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公共教育学院 > 第二节 学生学业评价(第1页)

第二节 学生学业评价(第1页)

第二节学生学业评价

学生评价,顾名思义,就是根据一定的标准,通过使用一定的评价技术和方法,以学生为对象所进行的价值判断。学业评价是学生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以国家的教育教学为依据,运用恰当的、有效的工具和途径,系统地收集学生在各门学科教学和自学的影响下认知行为上的变化信息和证据,并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1]

一、当代学生学业评价的内容

学生学业评价是教育评价中内容最丰富、最复杂的部分。随着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推进,有关学生学业评价的理论和实践可谓汗牛充栋。本教材仅选取其中一个较为经典的理论以及选取另外一个在新近有着重大影响的理论来透视学生学业评价的内容。

根据布卢姆(Bloom,B。S。)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学生的学习活动可以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2]罗伯特·加涅(Gag)则描述了人们可以观察和测量的5种学习结果(learningoutes),这些学习包括所有学习领域:(1)智力的技能:知道“如何”(knowhow)组织和使用言语和数学符号,通过规则和问题解决形成概念;(2)信息:我们可以把这些信息描述为“知道什么”(knowwhat)——关于事实、名字和日期等知识;(3)认知策略:进行信息处理和信息组织所需要的技能,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谓的“学习策略”或者“学习技能”;(4)运动技能:这些协调移动和复杂运动的能力,这种能力伴随着实践和指导过程产生;(5)态度:通过积极和消极的经验所习得的情感和感情。[3]这5种学习结果和《教育目标分类学》的3个领域(认知、运动和情感)重叠。加涅前3种学习能力主要落在认知领域,而运动技能则和布鲁纳的运动技能领域对应,而态度则和情感领域对应。涉及这5种学习结果的心智运作(meion)是有所不同的,加涅写道:“我们针对学生如何学习智力的技能而设计教学事件,这些设计既不同于学习言语信息所要求的教学设计也不同于学习动作技能所要求的教学设计”。[4]因此,从这个理论视角出发,学生学业评价的内容也可以从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展开。

而近年来,另外一个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多元智力理论,深刻影响了世界各国的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学生学业评价的内容,我们国家也不例外。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不仅为传统的3R课程(读写算)和学术核心科目在学校课程中提供了一席之地,同时也为音乐、美术、舞蹈、戏剧、运动,甚至是社会性技能(如何赢得朋友、如何影响别人、如何进行协商等)在学校课程中提供了一席之地。赞成加德纳的理论意味着不仅仅是一位认知主义者,而且还是一位积极的认知主义者。那些会画画、跳舞、唱歌、表演,或者准确地击中一个高尔夫球到250码外的人,他们也可以进入到大师的行列。如果能够得到鼓励和得到表现的机会,如果儿童的很多天赋可以被识别出来的话,那么我们学校中很多潜在的辍学生就不会离开学校。对于这样的学生来说,国家需要他们有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进入学校和大学的机会。曾经有研究者形象地比喻道,中国“一考定终身”的教育评价制度的残酷之处在于孩子一次都不能掉队,否则“一步错,步步错”。那些负责设计和实施课程的人现在面临拓展他们视野的任务,不再把他们的视野局限在智力和学术追求的目的而把“软”科目或者“打折扣的课程”摒弃。学校仅仅强调一种或者两种所偏好的倾向或天赋将会扼杀很多有潜力的创造型学生和天才学生,这会限制我们国家未来的人力资本。因此,学生学业评价的内容必须多元化。

(一)教育目标分类学视野下的学生学业评价内容

“教育目标分类学”把学生学业评价的内容分为三个方面:第一,认知领域——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估;[5]第二,情感领域——接受、反应、价值判断、组织、表达;[6]第三,动作技能领域——模仿、操作、精确、连贯、自然。[7]

1。学生认知领域的评价

根据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学生在认知领域的学业评价包括六个范畴: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估。学生只有完成了初级的学习活动结果才能完成高级的学习活动结果。

(1)知识——就是指记忆所学教材。可再分类为:具体的知识;处理具体事务的方式方法的知识;学科领域中的普遍原理和抽象概念的知识。知识范畴涉及的评价目标是学生必须识记的信息,如事实、定义、名词术语、贵州、诗词歌赋等。从学生的行为看,知识包括回忆、定义、标记、选择、陈述和命名等。例如,学生能够根据记忆背诵唐诗《静夜思》。

(2)理解——是指对学习内容最低层次的理解。再分类为:转化、解释、推断。理解范畴涉及的评价目标要求学生一定程度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背出某首唐诗并不能说明学生对这首诗词的理解,但是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复述唐诗所表达的内容,或者和另外一首唐诗进行比较则包含了理解。从学生的行为看,理解包括总结、比较和对比、解释和复述。例如,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能够说出豪放派以及婉约派诗词的差异。

(3)应用——就是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应用范畴的评价目标涉及让学生将一个情境学习到的信息应用到另外一个情境中。从学生的行为看,应用包括准备、技术、使用、修订和展示。例如:运用运算法则解题、运用所学的电学知识安装电路电灯等。

(4)分析——把所学的内容分解成若干组成部分,并明确各部分的相互关系和构成的方式。再分类为:要素分析、关系分析、组织原理的分析。分析范畴的评价目标涉及让学生检查、阅读、听懂,确认并将其分解成要素或者组成部分,并指明关系和组织规则。从学生的行为看,分析包括演绎、概述、分解、推论、绘图表以及得出观点。例如我们要求学生把一篇文章分解出主题、论证、中心思想和结论等。

(5)综合——要求学生将若干分散的知识相结合而形成一个整体。再分类为:进行独特的交流,制订计划或操作程序,推导出一套抽象关系。综合范畴的评价目标涉及让学生自发创造或者用特有的方式进行组织。从学生的行为看,综合包括编辑、发明、设计、创造、编制和生产。例如,要求学生发现解决某一个数学问题的新方法或者设计一项科学实验。

(6)评估——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对有关的学习内容或方法做出价值判断。再分类为:依据内在证据来判断,依据外部准则来判断。评估范畴的评价目标设计让学生对以前没有见过的东西进行检查,并根据一定的标准判断其价值。从学生的行为看,评估包括赞扬、批评、判断、证实、合理化以及辩护。例如,要求学生根据民主的原则对一条新法律条文进行论证和辩护。

2。学生情感领域的评价

和认知领域一样,情感领域也是由低到高发展的,而且高水平的情感表达技能包含并决定了低水平的情感表达技能。情感领域的评价涉及五个范畴:接受、反应、价值判断、组织和表达。[8]

(1)接受——要求学生意识到或者随时注意到特定的现象和刺激。从学生的行为看,接受包括专心、听、看、意识和注意。

(2)反应——要求学生按照要求注意特定的刺激,并对刺激作出反应。从学生的行为看,反应包括服从、跟随、练习、讨论和参与。

(3)价值判断——要求学生对某一信念或者态度表现出一致的行为。从学生的行为看,价值判断包括辩论、表演、表达观点和反驳。

(4)组织——要求个体对一套价值观有固定的理解。从学生的行为看,组织包括比较、阐明、决定、定义和选择。

(5)表达——要求学生所有行为都和他的信念一致。从学生的行为看,表达包括表现、内化和修正等。

3。学生动作技能领域的评价

在动作技能领域,分类学描述了随着行为的复杂性和真实性从低到高推进,行为也由粗糙的技能发展成为精细的运动技能。动作技能领域的评价涉及五个范畴:模仿、操作、精确、连贯、自然。[9]

(1)模仿——要求学生接触到可观察的行为后能完全模仿它。例如教师演示了如何操作试管后,学生能够模仿。

(2)操作——要求学生根据口头或者书面的指令执行特定的动作。例如学生根据操作手册进行化学实验。

(3)精确——要求学生在没有视觉范例或者书面指导的情况下独立完成动作。

(4)连贯——要求学生协调地完成一系列相关动作,以一定的次序准确地完成动作,保持控制、速度和时间。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