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龚雄飞与学本教学读书笔记 > 第一节 教学设计与评析(第1页)

第一节 教学设计与评析(第1页)

第一节教学设计与评析

一、高中语文:《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与评析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

重庆市沙坪坝区教师进修学院龚雄飞

一、整体感知

1。课前导语

自古以来,月亮一直是中国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它寄托着人们的悲欢离合,寄予着人们的深沉思考。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有一位叫张若虚的诗人,被誉为吴中才子,他一生仅留下两首诗,其中一首就是《春江花月夜》。他仅凭一轮明月,便成就千秋美名。

对《春江花月夜》一诗,古今好评如潮,如:“孤篇横绝,竟成一家”、“孤篇盖全唐”、“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等。

2。明确目标

理解本诗情、景、理交融的艺术特色;

感受诗歌语言之美和意境之美;

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诗人面对寥廓海天产生了什么样的哲理思考?本诗描写思妇游子之恋情与诗人对宇宙人生的思考有何内在联系?

3。学生朗读

(1)字词音义

鱼龙潜跃水成文:“文”通“纹”,波纹;

江潭落月复西斜:“斜”读xiá;

斜月沉沉藏海雾:“斜”读xié。

如: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教师提问

从整体上来看,本诗写的是什么景?明的是什么理?传的是什么情?

景:春江月夜之美;

理:宇宙人生之思;

情:思妇游子之恋。

(3)诗句翻译

提问:全诗中说理的诗句是哪几句?请找出来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说理的诗句是“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翻译时注意两个“初”字,“初”翻译为“最先”、“第一个”。

二、焦点透视

(一)主问题一探究

问题1探究: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见人?”说明诗人在面向寥廓宇宙时引发了对宇宙人生怎样的思考?

——“江畔何人初见月?”,“初”表明诗人在追问:人类是什么时候产生的?

“江月何年初照人?”,“初”表明诗人在追问:江月是什么时候产生的?

——他思考的是:我从哪里来?月从哪里来?宇宙从哪里来?这是诗人对宇宙生成、人类本源的探索。(板书)

问题2探究: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是诗人对宇宙人生的进一步思考,你怎样理解“人生代代无穷已”这一句?

——在永恒的宇宙面前,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但人类却是永恒的,这是因为: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