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多媒体课堂教学策略分析 > 第一节 学生记忆的心理特点(第2页)

第一节 学生记忆的心理特点(第2页)

“盲人摸象”的故事你我都不陌生,盲人为什么无法知道大象真正的样子?因为一般来说,人们通过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和嗅觉来接触世界、接受信息,其中只有1。5%的信息是通过触觉而获得的。他们丧失了视觉能力,只靠1。5%的触觉,自然不能得到完整的形象。

还有的研究表明,人类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住25%;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住15%;而把视觉和听觉结合起来运用,则能够记住所获知识的65%。这样看来,多种感觉器官一齐上阵参加记忆,比一种感觉器官孤军作战单独记忆的效果好。

心理学从感官出发把记忆分成四种类型,分别是视觉记忆、听觉记忆、运动型记忆和混合型记忆。[1]在这些记忆当中,虽然每个人可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特点,例如,有音乐家天赋的听觉记忆较强,有美术家天赋的视觉记忆较强,有运动员天赋的运动记忆较强,但是总的来说,大多数学龄期儿童的视觉形象记忆相对于其他记忆较早达到成熟,占据主导地位。[2]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考虑到学生的视觉形象记忆偏好,在提供视觉刺激的基础上发展学生其他类型的记忆,多感官并用,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记忆效果。

例如,在英语课上学习与动作相关的单词(如run、jump等),教师除了提供相应的图片、文字、带领学生朗读之外,还带着学生们做起了“跑”“跳”“蹦”的动作,提供多感官刺激,帮助学生形成多感官记忆。当然,我们也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教学内容的特点,万事求全责备不可取。如果学习数学公式还希望运用到学生的嗅觉和味觉,就实在是贻笑大方了。

五、结构

结构清晰的内容比结构混乱的内容的记忆效果要好。从记忆内容的特征或性质出发,进行整理、归纳或编码,建构起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利于一目了然地把握知识之间的复杂关系,从而达到增加记忆线索、减轻记忆负担的目的。

影响记忆效果的结构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内容组织的空间结构;二是内容间的意义结构。空间结构是指不同的记忆结构之间的空间摆放关系,例如,把同类或相似的内容摆放在一起;意义结构是指相邻内容间所具有的意义联系。两种内容结构都对记忆有着明显的影响。

1。空间结构对记忆的影响

曾有这样一个实验:研究者让被试看一幅快速呈现(呈现时间小于2秒)的画面(如图5-1所示),要求尽可能多地记住画面上出现的符号,然后让被试回忆并写出记忆的结果。此后,研究者以同样的方式快速呈现另一画面(如图5-2所示),然后让被试回忆并写出记忆的结果。

图5-1无空间结构关系的记忆材料

图5-2有空间结构关系的记忆材料

实验结果显示,第二组测试内容的成绩要远远优于第一组内容,第一组的平均成绩大致为7,而第二组的平均成绩超过20。研究者让被试描述自己的记忆过程,绝大多数的被试认为自己在看图5-1时,采取了空间扫描的策略,既从左到右,从上到下,把所有的符号同样处理,最后,那些自己认识的、熟悉的符号得到了识记;而对于第二组的符号,自己在整体识别的基础上,不去一个一个识记,而是记住各行的第一个符号就行。事实上,从感知的角度来说,两组测试中被试感知到的符号数量是一样多的,为什么第二组的符号能够更多地被识记呢?因为第一组是随机空间排列符号;而第二组则按意义对符号进行空间排列。被试记忆第一组时,需要记忆25个相互独立的符号;而记忆第二组时,只需要记忆5个相互独立的符号,剩余的符号可以根据意义线索予以补齐。

从这个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出空间结构对人的记忆有多么大的影响。从记忆的规律来说,相同或相似性质的内容、有意义联系的内容摆放在一起,并与其他内容具有明显的空间距离,会有利于内容的识记。而在教学中,经常见到教师的课件不考虑这种空间结构的影响,不同类型、不同意义的内容不作空间排列处理。

2。意义结构对记忆的影响

请你比较以下两行文字,如果让你背诵,你觉得哪一个更省力呢?

背诵内容Ⅰ:纷清雨明纷叶节,路上欲行魂人断

背诵内容Ⅱ: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内容Ⅰ和内容Ⅱ不仅字数一样,就连所用的汉字都是一样的。但是,你会明显感到第一个很难背诵;而第二个则很容易就记住了。这是因为,第一个内容的汉字之间没有什么联系,只能机械记忆;而第二个内容中的汉字相互联系,表达了一定的意义,因此记忆时可以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背诵。正如我们上面所论述的,意义识记的效果比机械识记的效果好。因此,结构清晰、联系明显的内容比结构混乱、无联系的内容记忆起来更容易一些,这就是意义结构对识记的影响。

也许你会说,这首诗我早已背过,这个例子根本不能说明问题。那么我们来看第二个例子。

假定我们要记住这些物品:电视机、镜子、书柜、椅子、大头针、电风扇、稿纸、订书机、收音机、铅笔、组台柜、图钉、梳子、录像机、三角尺、大宝、花夹、电冰箱、沙发、席梦思床、茶几。

或把它分为4类——

家电类:电视机、电风扇、收音机、录像机、电冰箱。

文具类:大头针、稿纸、订书机、铅笔、图钉、三角尺。

梳妆类:镜子、梳子、大宝、花夹。

家具类:书柜、椅子、组台柜、沙发、席梦思床、茶几。

是逐个去记效果好还是分类记忆的效果好?答案已经在你心中了吧!

当然,我们的教学内容经过课程专家的精心编排,不仅单个教学内容结构严谨、逻辑分明,单元内的教学内容和各个单元的教学内容之间都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这样的教学内容是有利于学生的意义识记的。然而,学龄期的儿童受到其自身能力发展的限制,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都没有发展完善,仅凭自身的努力很难发现教学内容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因此需要教师的启发和引导,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对教学内容做相应的处理,突出教学内容的结构及相互间的关系。

例如,英语单词“unhappy”,我们可以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反复诵读来记忆,这也许也很快。但是,教师们都不会这样做。你会告诉孩子,“un”,在英语中多用来表示否定,表示“不”的意思。而“happy”这个词已经学过了,是“快乐、高兴”的意思,可想而知,“unhappy”这个词也一定与“快乐、高兴”有关系。于是,不用老师教,孩子们就很自然地把这两个词素连起来思考——“想到了,这个词应该是不高兴、不快乐的意思。”这样,一个单词记住了,同时记忆相类似的构词,如记忆“unluloclear”时,学生也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了。

综上所述,兴趣、目的、理解、表征和结构这五个因素对记忆的效果至关重要。学生对需要记忆的内容有无兴趣,有没有明确的记忆目标,对记忆内容是否理解,记忆内容的表征方式,以及记忆内容的结构性,都会影响到记忆的效果。下面,我们将充分考虑这五个因素,提出三个有助于提高记忆的效果和效率的多媒体教学策略,即**引趣策略、强化理解策略和结构优先策略。

[1]张得广。记忆心理。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1997:159

[2]周世杰,龚耀先。学龄期儿童记忆发展特点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9)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