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多媒体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 第四节 结构优先策略(第2页)

第四节 结构优先策略(第2页)

多媒体的物理特征决定了它能够在信息自身的结构化呈现中发挥显著作用,而知识间的结构化呈现则涉及教学设计的问题,因此在这里我们所讨论的多媒体课堂教学结构优先策略主要涉及信息自身的结构化呈现,其作用是运用多媒体的相关属性突出记忆材料的结构,使学生对其本质构成进行认知和储存,以此来提高记忆的效果和效率。

二、结构优先策略的设计

下面,我们将重点阐述运用多媒体结构化呈现记忆内容的方式,并通过若干详细的教学案例来说明在多媒体课堂中如何使用结构优先策略开展教学活动。

1。结构化呈现的方式

人的知觉是有选择性的。多媒体课件可以通过颜色、字体的变化和提示信息将记忆材料的结构突出呈现,便于学生首先感知并把握知识的结构。多媒体课件在信息差异的设计上,应当依据学生的知觉规律,遵循一定的原则。既要突出记忆材料的结构,也要注意避免多媒体课件中相关因素对学生注意的负面影响。这部分内容在第二章中已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2。策略应用案例

案例1:比喻句

比喻,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可以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比喻句一般由三个要素构成,即本体、喻词和喻体。

语文课《桂林山水》中就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句,比如:

“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

“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呈现比喻句时,用红色标记本体(桂林的山、水),蓝色标记喻体(老人、巨象、竹笋等),用黄色标记喻词(像、仿佛等),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缺乏任何一个要素都不能称之为是比喻句,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和记忆比喻句的结构。

在学生通过比喻句的范例理解比喻句的构成之后,教师呈现反例(三要素占其一或二)让学生判断,比如:

“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教师在学生判断的同时,仍然运用上述颜色方案突出句子的构成,用颜色的缺失来表达要素的缺失,以此来加深学生对比喻句三要素结构完整性的认识。

案例2:三角形

三角形这一单元知识点众多,学生在这一单元中要了解一些诸如三角形的底、高等基本概念;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三角形的分类等知识。利用多媒体颜色变化和闪烁等呈现效果分别突出其关键特征,将有助于学生对三角形特征记忆的效果和效率。

例如,在讲授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需要学生掌握“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两底角相等”“等边三角形三条边和三个角都相等”知识点。如果只是让学生把这两句话背下来,当时学生都能快速记忆,但是这种机械记忆的结果,遗忘是非常快的。所以,即使是这种看似简单的内容,教师也应该借助多媒体,利用结构优先策略,充分表现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中边和角的关系。通过结构化的直观呈现,在提高理解水平的基础上,改善记忆的结果(如图5-15所示)。

图5-15《三角形》课件示例

在等腰三角形中,可以用相同的颜色(如红色)标记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腰,以传达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腰相等的信息,同样,两个底角也用相同的颜色突出(如黄色),以表示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等边三角形也同样如此。

这样,“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两底角相等”,以及“等边三角形三条边和三个角都相等”这些描述性的语言,通过多媒体转换成了直接的视觉刺激,视觉上颜色的相同表征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各自相应的边角相同的性质,学生对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结构一目了然,能有效提高记忆的效果和效率。

案例3:gstampsismyhobby。

仿照目标句型描述自己的兴趣爱好是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在学生的自由发挥之外,教师还运用多媒体课件提供了多样化的素材让学生反复练习,希望通过反复操练以达到掌握目标句型的目的。可是,教师发现,学生往往都会犯类似的错误,会说出“Playfootballismyhobby。”“Haveapiicismyhobby。”这样的病句。虽然课堂上经过教师反复强调,学生也在口头上纠正了错误,但是到课下作业时这样的病句仍屡见不鲜。这就是由于学生没有掌握句型结构所引起的,如果教师在板书或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例句“gstampsismyhobby。”时,能够用高亮的颜色(如红色)标记ing,将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句型结构,进行正确系统的识记,学生的记忆效果也会大为改观。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