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当代俄罗斯高等教育评估历史与制度
俄罗斯联邦是苏联最大的一个加盟共和国,同时也是一个高等教育最发达、科技实力最强的加盟共和国。早在20世纪30年代,苏联就基本上消灭了文盲,国民受教育水平在世界上名列前茅,现已普及了十一年制义务教育,高等教育更是俄罗斯教育中最引以为荣的部分,其规模、水平、质量在世界高教领域中占有重要位置,培养造就了一大批世界闻名的政治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为推动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世界高等教育评估史的研究,是离不开俄罗斯的,它的高等教育评估制度成为世界高等教育评估的主要组成部分。
一、当代俄罗斯高等教育评估历史
由于俄罗斯在20世纪实行了重大体制变革,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政治体制也实行了巨大改革。在改革后,俄罗斯在继承苏联高等教育评估制度遗产的同时,也进行了较大程度的改革。为此,本书中所指的当代俄罗斯主要阐述体制变革后的俄罗斯。
(一)当代俄罗斯高等教育发展概况
俄罗斯目前有560多所高等院校和200多所非国立高等院校。俄罗斯1992年颁布的《教育法》规定,国家保证俄罗斯公民通过高考在国立高等院校中免费接受高等教育。1996年颁布的俄罗斯联邦《高等和大学后专业教育法》重申了《教育法》中关于“国家保证俄罗斯公民通过高考竞争在国立高等院校中免费接受高等教育”的规定,同时提出,高等院校在完成国家招生计划后,可以招收自费生。
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社会动**,经济滑坡,高等教育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办学经费短缺,高校人才流失严重。但苏联时期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打下的坚实基础并未被摧毁,俄罗斯高等院校的教学、科研实力犹存,虽没有重大发展,但也未受到致命创伤。随着经济转型完成和政治改革的初步完成,俄罗斯政府为支持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颁布和实施了一系列有关教育的法律、条例和国家高等教育标准,并以法律形式规定,国家每年从年度财政预算中,按不低于联邦预算3%的比例对高等教育进行财政拨款,以保证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从而达到了稳定教师队伍,提高教育质量,确保俄罗斯的高等教育在世界上的先进地位的目的。
就俄罗斯办学主体所有制而言,俄罗斯高校可概况为三类:国立高校、地方高校与私立高校。但从办学主体类型上看,俄罗斯高校又可分为三种不同类型。根据2001年4月5日俄罗斯联邦政府批准通过的《俄罗斯联邦高等职业教育机构(高校)类型条例》的规定,俄罗斯高校分为“大学,专业大学和学院”三种类型。大学培养方向广泛,培养具有高水平的工作人员、科研及教育——科学工作人员,并为他们提供重新培训和进修。大学从事广泛的基础和应用科学研究,是自身活动领域的主要科学和方法中心;专业大学指为一定科学和教育——科学活动领域培养高水平的工作人员,并为他们提供重新培训和进修,以及优先进行某一科学或文化领域的基础和应用科学研究;学院为一定职业活动领域培养高水平的工作人员,为他们提供重新培训和进修,同时进行基础和应用科学研究。
(二)当代俄罗斯高等教育评估的发展
苏联时期,俄罗斯就建立了高等教育的评估和监督制度,高等教育评估由政府主导的评估和高校的自我评估组成。1967年,苏联时期的高等教育部成立了国家高教督学司,负责对全国范围内的高校进行质量监督。该司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一些学科专业的权威组成一个特别的委员会,实施高校评估,并形成评估报告,提出评估高校的总体意见,针对评估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社会受到很大冲击,高等教育发展陷入困境。但随着经济转型的完成,俄罗斯经济转好,高等教育政策也做出积极调整,逐步使高等教育质量稳定下来。
1992年1月,俄罗斯联邦部长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俄罗斯高等教育2005年发展纲要》,提出了俄罗斯高等教育新体系的目标,提高国民教育水平,全面扩大高等学校的自主权,确保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和质量。1992年7月,俄罗斯联邦出台了第一部教育法,该法首次规范了俄罗斯联邦的教育权限、教育经费的来源、教育工作人员的待遇等。同时,还提出了“国家教育标准”。该标准在评价教育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它将教育标准分为联邦、区域、学校三个层次,每个层次又按不同教育阶段确定各阶段的教学科目,再按不同的教学科目确定该教育阶段某一学科领域的教育标准。虽然它不是针对教育评估制定的专门性法律,也不是针对高等教育制定的,但它包含了高等教育办学的基本标准,以及要求全国范围内所有学校照此标准实施评估。这为稳定和保障高等教育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为高等教育评估有了法律依据,同时,私立高等教育发展也有了法律支持依据。
1992年俄罗斯通过了《关于俄罗斯联邦建立多层次的高等教育的决议》,1996年又颁布了《俄罗斯高等职业教育和大学后职业教育法》,这一系列的高等教育法规,为俄罗斯高等教育评估提供了较为完备的法律武器。
1992年以来,俄罗斯一直采取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措施,使高等教育规模有了空前的发展。为避免扩大招生规模加剧质量滑坡问题,俄罗斯强化措施来保障高等教育质量。1994年8月,俄罗斯联邦颁布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国家教育标准》,该标准对高校办学有巨大的规范作用,为国家评估高等学校办学目标、办学效益和质量提供了客观依据。
1994年,俄罗斯的157所非国立大学得到了官方认可。此后,俄罗斯私立高等院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到2002年通过评估许可的全国私立高校己达280多所。据2003年俄罗斯的官方公布,有480万俄罗斯人在1018所综合性大学专业学院和研究院学习,其中420万人在608所国立高等学校学习,约60万人在410所私立高等学校学习,多数私立高等学校具有相关的许可证”。[1]
“2003年12月4日,俄罗斯联邦教育部发布第4482号指令,决定在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使用新的通用专业分类标准。同时,为了适应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需要,俄罗斯高校对所设专业进行了调整。”[2]
“1995~2005年间,俄罗斯高校大学生数增长2。5倍,总数近700万人,每万人中的大学生数近430人”,[3]据统计,“1999年只有12所非国立高校具备大学后教育许可证,至2004年已有90所非国立高校获得了该许可证,11所非国立高校开设了博士研究生班,12所非国立高校己获得大学地位,13所非国立高校获得了专业大学地位。在26所非国立高校中已有55个答辩委员会,其中28个是博士答辩委员会,大约有100所高校的学术委员会已通过鉴定。”[4]
随着俄罗斯高等教育领域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有偿教育服务的实施、非国立高校异军突起、国立高校纷纷建立分校等这些变化对高等教育质量产生了重大影响。在这种背景下,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成为21世纪俄罗斯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2006年6月在莫斯科大学召开的俄罗斯校长联盟大会,主题就是“质量、开放式的教育——社会统一和国家稳步发展的基础”,并特别指出了提高教育质量问题的重要性。
(三)当代俄罗斯高等教育评估经验
1。政府在评估中扮演主导角色
无论是苏联时期,还是转型后的俄罗斯在高等教育评估方面,都坚持了政府在高等教育发展,包括高等教育评估中居于主导者角色。从有关高等教育评估的法规与政策制定、颁布和实施,评估专家的人员选择,高校“许可、评定和鉴定”的不同评估环节上,以及对评估后的证书颁布,政府或政府指定的机构都在“前台”,直接参与或左右着高等教育评估活动。
有着历史与现实的原因。过去很长时间,俄罗斯高等教育事业一直公办,没有对自然人开放。1992年后虽允许私人办学,但私人办学历史不长,与公立高校的规模、质量与影响力等还不能处于一个量级。现实的原因是,苏联解体后,高等教育出现阵痛,教育经费短缺,高校人才流失等严重问题,政府在高等教育评估中发挥主导作用,这是一个负责任政府在经济转型与政治变革中应担当的角色。事实证明,基于俄罗斯的国情和高等教育发展实际情况,政府在高等教育评估中的主导角色,维护了俄罗斯高等教育办学的严肃性,使俄罗斯高等教育质量一直得到世界的认可。
2。法律、法规为高等教育评估保驾护航
虽然俄罗斯是苏联最大的一个加盟共和国,也是一个高等教育发展最发达,科技实力最强的加盟共和国。但苏联的解体,国家面临经济和政治的翻天覆地的重大改革,苏联时期的一些法规已不能延用于俄罗斯,国家改革又需要不断地推出新法规。这反映在高等教育领域,俄罗斯方面要在百废待兴中重新拟定新法规,另一方面又要根据国内社会改革与发展新情况不断完善和出台新法规。在这种形势的挑战面前,俄罗斯及时出台与修订高等教育法规,为高等教育评估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法律基础。
1992年,俄罗斯联邦第一部教育法确立了用于高等教育评估的国家教育标准,让高等教育评估有了法律后盾。随后又出台了诸如《俄罗斯联邦高等教育和大学后职业教育法》(1996年)、《高校国家鉴定条例》(1999年)和《教育活动条例》(2000年)等一系列的法律和法规,使俄罗斯高等教育活动的开展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这不仅促进了俄罗斯高等教育评估法律体系的完善,也为高等教育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3。发挥专家在评估的权威作用
俄罗斯在高等评估中,每一环节都发挥着专家的作用。在高等院校评估的“许可”“评定”和“鉴定”三个环节中,“许可”是由俄罗斯教育部根据评审委员会的结论来确定。“评定”是由国家教育中或者高校管理机构抽调重点院校的教授、研究人员以及一些公共组织组成的专家委员会负责实施。“鉴定”则由著名教授和一些学术团体、研究机构和工业部门等组成的代表人员形成的鉴定专家团体,对经过评定的高校实施鉴定,并做好总结报告,教育部据此判断高校是否通过鉴定。[5]
政府利用专家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经验,使他们在高等教育评估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专家的科学态度、专业知识、工作经验以及提出的建议,对确保俄罗斯教育质量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正是由于他们的工作态度和专业能力,大大地提高了俄罗斯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权威性。
4。加强高等教育评估国际化发展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近些年来各国高等事业发展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冷战时期,苏联高等教育自成体系,包括学制和学位证书方面与西方都有很大不同。俄罗斯为力保高等教育在世界的领先地位,不甘示弱,积极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步伐。
俄罗斯高等教育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一方面是不得已而为之;另一方面也是自己主动的积极行为。为了加强在世界高等教育大家庭中的国际话语权,俄罗斯积极与世界接轨,总结自己成熟的高等教育评估历史经验,积极采取国际统一的基本评估标准与模式对高等教育实施评估。同时,俄罗斯地处欧洲,转型后它一直积极与欧洲的国际组织加强联系,在高等教育上积极加入博洛尼亚欧洲高等教育区,参与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
加强与国外交流,借鉴国外高等教育评估经验及较成熟的标准体系,使俄罗斯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少走弯路。同时,有利于开展国际与地区间的高等教育质量互认,增强国际与地区间高校评估的可比性,更好地发现高等教育在国际高等教育中的优势和劣势,提高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二、当代俄罗斯高等教育评估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