面转型。”

模式建构。为将“学习”真正置于课堂的“中心”,沙坪坝区建构了“先学后教、互助展评”的区域性课堂教学基本模式,突出“自学”、“互学”、“展学”三个环节,以此规范中小学的“卓越课堂”行为。

要求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的程度、合作学习的效度和探究学习的深度,呈现“当堂自学、同伴助学、活动展学、互动评学、教师导学”的课堂形态。在规范的基础上,鼓励各中小学结合学段、学科、课型、师生的不同特点,积极主动构建自己的教学模式,形成百花齐放的区域课堂教学模式群。

系统设计。以“学本”理念为导向,沙坪坝区对“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进行了科学设计。确立了以建设学校课程为核心,以变革教学方式为主线,以提高课程能力为重点,以加强教学研究为动力,以优化教育技术为手段,以强化学校评估为保障,整体推进、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全面提升的工作思路和实施策略。

——整体推进。建立了区教委“主管”、中小学校“主办”、区教师进修学院“主导”、区政府教育督导室和区教育评估与监测中心“主评”、家庭和社会“主助”的组织机构和推进机制。在区教师进修学院设立“卓越课堂”工作小组办公室,负责总体策划,统筹实施。

——研究引领。充分发挥教学研究的引领作用,区教师进修学院设立“学本式卓越课堂行动研究”专项课题,组建区、片区、学校三级研究共同体,采取科研、教研、培训、评价一体化推进策略。

——分步实施。采取“3+2”推进模式,“3”指前三年为全面达标阶段:建立“卓越课堂”行动共同体,采取点上突破、以点带面、重点帮扶、捆绑考核等策略,普遍达到“规范课堂”标准;“2”指后两年为巩固提高阶段:巩固“规范课堂”,培育“高效课堂”,追求“精品课堂”。

正是因为有了科学的顶层设计,三年来,沙坪坝区的“学本式卓越课堂”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前行,有效推动了全区教育内涵式均衡发展。

研训一体,上下联动

一次文化引领的区域课改共同体再造

科学系统的顶层设计是推进课程改革的前提。然而,从区域性的课改设计到各中小学校和广大教师的理念认同和自觉实践,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作为连接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教师的中间环节,沙坪坝区教师进修学院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