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关于促进互联网 > 三校园信息化环境建设的任务及所提供的服务(第6页)

三校园信息化环境建设的任务及所提供的服务(第6页)

图3-42快速评价模板

7。电子接送卡

家长凭电子接送卡进出校门,门卫通过电子接送卡便可识别家长。

(三)数字资源

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和优质资源的教学应用是校园信息化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学校在推进数字资源建设与应用的过程中,要吸纳学校内部和外部、区域内部和外部、国内和国外、教育界内部和外部的各种优质数字资源,特别要考虑与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省市区等各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对接,充分利用其中的优质资源。学校构建校本特色教学资源时,需要从资源建设趋势、资源类别和资源建设要求三个方面进行规定。

1。资源建设趋势

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一项基础性工程。随着教育需求的改变与技术的进步,数字教育资源的建设也在不断变化,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1)从“集中建设”向“群建共享”转变。传统的由资源提供商或教育机构集中批量生产的、结构封闭的数字教育资源,缺乏针对性,应用效果较差,无法改动。Web2。0理念和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传播,促使由多机构、多用户协同参与编辑的“群建共享”模式成为资源建设的发展趋势。该模式能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和力量,实现大量优质、内容开放的数字教育资源可持续生产、传播和共享。

(2)从支持“以教为主”向“学教并重”转变。随着教育理念从重视教转向重视学,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注重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与交流的能力。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资源内容的设计开发要从原来的“以教为主”转向“学教并重”,即不仅开发素材、课件类资源,更要开发支持自主探究、协作交流和研究性学习的有关资源。

(3)从“预设性资源”向“生成性资源”转变。学习过程中生成性资源的积累与共享是当前数字资源建设的重要发展趋势。学习是动态发展的过程,预设性的资源仅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而难以满足学习者各种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学习者在使用资源、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会产生各种生成性信息,如批注、评论、作业等,而这些生成性资源对于后续学习者的学习和课程资源的改进具有重要作用。

2。资源类别

按照资源的应用目的和场景,可以将资源分为三种类别,分别是学生学习资源、教师教学资源和教师专业发展与教研资源。

(1)学生学习资源:供学生自主或协作学习的各种数字化资源,包括系统化的网络课程、网络课堂、数字图书、校本选修课程、个性化辅导的多媒体课件、针对学科专题的探究性主题资源和微课等。

(2)教师教学资源:供教师开展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的各种数字化资源,包括教学设计方案、多媒体教学课件、备课素材资源等。

(3)教师专业发展与教研资源:面向教师专业发展的各种培训资源和供教师开展教研的各种数字化资源,包括网络培训课程、专家报告、公开示范课等。

3。资源建设要求

信息化教学资源是开展信息化教育的前提和基础,随着信息化教育的逐步拓展,信息化教学资源越来越丰富,教学资源的有效管理成为开展信息化教育的关键,包括为各类学习内容对象提供高效的存储管理,为各种使用者提供方便快捷的存取功能,为教学管理者提供资源访问效果评价分析,从而提高教学资源对象的利用率,促进教学资源更好地为实际教学系统服务。

(1)结合区域特性和本校特色,建设校本课程资源,并通过多种渠道与外部共享。

(2)建设视频公开课资源,促进名师课堂的网络传播。

(3)建设支持学生自主探究、协作交流和研究性学习的个性化资源。

(4)建设数字图书资源,支持师生开展数字阅读。

(5)遵循相关教育资源建设标准(S、CELTS-42、CELTS-41。1等),以利于资源共享、系统间互操作和资源重复利用。

(6)尊重教学规律和要求,恰当应用技术,避免技术的过度应用。

(7)重视教学过程中各种生成性资源(讨论、试题、笔记等)的积累与应用。

(8)重组和改造数字资源,适应实际教学需要。

(9)遵守法律、法规,尊重和保护资源版权。

案例:教学资源库

(1)创显科教的教学资源库资源类别完备。用户可自己维护自定义资源库的类别,如图3-43、图3-44所示。

图3-43资源统计图

图3-44资源统计列表

(2)资源的共建共享:使用者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访问、上传下载存放和使用库中的资源,如图3-45所示。

图3-45资源的共建共享

(3)Web集成:基于Web的应用模式,使教学资源制作、管理、信息发布、教学交流、资源共享与交流都能在网上进行。

(4)资源检索:为使用者提供资源库中资源的多种检索功能,如课程导航、资源库导航、专业专题导航等,方便学习者使用,如图3-46所示。

图3-46资源检索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