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当代世界高等教育评估历史与制度概览第四版 > 第二节 当代印度高等教育评估历史与制度(第2页)

第二节 当代印度高等教育评估历史与制度(第2页)

第一,评估机构关系协调不够。

当前印度国内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就是各个组织间的协调问题,尤其是国家评估与鉴定委员会(NAAC)和大学拨款委员会(UGC)及专业组织的关系。首先是国家评估与鉴定委员会与大学拨款委员会的关系。从基本的权力上来说,评估权属于国家评估与鉴定委员会,但是大学拨款委员会拥有资助决定权;从国家评估与鉴定委员会的产生来说,国家评估与鉴定委员会是大学拨款委员会的产物,其产生、人员组成和经费来源都与大学拨款委员会有联系,而且国家评估与鉴定委员会和大学拨款委员会同时对大学做出决策,一旦两者目标交叉,将产生争议和混乱。其次是国家评估与鉴定委员会与专业组织之间的关系。印度专业组织AICTE、印度医学委员会、建筑研究委员会等专业组织在专业领域具有较大的优先权,在维持本专业质量方面有丰富的经验,但是国家评估与鉴定委员会成立后,其评估与认证活动不仅包括普通教育,而且包括专业教育。为此,如果协调二者关系共同发展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高校内部质量保障系统不完善。

目前印度对高等教育质量的把握是点状的,只是对申请评估和认证的高校零散的进行,缺乏在国家和邦在整体的高等教育质量进行综合分析。虽然印度目前要求经过认证的学校内部设立内部质量保障部门(IQAC),但是印度高校在质量保障工作方面仍然缺乏系统化和制度化。如何促使高校,尤其是经过认证的高校系统,开展质量保障工作成为印度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和认证工作下一步不能回避的问题。

第三,通过认证的高校的质量保证研究不足。

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由高校外部质量保证机构通过实施再鉴定,审核这些通过认证的高校在有效期满时的质量状况,印度也遵循这个国家惯例。但是有关再评估和认证的标准是否需要改变;如何设立符合通过认证的学校的质量标准;如何区分评估和认证不合格后再次评估和认证合格期满后的再评估和认证;再评估和认证的有效期为几年等都是目前没有深入研究的问题。

第四,如何避免申请评估和认证高校激增带来的冲击。

目前,印度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已经由原先的各方质疑转变为各方支持,尤其是大学拨款委员会2004年出台的支持国家评估与鉴定委员会工作的新政策将使申请鉴定的高校大幅度增加。国家评估与鉴定委员会预计平均每一个月将鉴定30所高校。[8]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扩张的情况下,印度需要关注如何继续保证评估和认证不流于形式,继续保持效力和效度。

第五,人才外流和跨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

印度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人力资源出口国,如何确保印度学生所获得的证书得到国际认可,如何协调与其他国家质量保证机构间的利益冲突,如何加强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机构在地区或国际层面的对话,这是目前很多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当代印度高等教育评估制度

(一)评估机构

印度高等教育从体制上划分为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而专业教育又划分几个分支,如工程教育、农业教育和医学教育等。

NAAC成立前,印度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主要包括专业教育质量鉴定和普通教育质量鉴定。专业教育质量鉴定时由各种专业的质量鉴定机构完成,而普通教育质量鉴定则由大学拨款委员会成立的自治的普通高等教育质量鉴定机构——鉴定和评估委员会来完成,鉴定与评估委员会发展演变成为国家评估与鉴定委员。NAAC将专业教育质量鉴定和普通教育质量鉴定二者合一,但是一些专业教育质量鉴定机构仍然存在,如AIBA,MCI,ICAR等[9]。

NAAC成立的目的是帮助所有的高等院校不断提高自身的绩效水平。通过学校机构自我报告的撰写,使学校机构获得对自己组织的长处和劣势的反思,从而提高机构自身的质量保障能力。同时,印度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和认证的专家小组报告将反馈给学校,并且提出恰当的建议。

印度高等教育评估的使命为[10]:(1)对高等教育机构或单位、特殊学术项目和计划组织阶段性的评估和认证;(2)促使提高教学和科研质量的学术文化氛围;(3)鼓励高等教育中自我评价、自治和革新;(4)保障与质量相关的研究、咨询和培训项目;(5)与高等教育的利益相关者在质量评价、促进质量和维持质量方面的合作。

印度高等教育评估和认证的作用为:(1)通过申请机构的自我报告所提供的可靠的信息,对机构进行评估。申请评估的机构必须递交自我报告,自我报告帮助学校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把握发展机遇;(2)专家小组实地考察后将撰写专家小组报告,并递交到NAAC,评估后的结果可以为拨款机构的拨款提供客观依据;(3)评估通过对申请机构的所提供信息的考察,证实学校自我报告的真实性,专家小组报告的反馈有利于确定学校内部计划的制订和教育资源的分配;(4)为院校的发展方向和所应承担的使命提供指导;(5)评估标准中包含对管理和领导的评估,有利于促进大学的科学合理管制;(6)对教学和科研的关注,以及创新实践的重视,促进学校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改进;(7)评估和认证会将评估和认证结果对外公布,为社会提供有关高等教育质量的可靠信息;(8)申请评估和认证的高校有利于促进学校的合作与交流;(9)NAAC对于每次评估和认证后的通过认证的机构和没有通过认证的机构都公布,为用人单位招聘人才提供有关教育质量的信息。

印度高等教育评估的价值观为[11]:(1)为国家发展作贡献;(2)培养国际化学生;(3)培养学生的价值体系;(4)促进技术的使用;(5)追求卓越。

(二)评估内容

NAAC根据大学、独立学院和附属学院类型的不同,赋予不同的权重。1994年使用的评估指标与1997年使用的虽然都相同,但权重却有所不同。

1。1994年开始使用评估内容

各个不同学校的指标权重分,分为大学、独立学院和附属学院,NAAC把以下七个指标应用于其评估程序。

(1)课程方面。审核院校的课程设计是否及如何为学习者提供多样性和灵活性的课程设计,并要求学校提供与此相关的信息。同时也寻求学校在有关适应地区、国家需求的课程开发和再设计方面的信息。

(2)教学与评价。这个指标关注的是学校在为学生提供适宜的教学所做出的努力,它也着眼教职人员的数量、质量与学校所采取的评估方法的有效性。

(3)研究、咨询和扩展。标准关注学校在研究、咨询和扩展工作上所采取的措施,并要求高校提供相关信息,它也关注学校在促进上述事务及其结果上所提供的支持和帮助。

(4)基础设施与学习资源。该标准关注学术质量的维持和通常学校生活所需要的基础设施的充足度、理想度,并要求学校提供相关数据,这一标准还要求得到学校的每一个成员(包括教师、学生和工作人员)如何从这些设施和资源上获益的信息。

(5)学生支持和发展。该标准最重要的是学校为学生提供有益的在校学习经验和促进学生的发展而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所付出的努力。它也要求学校提供在校学生和毕业生的相关信息。

(6)组织和管理。这个标准要求学校提供与计划、人力资源、人才招聘、培训、成绩评价和财务管理相关的政策和实践数据。

(7)实践创新。该标准分析为增加学术氛围所进行的创新的和独特的实践活动方面的信息。

表3-3是以上指标的权重划分情况。

表3-3印度高等教育1994年评估指标和权重划分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