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浅谈对话教学的意义 > 第二节 与他者对话的指导策略(第5页)

第二节 与他者对话的指导策略(第5页)

有指导的辩论游戏正是发展高品质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辩论游戏的这种作用正是由它的规则和限定带来的。正是因为存在着规则和限定,所以才对思维的逻辑性和创造性提出了要求。因为,学生被要求自始至终捍卫被规定的立场,为此他们必然竭尽思维之极限,去发现自己所要捍卫的立场存在着什么样的合理性和有说服力的论据,以及存在哪些可能被对方指责的要害。同时,去发现对方的要害所在,寻找可以进行反驳的有效方法。

此外,辩论者被规定捍卫的观点和立场并不一定是辩论者本身支持的观点和立场,也许他要维护的观点正是他想反对的。但是,在游戏中,他不得不去发现这个他本要反对的观点所具有的合理性,发现他原本支持的观点所存在的缺陷。这便使参与辩论的学生不得不将自己的立场对象化,在互相的辩驳中发现任何一种观点都不是无懈可击的。

再次,辩论游戏设置了一个与异论自始至终进行对决的场景,从而激活了思维。思维能力不是教出来的,而是通过需要思维的活动得以提高的。什么时候需要思维?什么时候思维最为活跃?那就是当异论与自己的论点发生冲突的时候。异论激活思维。当异论的出现有可能动摇自己固守的观点时,人们不会轻易放弃头脑中固有观点,而是竭尽全力对异论进行抵抗。这时的思维是最活跃的。

2。辩驳方法的指导

辩论游戏的关键在于辩驳。辩驳的技能需要用一定的时间和方法进行专门指导,日本教育研究人员对课堂辩论的指导方法有过大量研究,其中当过中学教师的研究者佐长健司所提出的反驳指导方法对于改变辩论课的现状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佐长认为,学生的讨论或辩论出现粗杂、肤浅的现象,是教师不予以积极指导的结果。他针对前文所说的那些问题,以辩论课“日本是否应该迁移首都职能”为例,阐述了三条指导策略。有关内容可以参见《社会科的使命与魅力》一书,本节仍以辩论题“人民路上的老民居是否该拆除重建”为例,解释佐长提出的指导策略。

第一,确认作为反驳对象的论述内容。

首先,学生在立论的时候,教师必须书写板书。当然也可以让学生自己一边听一边做笔记,教师则提示做笔记的方式。或者事先将预设的立论要点列出来。

书写板书后,让反方选择要反驳的论点,然后让学生区分对方论述中哪部分属于结论,哪部分属于论据。以前述“人民路上的石库门该不该拆迁”为例,正方的立论要点可整理如下。

图4-1正方立论要点

如上书写板书后,让反方选择要反驳的论点,然后让学生区分对方论述中的结论和论据。比如:

关于计划1,正方列出新型街区的三个特点,认为具备了这些特点,人民路会成为既保存原有特色,又具有现代休闲旅游气息的街区,可以吸引更多游客。

图4-2正方有关计划的论述中包含的结论和论据

这样列出结论和论据之后,学生就可以清楚地看出,凸显石库门元素的新建筑与原生态的老民居具有同样吸引人的价值这一点是值得怀疑的。然后,教师要指导学生思考如何向正方提问。这时必须让学生区分反驳与提问。让学生理解提问是为了对对方提议的计划获得更确切的理解。教师可以从以下三点作指导。

①引用对方发言,加以确认;

②对未具体说明的地方、意思含糊的地方提问;

③用简短的疑问句,提出多个疑问。

第二,根据对方的论述内容选择反驳方式。

教师要向学生介绍反驳的类型,让学生理解必须根据对方论述的内容来选择合适的反驳方式。比如:

图4-3反方立论中的结论和论据

然后教师问学生,为何反方会以七宝老街为论据呢?学生可能会说:也许因为七宝老街的民居与人民路上老民居的情况相似。对此,教师可以做如下说明,并将反方的论据分为数据和推论,如下图4-4加以呈现。

图4-4反方立论时的论述

反驳者可以考虑反驳论据部分,阐明七宝老街这一论据是错误的,所以结论也是错误的。但是,也可以采取另一种反驳方式,即否定人民路与七宝老街的相似。为此,反驳方必须举例说明两者存在的不同之处。对话必然要经历不同观点和主张相互争辩孰是孰非的阶段。为了获得对事实更深入、全面的认识,寻求解决问题的更好方法,就要对各方的观点和主张进行相互验证。由于辩论游戏中,要求辩论者坚持维护自己的立场。因此,各方都要为证明本方立场的正当性竭尽全力寻找证据,并用严密的逻辑进行阐述,同时还要发现对方论点和论据中存在的问题,破其看似牢不可破的论证逻辑。正是在这种张力中,自己竭力维护的观点和主张被对方识破要害,发现自己的观点和主张得以立足的大前提本身就是错误的;或者论据根本就不符合事实;或者论据根本不可得到证明;或者推理方式存在问题(两者不可类比)等。因此,自己先前的结论就不是什么牢不可破的真理。

笛卡儿曾指出,思维必须遵循“普遍怀疑”的原则来保证知识的客观性;批判理性主义者波普尔认为具有自主性、实在性和客观性的客观知识是通过猜想和反驳、协商和不断证伪而发展起来的。那么,以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创造解决问题的新知识——为目的的对话也就必然要包含猜想、反驳、协商和证伪的过程。而辩论游戏就是让学生如何学习猜想和反驳的教学方法。

不过,必须指出的是,辩论游戏虽然具有训练辩论技能和逻辑思维的作用。但是,辩论的技能和逻辑思维能力只是对话能力中的一个要素,对话者更重要的是要遵守前述的话语规则。此外,由于辩论游戏具有一定的竞技性,辩论中不能改变自己的立场,所以如果过于热衷这种游戏,并且教师指导不当的话,容易导致学生受好胜心的驱使,对自己的立场进行“诡辩”。这就不是具有对话性质的辩论了。

[1]市川博。社会科的使命与魅力[M],沈晓敏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333~350。

[2][德]J·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3。

[3]ゲネス·J·ガーゲン(Gergen,K。J)。あなたへの社会構成主義(AnInvitationtoSostru]。東村知子訳。ナカニシヤ出版,2004:228~242。

[4]黄志成。被压迫者的教育学——弗莱雷解放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97~100。

[5]StephenD。Brookfield,StephenPreskill。讨论式教学法[M]。罗静,褚保堂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12。

[6]StephenD。Brookfield,StephenPreskill。讨论式教学法[M]。罗静,褚保堂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30~46。

[7]StephenD。Brookfield,StephenPreskill。讨论式教学法[M]。罗静,褚保堂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8~9。

[8]日本教育方法学会。現代教育方法事典[M]。東京:図書文化社,2004:325。

[9]日本社会科教育学会。社会科教育事典[M]。東京:ぎょうせい,2000:238。

[10]市川博。社会科的使命与魅力[M]。沈晓敏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334。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