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1年) > 一更新人才培养观念(第2页)

一更新人才培养观念(第2页)

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是当前我国教育质量和人才评价标准更新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众所周知,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但是,哪些人算人才呢?对此,人们的认识并不统一。虽然从古以来我国就有“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的说法,但总体来说,迄今为止,多样化人才观念并未真正成为社会的主流观念,还需要继续为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而努力。

首先,要倡导人才类型多样化的思想。现代社会是高度专业化的社会,每个行业和部门所需要的人才是不一样的。社会既需要大量高水平的管理专家,也需要大量的技术专家,社会需要科学家、文学家、外交家、政治家、军事家、企业家等各种类型的人才。因而,在人才培养上,要改变单一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找准个人职业理想和社会人才需求的结合点,促进不同学生在不同领域成才。

其次,要倡导人才层次多样化的思想。教育要为社会全面培养人才,必须关注人才的结构和层次问题。要克服那种把人才等同于高层次人才的思想认识,积极满足社会发展提出的多层次人才需求。尤其是对社会发展急需的初中级人才、技能型人才、复合型人才,要积极关注和响应。要形成尊重初中级人才、技能型人才、复合型人才的社会氛围。

最后,要倡导成才方式多样化的思想。要培养多样化人才,必须树立“不拘一格培养人才”的理念,鼓励多种方式成才。学生由于家庭背景、社会地位不同,个性差别,兴趣爱好各异,其成才之路也往往千差万别。学校应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给学生提供自我设计、自由发展的空间,构建多样化成才之路。

4。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的战略目标,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是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具体举措,是人才培养观念更新的重要议题。众所周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全面阐述了终身教育的思想,我国在改革开放后也很快接受了这一概念并有所实践。但是,全面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依然有不少问题需要继续探讨。

首先,要倡导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人的发展是持续一生的漫长过程,为此,学校教育要有长远发展的眼光和意识。要处理好当前利益与学生长远发展的关系,避免因当前利益而牺牲长远发展。

其次,要倡导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的思想。在人的终身学习过程中,学校负有为学生终生发展打好全面基础的使命。具体说,要为学生打好文化知识基础,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基础,此外,还必须努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上进心,不断强化其终身学习的愿望。

最后,要倡导全社会参加终身学习的思想。社会各部门都负有为社会成员创造终身学习条件的责任,因而有必要倡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努力开创学习化社会。

5。树立系统培养观念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树立系统培养观念”的要求。这是关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思想认识,强调的是以系统理论为指导,协调各方力量,发挥各自优势,形成教育合力,从而构建富有活力的人才培养体制。

长期以来,我国在教育理论和政策层面一直非常强调系统培养的思想,在实践层面也有一些成功探索,如家校合作,校企合作,社区教育,产学研一体化等,取得了不少成果和经验。但是,从教育系统的整体来说,系统培养工作还是很不够的,需要继续深化探讨。

系统培养观念的具体要求有:各级各类教育有机衔接;理论和实践结合,教学与科研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区)之间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加强交流与合作;提高教育开放水平,探索中外教育合作培养方式。这就要求真正树立大教育观念,利用全社会的资源来构建充满活力的多样化人才培养体制。

(三)更新人才培养观念的措施

1。加强教育科学研究,提高教育理论水平

更新观念是提高人们思想认识的过程,其关键是提高理论水平。在现实生活中,人民群众的教育理论水平不高,就为各种错误、落后教育观念流行提供了土壤。因而,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就必须用正确的教育理论武装广大教育工作者和人民群众。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五大新观念,这指明了更新人才培养观念的内容和方向。但是,要把这些观念系统化、具体化,还需要进行大量的科学研究工作。例如,要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就需要研究我国当前的人才结构,未来的人才需求,不同类别人才的核心标准、培养模式等诸多问题,没有系统的教育科学研究,是无法说清这些问题的。

教育科学研究要真正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帮助人民更新教育观念,就必须“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把握教育发展阶段性特征”,深入探讨和揭示教育规律。也就是说,教育科学研究要在理论层面系统说明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成就、经验、问题和挑战,提出新思想、新方法,建立起科学系统的中国教育理论。

要加强教育理论知识的传播和学习。学习是提高认识水平的重要途径,教育认识水平的提高也是如此。有必要加强教育科普工作,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正确的教育观念。对一些关键的教育理论问题,有必要组织专题学习和系统讨论。

2。积极开展实践探索,在实践中提高认识水平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源泉。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就必须积极实践新的人才培养观念,让事实来影响人,说服人。

《教育规划纲要》整体设计了一系列的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其中不少项目属于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范畴,如推进素质教育改革试点,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试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等等。这些项目的推进,意味着新的人才培养观念正在变成有计划的实践探索。通过实践探索,能够检验、修正、充实新的人才培养观念,并提供实践依据。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试点项目的顺利推进和不断深化,将成为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最好的催化剂。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