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广东广雅中学师资力量 > 一最优博雅课程(第2页)

一最优博雅课程(第2页)

在广雅中学,科技竞赛并不神秘,它就在学生们的课堂中,在学生们的书本里,在学生们的讨论中,在学生们每天的生活里,每年一次的科技文化节是广雅中学的盛事。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广雅中学已经形成了包括学科竞赛课程、学科创新课程、自主招生课程、科技竞赛活动课程、科技社团活动课程等多维联动的科技竞赛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在广雅三年,同学们会邂逅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全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国际青少年科技实践大赛、世界无线电测向锦标赛、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其中,丘成桐数学竞赛、科技创新大赛、无线电测向、航空模型、车辆模型、无线电设计与制作等已经成为领先广州市甚至广东省的项目。

2014年,世界无线电测向锦标赛如期举行,30多个国家300多名选手参与了此次比赛。世界无线电测向锦标赛是国际无线电联盟举办的一项传统赛事,也是规格颇高的国际赛事,每两年举行一次,举办地点多在欧洲。

无线电测向运动又称“无线电猎狐运动”,起源于20世纪初,1960年从欧洲传入我国。刘晓桐、黄兆源非常喜欢这项外来运动,神秘、有趣,像玩捉迷藏似的。这一次他们代表广雅中学出席第十七届世界无线电测向锦标赛,分别荣获了男、女团体第六名,创造了我国运动员在该组别的最好成绩,有效提升了广雅中学在国际科技竞赛领域的影响力。

广雅无线电的历史由来已久,20世纪30年代,一个外号“大声公”的庞燮寅同学,课余时间总喜欢在宿舍里摆弄矿石收音机,后来还获得了广州市三达电子电器公司无线电比赛优秀作品奖。同班同学王浩沅、伍丕舜、谈天池在他的启发下,也对无线电产生了兴趣,“最初我们从简单的矿石收音机入手,后来向上海邮购了一些电子管和零件,自行安装单管的直流收音机,逐步发展到五管、六管的交流超外差式收音机。”而且他们经常相互交流心得和经验,既增进了友谊,又提高了自然科学知识。“有时兴之所至,甚至连吃饭也顾不上,晚上觉也不睡地迷恋下去。”

这一年,广雅中学共收获了国际级奖励、国家级奖励30项。其中广雅中学五位同学代表中国参加了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主办的世界合成生物学竞赛(IGEM),获得了全球最佳软件设计奖,是中国大陆唯一获奖的参赛队伍;在第七届丘成桐中学数学奖(南部赛区)中获一等奖和全国优秀组织奖;在全国车辆锦标赛中以两个第一名,两个第三名,1个第五名,1个第六名的优异成绩在广州市名列前茅。

除了拿奖,科技竞赛人才培养课程还能为学生带来哪些福利?一个叫黄峄凡的同学在第30届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以满分的成绩荣获全国第一名,被北京大学免试录取,创造了广州市数学奥赛的新里程碑。

《广东科技报》是科技行业报的佼佼者,由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于1973年3月26日创刊。广雅中学的科技英才们经常会出现在这本杂志的封面上,航模冠军华夏杨、化学达人潘俊锟、广东省英才计划优秀学员王子凡都曾是封面人物。还有一位封面人物叫黎嘉彦,自小就立志当个设计师,后来高中阶段凭借出色的能力成为新浪微博软件开发设计成员。

广雅中学还成功承办第30届广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特别贡献奖和优秀组织奖,谷思璇、郭燊等同学的7个项目获一等奖。郭燊的研究项目与癌症有关,通过研究,他发现许多金属配合物可与DNA相互作用抑制DNA复制,经过实验室的不断尝试,证明了这些配合物有望成为新的抗肿瘤药物进行研究和推广。

毋庸置疑,科技竞赛人才培养课程能够让学生变得更加优秀,他们驰骋在科技的领域内,收获了一个又一个荣誉之杯,并且有机会从广雅出发,以一个高的起点走进一所所著名的高等学府,踏上人生新的征程,绘制人生新的辉煌。

2015年广雅中学科技文化节

续表

续表

广东广雅中学科技竞赛获奖一览表

(2012年11月—2015年5月)

续表

续表

续表

(三)塑精英——国际精英人才培养课程

在博雅岭南班紧锣密鼓地开办之时,还有一个新的班级正在慢慢酝酿,那便是博雅国际课程班。2013年9月9日,广雅中学终于迎来了首届博雅国际课程班的开班仪式。叶丽琳校长在仪式上明确博雅国际课程班的教育目标,就是要让广雅学子,具有中华情怀、国家担当,在全球化的挑战中能为国家赢得竞争力。她还对同学们提出了三点要求:自信、自控、敢于担当。

兴许是得益于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办学思想,广雅中学在2013年5月20日的那场评审会上,超过其他几所名校成功晋升为广州市“基础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试验基地”,由此,开设博雅国际课程班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而且,两个月以前,广雅中学刚刚成立了“广雅—剑桥国际考试中心”。

国际化的步子似乎越来越快,也越走越大步,但一切又似乎理所当然。因为广雅中学一直以来就致力于培养知识广博、品行雅正、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并重,民族情怀和国际视野兼有,独立人格和优雅气质俱优的优秀人才。

博雅国际课程班最大的特色是修读金牌课程——A-Level课程。A-Level课程,即英国高中课程(GeeofEduAdvancedLevel),它是英国的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高级水平课程,是英国的全民课程体系,也是英国学生的大学入学考试课程,就像我国的高考一样,A-Level课程证书被几乎所有英语授课的大学作为招收新生的入学标准。

因为极具科学性和权威性,A-Level课程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是世界声誉最高的高中课程体系之一。迄今为止,全球已有5000多个教育机构开设了英国高中课程,每年有数百万名学生参加由这些考试机构组织的统一考试,如新加坡就直接将该课程考试作为大学入学的全国统一考试。

但广雅中学的博雅国际课程班并没有完全照搬照抄A-Level课程,而是进行了本土化改良,设置了A-level英语、物理、化学、数学、经济学、会计学等核心课程。更关键的是,国际课程班课程体系高度融合国家课程、广雅特色课程和剑桥国际课程,像开设的国文课就是将语文、历史、政治融合在一起的特色课程。

高一国际班学生小莫说:“这门课不像传统的语文或历史课那样,要分开上课。讲到历史的同时也可以讲其他学科的内容。比如,我们刚上完的《楚庄王问鼎中原》,老师就把语文、历史和政治结合,学完这节课,除了掌握了古文一些字词的意思和翻译外,又学到了那个时期的历史知识,老师还给我们讲解了当时的政治和外交。我觉得知识本来就是一个整体,放在一个整体里学可以提高效率。”

融合课程是广雅中学近几年极力打造的创新课程。所谓融合课程,即把所有知识体系看成一个整体,相近学科“合并同类项”,组合成新课程。叶丽琳校长近些年专注于脑科学和学习力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打通知识联系对提升能力有着非常显著的作用。以专题内容为统领,以跨学科、跨领域的通识性知识形成综合性课程,凝聚了广雅对培养具有广博知识体系的“通才”的殷切希望。目前,广雅中学首创“人文通识”“艺术创作”“科学生活”三门融合课程,对普通高中语文、国学、中外历史、政治、哲学、地理、生物、美术、音乐、综技、计算机等学科内容进行创造性的整合,由学校的资深教师编写、设计及执教。《新快报》曾专门开辟版面,报道过“广雅植物”课程,“每一种植物都是一种文化载体,融合课程就是在生活中学习”。

学者型教师刘炳瑞是融合课程的研发者,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有着非常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深厚的人文素养,对汉语言文学颇有研究,但由于是非师范专业,教学技能相对薄弱,在刚开始工作的头两年跌跌撞撞,充满了艰辛。面对融合课程这样一个充满挑战的工作,国内高中并没有多少可供参考借鉴的经验,在探索初期,刘炳瑞走了非常多的弯路,但也正是这项艰辛而充满挑战的工作,激发了他在专业学科发展的热情和创造力,融合课程的构建思路越来越明晰,找准了自己定位的刘炳瑞,改善了教学方法,并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广泛认可,在广雅工作的几年间,还出版了3本学术专著:《荀子智慧故事》(与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王学松教授合著)、《吕氏家塾读诗记研究》《朱子圣人观念考辨》。刘炳瑞每次备课,都要在半米高的书中查阅资料;杜晓捷为了上好“广雅植物”这门融合课程,开学前的那个暑假都没闲着,“因为需要查阅大量资料,仅榕树、荷花、木棉、竹子这四种植物的课程我就花了一个半月时间查资料备课”。

博雅国际课程班的学生还可以获得最纯正的英语教学,五位外教全部来自英语国家,海外教学经验丰富。先进的教学理念、合理的课程结构、灵活的教学方法、活跃的课堂氛围,能最大化地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培养深刻的思维方式,张扬鲜明的个性。

博雅国际课程班的学生在完成所有的课程学习要求后,通过学分互认,就可获得广雅中学毕业证和相关剑桥国际证书。2014年初,高二国际课程班13人参加A-Level全球统考就有11人拿到A+。剑桥证书具有很高的国际认可度,被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知名大学所认可。

广雅中学开设A-Level课程为中国学生开辟了进入国外大学的有效途径,自2009年以来,每一年的招生季,广雅中学的校园内总是会出现不少外国人面孔,他们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等世界各地,是剑桥大学、斯坦福大学、芝加哥大学、多伦多大学等世界名校的招生官,来此为广雅中学的学生和家长答疑解惑。“纽约大学阿布扎比全额奖学金”“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直升”等多个海外升学项目为广雅学生提供了最便捷的海外升学渠道。据统计,每年都有多名毕业生被世界排名前50的大学所录取。

广雅中学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国驻华大使馆等联系紧密,主(承)办了亚运青年营、“中美校长领导力发展”(ELLE)项目校长领导力论坛、中美数学同课异构、“国际经济学商学学生联合会”(AIESEC)大学生志愿者交流活动、伦敦艺术大学“大中学生西方艺术设计创意大赛”、中美中小学校长论坛、国际化发展策略论坛等高端国际交流活动,将优质海内外资源引进校园,为学生打造了最宽广的发展平台。

广雅中学和多所知名海内外中学也缔结友好,为师生积极创设国际化的学术活动平台。目前,与日本和歌山耐久高中、马来西亚亚庇中学、英国艾臣高中、英国国王学院、德国海堡市哥士海姆中学、加拿大哥伦比亚国际学院、澳大利亚丰华中文学校等保持频繁往来,每年均组团互访,进行包括课程体验、教师培训等在内的交流活动。

博雅国际课程班同样也指导学生参加了美国高中数学联赛、世界学者杯比赛、美式辩论赛等多项顶级国际比赛,在单项和团体奖项中均有出色表现。高一国际课程班刘昊天说:“学校不仅为国际课程班学生打造了具有广雅文化特色的、丰富多彩的全英文社会实践活动,还创设了各种参与国际性比赛的机会,并由外籍导师担任比赛和活动的辅导员。首届国际课程班学生多人在2014年世界学者杯、美国高中数学联赛等高端国际比赛中获奖。这些活动和比赛充分锻炼了学生在思辨、组织、社交、创造和抗压等方面的全方位素质,为学生在通向国际名校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提供了条件。”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