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广雅中学正式推出和谐教育的理念。两年后,也就是1995年,时任校长郭乃正在全国校长现场会上宣读了论文《实施和谐教育模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第一次向外界正式介绍了广雅中学的办学模式。郭乃正是位颇具领导气质的校长,党中央、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给予了他灵感,他决定大刀阔斧,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为指导,大力进行现代教育改革。“总而言之,就是要以和谐教育的思想,构建和谐教育模式,建设现代化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郭乃正当时对和谐教育思想非常笃定。在广雅中学建校110周年时,郭乃正还在纪念册的校庆献词中写道:“广雅百余年的历史,是一部务本求实积极改革的教育史。”
这次的改革事实上是经过了反复研究和充分论证的,“和谐”的办学理念本身就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社会价值。马克思认为:“未来社会的最高目标和使命,就是要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和谐而全面的发展。”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教育目标在于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重申了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教育应该促进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审美意识、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协调发展。”而事实上,“和谐”也是广雅人百年来一直崇尚的境界和追求的目标。所以,优质高效的学校教育应该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适应每一位学生发生需要的和谐教育。
1988年,广雅建校整整一百年,95岁的梁漱溟回到旧地题词,他将广雅精神提炼为四个字:务本求实。从此之后,广雅中学便以此作为校训。“务本求实”是和谐教育的基本体现,而且还把和谐育人的思想提高到了一个更新的境界,它要求在教育活动中做到“本”与“实”的统一。具体来说,就是以提高学生素质为根本,脚踏实地,不搞“花架子”,不片面追求形式。
广雅中学的这次和谐教育整体改革其实有一幅非常清晰的规划蓝图,除了树立“把广雅办成一所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在国内外有影响的、高质量的一流中学”的总体目标外,还明确了“务本求实”的办学宗旨,“全面兼具特长”的育人目标,“系统而富特色”的课程体系,“高质而又高效”的教学活动,“强化结合分层”的科研机制,“合作包含竞争”的管理机制。通过对模式系统因子和结构的优化而达到功能的优化,进而达到“全面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效益”的理想境界。例如,“全面兼具特长”的育人目标就是引导学生在主动自觉地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发展的过程中,促进其整体素质和个性特长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素质要全面和谐,那么首先要成为一个品行雅正的人,并且具备适应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各项本领,如此才能够整体协调地发展。所以,广雅的毕业生都具备了体现广雅特色的八会:会点园艺、会点乐器、会点家电、会点机械、会游百米、会射步枪、会打英文、会操作电脑。
1999年6月,广州市教育委员会召开了一场素质教育学校办学模式现场会,也就是从这一刻开始,广雅中学的和谐教育模式成为一个可供他校模仿的范本,全市中小学的素质教育纷纷朝广雅看齐。不久之后,广雅中学和谐教育模式荣获了广东省普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在评选过程中,专家们认为,这一研究成果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是明显可见的。
广雅和谐教育模式的成功实践,引起了《中国教育报》记者杨菊翠的注意,她开展了一系列的采访和研究工作,认为这是“跨越百年名校的辉煌”:广雅中学把构建和实施和谐教育模式,作为推行素质教育的学校实践模式,是超前的改革意识与现实的教育实践、当代的教育价值观与优秀的学校传统、科学的理论性和实践相结合的结晶。它为高层次的中学开拓了创建高质量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通道。它体现了新时期办学的正确价值取向与理念,体现了新时期素质教育所倡导的人才观,体现了新时期素质教育观下的新模式建构。
其实,广雅中学和谐教育的发端还是要追溯至张之洞当年创办广雅书院时,为了“砺士品而储人才”的初衷,他亲自为书院定名“广雅”,梁鼎芬解释为“广者大也,雅者正也”,即培养广博雅正——学识广博、品行雅正的人才为办学根本。自此,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的和谐教育宗旨就此确立。
张之洞还为无邪堂题写对联:“虽富贵不易其心,虽贫贱不移其行;以通经学古为高,以救时行道为贤。”体现了育人中的“品行”与“学识”的和谐。他强调“通经致用”和“中体西用”,体现了“学”与“用”的和谐,“中”与“西”的和谐。前者强调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和谐发展,后者提倡既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又要学习先进科学技术的和谐统一。
从1993年到2006年,十三年的时光里,广雅中学在和谐办学的研究上,实现了三大步的跨越:即“和谐教育”—“和谐优质教育”—“和谐创新教育”。广雅人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吸收教育改革前沿的科研成果,不断完善学校的办学模式,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广雅中学用传统与发展的事实证明了:坚持和谐发展,坚持改革创新,尊重以人为本的精神,学校就前进;反之,就倒退。教育质量的优劣,取决于是否和谐。
2006年2月,广雅中学新的领导班子成立。儒雅、博学的黄永光一上台就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他还兼具教育科学研究者、探索性学者、诗人的身份,被称为“生命多形态开拓者”。黄永光在广雅中学头一遭提出了“领导的作风”,要求自己的领导团队“勤政、廉政、善政、和政”。“校长是在高危中求生存与发展的。”三年后,他如此感悟道。
面对如何传承与创新和谐教育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黄永光和他的团队回顾广雅和谐发展史,展望广雅和谐创新路,和着创办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旋律,推出“和谐创新”教育的理念,提出“在和谐中求优质,在优质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求发展”的发展思路,由此,和谐广雅又开始新的长征。
在时代进入了21世纪之时,“和谐教育”在继承与创新、深化与发展的模式下进化为了“和谐优质教育”,即以和谐的教育培养和谐发展的优质人才。“学校所追求的优质,依赖于和谐教育来达到,学校所培养的优质人才,以和谐发展为特征。育人目标要素的和谐,课程结构因素的和谐,育人活动的和谐,教学科研的和谐,学校管理因素的和谐,都基于优质教育的要义而赋予更新的内涵。”作为当时的教导处主任,何冠南对于此时的和谐优质教育理念再清楚不过了。这个系统的综合运行,大大有利于达到办学整体的最佳状态和师生发展的最优取向,进而达到培养和谐发展的优质人才的目的。在“和谐优质教育”的结题验收会上,由国家督学组成的专家组对广雅中学和谐优质教育的研究成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在实验的几年中,学校先后获得省市的多项综合性奖励。
2002年,为贯彻国家和广东省关于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部署,广州市人民政府决定把包括广雅中学在内的24所中学建设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时任广州市市长林树森到学校视察时,对广雅的发展做出了重要指示,提出“要以对历史、对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把广雅中学办成广州市普通教育的标志和窗口式师范性高中”,广州市人民政府为此还专门召开“关于广雅中学建设问题”专题办公会议,部署落实。
和谐创新教育的理念梳理出了“五育之和谐、德才之和谐、传承与创新之和谐、人与环境之和谐、过程和结果两优之和谐、师生多元智能发展之和谐、民主与集中之和谐、学校与社区互动之和谐”八个核心和谐教育要素,探索和谐、优质与创新教育的统一。而且,在这八项举措的和谐因子中,人的和谐是核心的核心。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发展是第一要务,质量是第一要素。
1。贯彻方针,求诸育之和谐;
2。培养人才,求德与才之和谐;
3。教育改革,求传承与创新之和谐;
4。建设校园,求人与环境之和谐;
5。改革实验,求过程和结果两优之和谐;
6。优化课程,求师生多元智能发展之和谐;
7。管理机制,求民主与集中之和谐;
8。活动拓展,求学校与社区互动之和谐。
——《传承和谐薪火,培育和谐新人——申报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初期督导验收校长演讲辞》
广雅之所以富有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其强烈的创新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广雅不断创新:“砺士品,储人才”是办学目的的创新;“出为名臣,入为名士”是人才培养的创新;“中学西用,学做结合”是教育思想的创新;“必修选修,全面特色”是课程改革的创新;“夯实基础,文理兼容”是教学特色的创新;“环境熏陶,文化滋养”是育人方法的创新等。
本着精益求精的态度,广雅人用智慧不断谱写优质教育的新篇章,明确提出学校创办的十优工程:硬件建设优、德育工程优、教学质量优、教育科研优、教师队伍优、课程建设优、管理队伍优、校园文化优、规模效益优、综合发展优。
而且,和谐教育的和谐培养四原则也问世,即激发主动发展原则、重视自然和文化相统一原则、关注和而不同的生态原则、体现和谐培养的关键原则。
当下,“发现”教育主张新鲜出炉了,叶丽琳提出了践行广雅和谐教育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即“发现”,它让教育更加和谐。从学校教育而言,“发现”教育的内涵包括三个维度:教师“发现”全面的学生;学生“发现”内在的潜能;教师“发现”自己的优势。这三个方面同时贯穿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三位一体,不可或缺。同时,“发现”应包含三个层次:一是发现,教育应引导教师和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特点和不足;二是发掘,教育应引导教师和学生发掘自己的潜能、情感和价值观;三是发展,教育应引导教师和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特质的方向并为之努力,成为最好的自己。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发现”还应包含两大内容:一是发现人,即教育要“发现”教师、“发现”学生,这是人本、生本教育的本源;二是发现生活,教育要引导教师和学生从校园、家庭、社区中发现生活、体验生活和提升生活。基于此,“发现”,就是在尊重教育、教学规律的前提下,构建和谐的文化氛围和目标导向,以重过程、重主动、重激励为原则,多举并施,通过课程研发、教师培养、环境营造三大途径,培养“敬畏规则、彰显个性;自信自立,崇尚卓越;品重学成,冠冕群伦”的人才。
一所学校的先进,首先表现在教育思想的先进上。一个学校实施一种办学模式,必须把它变为每个教师的指导思想,内化为全校师生共同的理念,成为大家自觉行动的基础。和谐是广雅中学办学的主旋律,它贯通学校的传统文化、办学理念、风格特色和未来发展,是当代教育理念和追求在百年历史名校焕发生机活力的表征。
面对现在及未来的挑战,广雅中学将会继续大力推进创新教育,这将成为广雅中学的又一个亮点。
和谐,是广雅永远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