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核心 > 四推动我国高水平教育机构海外办学加强孔子学院建设(第3页)

四推动我国高水平教育机构海外办学加强孔子学院建设(第3页)

[39]马廷奇。现代大学制度与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创新。江苏高教,2008(1):19。

[40]张鹏。完善中小学校长负责制的制衡机制。教学与管理,2009(16):13。

[41]陈宝金。中小学校长遴选制度创新的基本策略。现代中小学教育,2003(12):45。

[42]王哲,李亮,史晓燕。中小学教师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情况调查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128。

[43]王家军。学校管理制度的伦理价值。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16。

[44]赵印奖。学校管理制度建设十点要求。教书育人,2008(5):38~39。

[45]刘居富,肖斌衡主编。现代学校管理研究。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83~84。

[46]赵中建。近年来美国学校管理改革述评。教育研究,2001(5):76。

[47]本章撰写人员包括:阎凤桥、文东茅、鲍威、郭建如。

[48]GilbertM。GaulandNeillA。Borowski。FreeRide:TheTax-exemptEy,Kansas:AndrewsandMcMeel。1993:5。

[49]闵维方主编。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发展报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91。

[50]一些从事非学历教育的教育培训机构,不属于学校范畴,而属于企业范畴,要按照有关税法向税务部门纳税,不在办学体制讨论范围。

[51]非营利学校的营利行为也并非中国民办学校所具有的独特性,其他国家的私立学校也存在着类似的现象,可参见PhilipG。AltbaielC。PrivateHigherEdu:AGlobalRevolutioherlands:SensePublishers,2005。

[52]张民选。转制学校:事实、成因与前景丁钢主编。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第一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53]熊全龙。中国教育券制度的实践与探索。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2003。

[54]胡卫主编。民办教育的发展与规范。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55]亨利。M。列文。中国教育私营化的机遇与挑战。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1):5~10。

[56]SvavaBjarnason,KaimingFielden,Maria-JoseLemaitre,DanielLevyandN。V。Varghese。ANerivateHigherEdu,AReportPreparedfortheUNESCO2009WherEdu。

[57]“高等学校试招走读生增加招生名额”,人民日报,1978-03-04。

[58]“上海高校招收三千走读生”,人民日报,1980-08-01。

[59]教育部财务司、国家统计局社会和科技统计处编。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1999、2001、2004、2006),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60]李金初。论学校国有民办制。中小学管理,1996(9):18。

[61]谈松华。教育“民营化”现象与民办教育发展策略。教育发展研究,2005(9)B:10。

[62]《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2006年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的实施意见》教监[2006]6号。http:。edu。200605113189539。shtml

[63]杨东平主编。2006年:中国教育的转型与发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7。

[64]DigestofedustatistiCES(2008)http:nsdiablesdt08_353。asp

[65]戴晓霞。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与市场化,台北:扬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214~215。

[66]西井泰彦,鲍威译。日本私立高等教育财政补助制度与私立高校财务管理。教育发展研究,2008(10):1~7。

[67]高教技职简讯:98年度[教育部奖励私立大学校院校务发展计划]审核结果,http:s。high。edu。tw

[68]本章撰写人员包括:褚宏启、苏君阳、鲍传友、曲正伟、徐志勇。

[69]谈松华。积极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中国教育报,2010-03-25。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